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11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参考组(55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参考组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5%,参考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切口感染、发热、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等。结论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能够起到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同时减少抗生素过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将4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2例和对照组180例。2组均予对症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患者康复情况来看,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较合理,能明显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临床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尽量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28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性,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应用抗生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使用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退热时间、术后病率方面差异均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总量是对照组的50%~60%。结论在选择性剖宫产中使用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出现较短疗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28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性,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应用抗生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使用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退热时间、术后病率方面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总量是对照组的50%~60%。结论在选择性剖宫产中使用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出现较短疗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剖宫产产妇642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及对照组514例,研究组为围手术期用抗生素,对照组为术后用抗生素。观察2组疗效及抗生素用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总量为对照组的50%~60%。结论对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抗生素足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以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术中不应用抗生素,术后予阿洛西林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前0.5~2h及术后12h内予阿洛西林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术后24~48h,再次静脉滴注,进行预防性用药。观察2组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及愈合延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对胃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胃癌老年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处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共4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共6例,术后吻合口瘘3例,术后肺部感染3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术后胸腔积液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能够显著减少胃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使用抗生素时期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A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B、C组,三组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1-2d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有效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与氨曲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氨曲南联合用于妇产科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抗生素应用抗感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5例围术期采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5例同期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药物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2周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切口愈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能够减少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刘雨春 《北方药学》2017,(12):188-189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清洁类手术患者340例,其中有176例为2016年1~6月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期间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有164例为2016年7~12月围术期限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年龄、是否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为急性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是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年龄和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过程中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以降低术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罗海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58-3459
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诊断为妇科疾病且需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56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于术前1-2 d使用抗生素,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在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优的患者占61.54%(48/78),优良率为92.31%(72/78)。对照组分别为38.46%(30/78),56.41%(44/7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7.95%(53/78),不满意度为3.85%(3/78),对照组分别为3.85%(3/78),35.90%(28/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2 d使用抗生素和术中无菌环境都能减少围术期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头孢唑啉钠3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术后用法同术前,每天2次,共3d。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抗生素,术后用药方法同观察组。观察2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体温、术后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莫永鑫  郑翔  胡毅  卢森 《中国药业》2012,21(3):76-77
目的 比较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与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3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195例,观察组于手术前0.5-1.0 h予头孢呋辛1.5~3.0 g.静脉滴注,手术时间超过3 h者增加抗生素1次,术后24 h内追加头孢呋辛1.5~3.0 g静脉滴注2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应用头孢呋辛1.5-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3~5 d.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病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79%和2.05%,与对照组的12.82%和2.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98±2.5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75±3.04)d(P<0.05).结论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丽娇 《中国药业》2013,22(9):47-4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伤处感染、腹腔内感染、其他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9%,1.89%,3.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2%,22.64%,32.08%(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手术效果的改善和术后感染的减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时间与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妇产科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将2000年6月~2002年5月的妇产科手术中6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先后分为3组,A组256例为术前1~2d使用抗生素,B组228例为术前2h使用抗生素,C组为164例手术后使用,均使用头孢曲松钠4g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至术后5天,对比3组患者的术后痊愈情况。结果A、B、C三组痊愈情况有差异,A组与B组痊愈相当且优与C组,A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1.94%,B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1.77%,C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7.32%(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术前效果优与手术后使用,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且手术前1~2d使用抗生素与手术前2h使用抗生素效果无明显差异,建议术前2h使用抗生素,既可以提高抗生素效果,又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选择妇产科2010年8月_2013年8月手术出院病历386份,将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退热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生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较合理,在尽快退热的前提下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妇产科应继续保持完善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18.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循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864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用药的起止时间、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2例(2.75%),产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5例(1.17%).864例患者应用抗生素共计5类14种,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占主要地位.术前给药32例(3.70%);术后给药832例(96.30%).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我院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后均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A组)与仅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B组),每组各100例。每组均有剖宫产术、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以及子宫切除术3个亚组。术后测量患者体温,观察与记录最高体温、退热时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各亚组在最高体温、术后退热时间、术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均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更有利于控制患者体温,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妇产科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糜烂创面及黏膜充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糜烂创面及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