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中风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可出现湿浊内生酿痰、经络郁滞、血行不畅,蒙闭清窍,脑脉阻滞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病机为脾虚痰瘀、胃气不降、上犯清窍。治疗以健脾、祛痰、活血、通腑,使脾胃健运,气血通畅,而中风之病可愈。  相似文献   

2.
浅谈脾胃与脑中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耀东  王敬华 《光明中医》2009,24(7):1375-1376
祖国医学认为脑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证的脑血管病,其具有高发、高致残、高致死的特点.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虚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根据五脏相关理论及五行学说,脾胃功能失调在脑中风发生、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笔者不揣浅陋,拟从脾胃失调对中风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李振华教授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创出"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九字法治疗原则,形成了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的系统独特的学术思想。李教授认为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与中风病的发生及其病机演变密切相关,并且以下4个方面均能导致中风的发生,即:脾伤失运,痰浊内生;脾胃亏虚,正气不足;肝脾失调,化生内风;枢机不利,气血逆乱。所以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亦应重视健脾化痰,疏肝解郁,和胃通腑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中医学的消渴病,是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祖国医学对消渴病就有了详细记载。临床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多或尿有甜味、肌肤消瘦、体倦乏力为其特征。传统病机观念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从“三消”论治。分别予以润肺、清胃、滋肾为治疗原则,忽略脾脏在消渴病发病中的地位。然而从历代医家的记载及临床症状来看,其发病机制更多的与脾胃有着密切联系。主要由于饮食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代谢、输布与利用的紊乱以及不平衡所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所以从脾去探讨消渴病的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痈疽从脾胃论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超  陈彩霞 《光明中医》2009,24(4):665-666
历代医家对痈疽的论治颇详,病因多样,但是大多认为火热之邪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而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是痈疽发病的中心环节.笔者主要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出发,从脾胃角度论述痈疽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依据及其治法,指出注重顾护调理脾胃是预防与治疗痈疽的关键,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痈疽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变和精神症状。中医学认为,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致。临床上,笔者发现导师从脾胃论治老年性痴呆效果显著,本文试对从脾胃论治老年性痴呆做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通过多中心临床观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脑中风危险因素,临床上将这些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心磷脂抗体异常、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症。现代诸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诊治经验对眩晕病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独到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李氏[1]分析了3258份眩晕病例,其中风阳上扰702人(21.55%),痰浊上蒙含痰热上蒙1931人(59.27%),气血亏虚205人(6.3%),肝肾阴虚420人(12.89%)。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脾胃生理与抑郁症、脾胃气机升降与肝肺气机运行、脾胃与精神情志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脾胃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阐明脾胃对抑郁症的发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金匮要略》,列举了健脾清胆法、健脾行气法、通阳宣痹、疏肝解郁法、健脾利湿,养血调肝法、清热祛湿健脾法等调理脾胃功能出发治疗抑郁症的方药,为临床中从脾胃论治抑郁症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蒋筱 《辽宁中医杂志》2011,(7):1357-1358
脾胃功能失常与风证的形成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风证,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此后世医家论治风多详于肝而略于脾。现代研究表明脾气旺则气机升降有常,气机通而不滞。脾气强则身体健,邪不能伤。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健则卫实表固风不能侵袭。此亦符合经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思想。从脾论治风证为风证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胃损伤为病机的关键,脾胃运化失常贯穿于冠心病发病和病程演变的全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调理脾胃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阳痿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冠心病,多着眼于心肾二脏,往往忽视脾胃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大影响,本文即着重探讨了脾胃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联系,在治疗中重视脾胃的意义,指出调治脾胃也是治疗方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郭月平 《山西中医》2011,27(8):56-57
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胃功能失调亦是重要因素,例举气滞中焦、心脾血虚、痰热内扰、肝胃郁热、胃阴不足5个证型的证治要点,并举2则验案予为例证,同时指出失眠从脾胃论治的局限性,倡导辨证论治和行为干预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之一,其临床辨证多从肾虚、脾虚、肝郁、血瘀为着眼点.脾胃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二者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则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有源,血海定时充盈,阴阳消长有序,气血平和则经调痛不发.依据从脾胃立论的病机基础,痛经之变化在冲任气血,气血之化生又源于脾胃,故脾...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中有\"年长则求之于腑\"的观点,意思是年长者应重视脾胃。据此提出从脾胃论治老年性痴呆,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脾虚精血不充、气血生化乏源、痰浊瘀血内生,应以治病求本、上病下治为治则,补脾健胃、化痰开窍为治法,并拟固本健脑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临床辨证施治多以脾虚、肾虚、血热、血瘀为出发点。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其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现探讨脾胃与胞宫、崩漏的生理、病理联系,探究古代及当代医家关于脾胃论治崩漏的认识及临床用药思路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痹病从脾胃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胃在痹病病因病机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根究临床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脾胃与痹病的病因、病机、转归、预后关系非常密切,治疗要时时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的肺脏疾患,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因本病病情复杂多变,常涉及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脾胃与胸痹相关的理论渊源,脾胃失调导致胸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指出调理脾胃这一原则对于胸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