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文佳 《光明中医》2016,(2):184-186
目的探究《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的具体内涵以及指导意义、实践途径。方法主要通过检索历代注家相关注释、古汉语字义,并结合《黄帝内经》原文中的相关内容来探讨经文原意。结果前人从"间不容发"角度对该经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实阐明其本义,并且令之难以践行。《黄帝内经》原文实际是以使用弩机为喻,指出了用针重视机宜的重要性。结论依据《黄帝内经》的启示,把握用针机宜是正确施用针刺补泻手法的重要基础,脉诊以及押手的运用或许是准确判断针刺时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薛伯寿  薛燕星 《中医杂志》2004,45(11):862-864
中医认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又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在生理状况下,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升清降浊,营卫通行,气煦血濡,经脉和畅,以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一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造成气机失常,壅滞不通,郁结不舒而导致诸郁证.正如戴思恭所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者而不得变化也.""火郁"一证,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此后,<丹溪心法>所论"六郁"中又有"热郁"之说.  相似文献   

3.
郁病常见于内科疾病,亦可见于皮肤科疾病;可单发,也常见于其他多种疾病中。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郁滞不得发越,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1]的五气之郁(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丹溪心法》[2]的气、血、痰、火、湿、食等的六郁,《赤水玄珠》[3]的五脏平气自郁以及《景岳全书》[4]的怒、思、忧、惊、恐等情志之郁。狭义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气机郁滞,日久必然化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而"火郁"即当"发之",其深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火郁发之"是《内经》治疗大法之一。其意即通过因势利导来宣泄郁热,透邪外出,从而达到气机开合升降协调,恢复阴阳平衡的目的。笔者认为,临证在运用清热泻火、清热养阴的同时需酌情配合散、透、疏等法,以透散热邪,疏散阳气。  相似文献   

5.
解析“火郁发之”的内涵,并结合慢性病毒性肝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认为可以“火郁发之”指导慢性病毒性肝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范艳艳  季光 《光明中医》2010,25(7):1269-1270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对五脏病理、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医碥》指出:"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火郁,即火邪不能正常外出,  相似文献   

7.
辛瑛 《中医教育》2000,19(4):58-59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是一段在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中引用率很高的原文,对这段原文进行正确的解释,关系着对中医阴阳学说内容的深刻理解,因此,这段原文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一处重点.在教学中,笔者感到各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这段原文的解释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现将结果阐述如下,以期引起对此问题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升麻鳖甲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江泳教授据升麻鳖甲汤及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二方的配伍机理研究,基于疾病本体创新性地提出升麻鳖甲汤与"火郁发之"的联系,指出"阴阳毒"实为"火郁"之机,升麻鳖甲汤切合"发之"之法,并以此为基础明确界定"火郁发之"的临...  相似文献   

9.
10.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消化症就像影子一样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和其他名族一样,从远古至今,一直深受不消化症的困扰。藏医学典籍记载:人类认识到的第一种疾病是不消化症,第一位医生是梵天,第一种药物是开水;远古时期的人类不懂得取火,采食野果,冷饮生水,茹毛饮血,  相似文献   

11.
李珊  卢玉 《陕西中医》2009,30(11):1541-1542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亦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系统而科学地论述了中医医学理论,记载了丰富多彩的防治疾病的技术与方法,所论病证不下180多种。《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也是中医临床学的始祖,两千年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然而《内经》由于内容浩繁,文字古奥,唐代王冰曾言“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虽代有医家进行过整理,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以痛为腧"理论,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传统针刺部位、阿是穴及经B超精确定位损伤部位3种针刺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阿是穴组、B超定位针刺组,每组15例,共45例患者。分别选择传统针刺部位、阿是穴、B超定位损伤部位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VAS评分:患者治疗后即时,传统针刺组与B超定位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第1、第2疗程结束后,传统针刺组与其他2组比较皆有统计学差异(P 0. 05)。JOA评分:患者治疗后即时,传统针刺组与B超定位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第1疗程结束后,传统针刺组与其他2组比较皆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第2疗程结束后,传统针刺组与B超定位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阿是穴及B超定位损伤部位针刺,在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肌力、耐久力及日常生活动作等功能方面较传统针刺方案有优势,B超定位损伤部位针刺方案在改善疼痛及日常生活动作等功能方面优势更为明显,而阿是穴在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要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