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蓝信堂1王其有1宋建京1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65例(82耳)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临床资料本组65例...  相似文献   

2.
改良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多次穿刺抽液,少数患者还需要置管。文中报道双孔式鼓膜穿刺加鼓室冲洗方法治疗了50例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其中双耳10例,共60耳,年龄3~65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零4个月,全部病例检查鼻咽部均正常。治疗前语频区听力平均损失32.2 dB(HL)。按 WHO(1984)分级标准分为:轻度:(26~40 dB)34耳,中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入强的松龙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的155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结果1556例病例中(2155耳),治愈1681耳,占78%;好转323耳,占14.99%;无效151耳,占7.01%;有效率92.99%。结论强的松龙注射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 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结果:微波组有效率 75.6%,对照组51.2%,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波组疗效与病程、年龄有关。结论: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有积极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疗效优于12岁以上儿童。  相似文献   

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手术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干预方式,为儿童听力筛查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干预措施选择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总结2004-2008年我院9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接受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45例(82耳)的年龄特点、听力下降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听力状况比较。结果术前平均纯音听阈FrrA(pure-tone threshold average,500Hz,1000Hz,2000Hz,4000Hz听阈均值)从8dBHL-61dBHL,平均(34.8±12.09)dBHL。术后PTA从0dB HL-38dB HL,平均(15.9±7.88)dB HL,3耳术后听闯提高,4耳无改善,75耳听阈降低,占91.5%,平均听阈降低18.9dBHL。手术方式:鼓膜置管术9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29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鼓膜置管术7例。结论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是我们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扁桃体切除术不作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规选择;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于1996年6月开始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对一般资料:本组28例(34耳),均为门诊病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5~42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15例。检查:鼓膜内陷充血34耳,可见鼓室积液征8耳,纯音测听均提示传导性聋,声阻抗显示鼓室图为“B”型15耳,“C”型19耳。1.2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8例(34耳),采用0度鼻内窥镜,咽鼓管吹张管一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1382例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经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测及电测听检查,统计分析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结果1382例中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92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治愈528耳(59.19%),好转298耳(33.41%),总有效率达92.60%。结论腺样体过度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大诱因,鼻内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的骨导听力下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25耳)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中35例(37耳)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儿均给予鼓膜切开置管或(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给予药物治疗。34例患儿骨导听阈恢复正常,1例患儿随访6个月改善不明显。结论:35例(23.3%)患儿的暂时性听阈移位或永久性听阈移位的发病机制与分泌性中耳炎有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病程中有发展成骨导听力下降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干预避免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微波组总有效率75.6%,对照组总有效率51.2%,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微波组中,在按病程、年龄的分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有积极作用,患儿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要优于12岁以上儿童。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中耳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儿童发病率高,若不及时诊治,常导致听力损害,言语发育迟缓。自1998年起对52例(87耳)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施行鼻内负压置换疗法+微波治疗(治疗组),并以单纯鼻内负压置换疗法做对照(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进行了6~12个月以上的随访,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2例(87耳),其中男57耳,女30耳,年龄3~12岁,平均7.3岁,治疗组29例(47耳),对照组23例(40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仙璐贝(Sinupret)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48例(155耳)分为仙璐贝治疗组89耳和对照组66耳。结果 治疗组显效75耳,有效9耳,总有效率94.38%;对照组显效41耳,有效15耳。总有效率84.8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仙璐见辅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可减少鼓膜穿刺几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咽口的内窥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鼓管功能失调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引起咽鼓管功能失调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对鼻咽部病理改变的观察有助于对咽鼓管功能失调原因的认识。文中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15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咽口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儿童45例(77耳),年龄5~12岁,成人60例(78耳),年龄25~73岁,以4%利多卡因行鼻腔表面麻醉,应用纤维内窥镜观察鼻咽部。结果,儿童56耳(727%)咽鼓管咽口被粘脓性鼻分泌物阻塞;40耳(52.0%)咽口被腺样体挤压;13耳(119%)咽鼓管咽口腺样体肥大;8耳(10.4…  相似文献   

13.
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膜治疗仪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64例(72耳)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34耳)(综合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治疗仪(威海,SGZ型),32例(38耳)(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经鼻咽鼓管吹张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治疗仪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一2006年我院经治的27例鼻咽癌患者,将其放疗前、放疗后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1例(32耳)中耳炎患者被分为鼓膜穿刺组与鼓膜置管组。结果27例患者放疗前有14例(17耳)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增至21例(32耳),双耳发病11例,6例未发生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组12例(19耳),显效率为78.9%(15/19),1例患者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置管组9例(13耳),有5例(7耳)疗效显著,显效率为54%(7/13),有2例患者鼓膜穿孔。MRI检查显示,2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19例有明显咽鼓管挤压和腭帆张肌肿胀。结论MRI检查有助于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评估;鼓膜穿刺抽吸是治疗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和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5例(88耳,其中单耳30例,双耳29例)就诊于我科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实验组,以相应年龄儿童的正常耳(30耳)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正规的药物治疗,根据治疗的效果分为有效组(65耳)和无效组(23耳)。并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内镜及TMM测试同时记录结果。结果 治疗前无论是有效组还是无效组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s,ETS)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治疗后ETS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有效组ETS高于无效组(P <0.05);有效组治疗后ETS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治疗后ETS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经过治疗,咽鼓管功能改善。ETS较高的患者,经治疗,咽鼓管功能可以恢复;ETS较低者,短期内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应尽快采取其他的干预措施恢复咽鼓管功能。咽鼓管测压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判断中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于1996年6月开始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8例,并与传统咽鼓管吹张术25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 结果。治愈标准:自觉症状消失,鼓膜内陷充血消失,纯音测听气导恢复正常范围,声阻抗显示鼓室任恢复为“A”型。鼻内窥镜组54耳,1次性治愈25耳,随访6~12个月,2例复发。而传统方法组25例(28耳)中,1次性治愈6耳,复发6例。鼻内窥镜下和传统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曹火太$深圳市福田医院耳鼻咽喉科!5180…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鼓膜置管术和腺样体切除同时鼓膜骨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142耳)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鼓膜置管组和腺样体切除同时鼓膜置管组,评价术后疗效。结果腺样体切除同时鼓膜置管术组有效率为96.43%,鼓膜置管术组有效率为84.48%,二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8,P〈0.05).结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切除同时鼓膜置管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东菱克栓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5例(40耳),并以20例(30耳)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糜+地)做对照治疗,结果:DF-521组有效率97.5%,治愈率85%,明显优于糜+地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早期应用效果好,反复应用糜+地治疗无效而使用DF-521有效,DF-521可以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与乳突气房的发育程度有关,谁为因果,意见尚不一致。在总结200余耳分泌性中耳炎诊治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对44例(7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和40例(80耳)无耳病者进行观察,全部观察耳均摄乳突Schuler位片,用Diamant法测量并计算X线片上显示的乳突气房的几何学面积,将其分为两型:气化良好型(气化面积>6cm2)和气化不良型(气化面积<6cm2)。155耳中气化良好型69耳,5(6.7%)耳患分泌性中耳炎;气化不良型86耳,70(81.4%)耳发病。比较两种发育类型乳突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数差异有显著性(P<0.001)。认为乳突气化不良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频鼓室压测定(multiple-fre-quencytempanometry,MFT)是评价病变状态下中耳机械传导特性更为敏感的方法。为探讨正常听力儿童和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耳共振频率和相位角变化,该作者应用MFT检测了43例3~14岁儿童7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耳,对照组为45名相同年龄段的正常听力儿童(90耳)。所用仪器为GSI33-2型中耳分析仪,按ANSI(1987)l型耳声发射仪标准核准。结果:在3~5、6~10、11~14岁三个年龄组共振频率均数:正常听力儿童依次为1146、1125、1029HZ,经统计学处理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分泌性中耳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