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出现,标志着温病学说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具有独立性与完整性,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两大辩证法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明显区别。怎样从理论上使二者相互融合,并使之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温热病的治疗,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1 类同的渊源与学说 1.1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就其产生的渊源来看有着基本类同之处,为几百年温病研究者所公认。卫、气、营、血是中医学的生理概念,出自《内经》,是组成人体、营养人体及护卫人体的四种基本物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营、卫、气等在疾病 相似文献
2.
卫气营血辨证虽为温热病的诊治主体,但必须得到三焦辨证的补充,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温病的诊治规律。现就三焦辨证的补充意义从温病的定位,定性、定向诸方面分析如下: 一、经纬相辅准确定位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纵横交织,构成了从上而下、由浅入深的辨证系统。但卫气营血辨证指全身的病机变化,侧重于判别邪正相争的不同阶段和深浅层次。不足之处是没有和脏腑定位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急性热病是全身性疾病,但在每一发展阶段,均相应地表现出某些脏腑受损严重。据此,吴鞠通又创立了长于定位的三 相似文献
3.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历代医家的发展补充而逐步形成的两大理论体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时代的进步,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研究手段的改进,在临床上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辨治疾病的范围逐步扩大。在理论研究领域,采用实验动物模型的中介作用,扩大了对经典理论内涵的认识,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客观指标体系。下面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清代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倡导三焦辨证,二者纵横交织,形成一整套阐明温病证候与病机变化和传变过程的辨证论治体系,其实质是辨疾病病机由浅入深或由深浅出的动态变化,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外感病,以及杂病的辨证论治具有指导作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为了阐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在现代临床上的指导作用,我们对836例温病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采用变量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具体做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焦出气”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这是对“三焦之气”理论的高度概述。如马莳曰:“故三焦者,上焦为宗气之所出,中焦为营气之所出,下焦为卫气之所出。”张介宾亦谓:“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以下就依此分述。营卫二气均源于水谷之精气,都是由谷气所化生的,水谷入于胃中,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其精 相似文献
8.
温病专题讲座:第四讲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学说的重要理论,同时又是有争议的问题。本讲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不成熟见解。一、外感与伏气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就是伏气的来源。《伤寒论》继承《内经》这一学说,在《伤寒例》中:“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但另外提出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时行病与疫气等不同于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伏气”之说直至明代吴又可 相似文献
9.
外感发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治疗上,运用中医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确立,为温热病的临证施治和温病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卫气营血证是温邪伤阴程度浅深不同的层次分类,三焦证是湿温邪气阻滞气机的部位区别。温邪伤阴并阻滞气机,则卫气营血病变涉及三焦;湿热之邪日久化热伤阴,则三焦病变涉及卫气营血。卫气营血证治疗重点为清热养阴以达邪外出,三焦证治疗重在宣畅气机以泄化邪热。二者既密不可分,又不能相互取代,临症运用中应根据伤阴与气机阻滞的具体情况,随机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所以对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皆是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意义共同之处是:分析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为确立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但两者之治疗角度不同,前者是以营卫气血是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来考虑辨证的,后者是以三焦所属腑脏在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考虑辨证的,由此可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应用时,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在急性白血病辨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完全缓解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仍不够理想。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卫气营血及三焦浅深层次的病理变化,因而用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其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可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运用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特点、分期分型及治疗.认为潜伏期邪伏膜原,当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或小柴胡汤;初期轻型新冠肺炎,邪在上焦肺卫,当宣畅气机、透达外邪,以通为用,方选麻黄加术汤合用九味羌活汤,或银翘散、藿朴夏苓汤;中期普通型新冠肺炎,邪在中焦气分,或以白虎汤清阳明经热...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三焦与循环系统的相似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谈三焦与循环系统的相似性对三焦的形质问题,历代医家各持己见,说法不一。笔者通过对三焦字义、功能、病理诸方面探讨,认为三焦与循环系统相似,并与脏腑存在相互络属关系,现略述如下。一、从字义分析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 相似文献
19.
三焦辨证临证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内经》中有关卫气论述作了归纳整理,认为卫气的病理变化不仅关系到外感病的发病,而且在许多内伤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也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经文,较具体地论述了外感病、偏枯、痹证、疟疾、胀证、汗出异常、睡眠异常、痈痤疿铍等病证及疾病预后中的卫气病理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