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共对血清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对症治疗,抗生素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CRP、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远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缩短患者治疗所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峰  董兰  孙建洁 《河北医药》2016,(18):2792-2795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腹膜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廊坊市中石油中心医院肾内科的256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原发病进行分组分成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合并心血管疾病组( n =144)及健康对照组( n =64),比较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及血白蛋白水平(ALB)的差异性。结果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及非合并心血管疾病组 NLR、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LB 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比非合并心血管疾病组 NLR 及 CRP 水平升高,同时 ALB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 与 CRP 呈正相关( r 值分别为0.515、0.432, P <0.05),与 ALB 成负相关( r 值分别为-0.435、-0.342, P <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腹膜透析患者及其合并心血管疾病中均升高,在腹膜透析合并心血管疾病发作时升高明显,其检查简单,可以成为腹膜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TNF-α、IL-17及IL-23水平,探讨3者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L-17、IL-2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73,P<0.05;r=0.7171,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23亦呈明显正相关( r=0.699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性的增高,均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断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血清GM-CSF水平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与2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GM-CS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60例检测CRP,阳性8例,与GM-CSF相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观察组GM-CSF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GM-CSF是反应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京娥  陈燕  高山  周兴盛  乔叶红 《河北医药》2016,(18):2733-2736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凝溶胶蛋白(GS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检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根据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17例,中度36例和重度25例。根据脑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36例,中量出血组27例和大量出血组15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出院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选择同期就诊单纯脑出血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为脑出血组(45例)和高血压组(3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出血面积的关系,各指标与预后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IGF-1和 GSN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 IGF-1和 GSN 水平随着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的增加而降低(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IGF-1和 GSN 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 P <0.01),而 HMGB-1和 MIF 水平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增加而升高(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 P <0.01)。并发现 IGF-1水平与 HMGB-1( r =-0.457, P <0.05)和 MIF( r =-0.536, P <0.05)呈负相关,与 GSN 呈正相关( r =0.754, P <0.05);HMGB-1水平与 GSN 呈负相关( r =-0.486, P <0.05),与 MIF 呈正相关(r =0.864, P <0.05),GSN 与 MIF 呈负相关( r =-0.758, P <0.05)。结论IGF-1、HMGB-1、GSN 和 MIF 参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 iPTH)、视黄醇结合蛋白( s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0例为健康组,比较2组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分析CRF患者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PTH、sRBP和β2-MG三者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血清iPTH水平与sRBP和β2-M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889、07456,P<0.05),sRBP水平和β2-M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123,P<0.05)。结论血清中iPTH、sRBP和β2-MG三者水平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都显著性的增加,以上三项指标均可用于肾功能是否衰竭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浆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以及二者比值,探讨它们与血压、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IR)、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 EH 肥胖患者、60例非 EH 肥胖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并计算二者比值。结果EH 肥胖患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显著低于非 EH 肥胖患者(t =3.771,P <0.01;t =4.373, P <0.01)及对照者(t =16.451,P <0.01;t =17.862,P <0.01)。非 EH 肥胖患者的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者(t =13.121,P <0.01;t =13.686,P <0.01)。EH 合并肥胖组、非 EH 肥胖组患者的胃饥饿素与肥胖抑制素比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7.720,P <0.01;t =4.587,P <0.01)。在 EH 肥胖患者中,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 =-0.882,P <0.01;r =-0.806,P <0.01)、收缩压(SBP)(r =-0.787,P <0.01;r =-0.837,P <0.01)、舒张压(DBP)(r =-0.769,P <0.01;r =-0.810,P <0.0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 =-0.800,P <0.01;r =-0.810,P <0.01)均呈负相关。在非 EH 肥胖患者中,血浆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均与 BMI(r =-0.577,P <0.01;r =-0.372,P <0.01)和 HOMA-IR(r =-0.866,P <0.01;r =-0.662,P <0.01)呈负相关,二者比值与 BMI(r =0.460,P <0.01)和 HOMA-IR(r =0.420,P <0.01)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和二者比值的变化与 EH、肥胖和 IR 密切相关,未发现其与血脂、血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的7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子资料,根据肺炎PSI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低风险组( PSI Ⅰ~Ⅲ级)及中高风险组(Ⅳ~Ⅴ级),比较2组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总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差异性,并评价PCT、NLR、PS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5浇.42±6.85)岁。中高风险组PCT、CRP及NLR水平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均P <0.05),2组之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LR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PCT的相关系数为( r =0.515, P =0.05);与PSI的相关系数为( r =0.642, P =0.01)。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贺逸红  李玉洁  刘海兰 《河北医药》2016,(14):2152-2154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开放性骨折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并发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的129例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感染组( n =30)和非并发感染的非感染组另选取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结果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 P <0妹.05)。3组WBC 、CRP、PCT检测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第1天WBC、CRP、PC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第4、7天感染组的WBC、CRP、PCT各项指标不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也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尤其PCT增高比较显著,在并发感染后即呈明显增高,术后第4天达到峰值,经抗感染治疗后下降,术后第4天与第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的WBC、CRP也高于无感染组,WBC也在术后第4天达到高峰,CRP达到高峰的时间略迟于PCT,术后第7天明显高于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感染组经抗炎治疗后,在术后第13天WBC、CRP、PCT各项指标下降,PCT与CRP下降相对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三项指标与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赵慧强  李金生  刘大男 《贵州医药》2002,26(12):1075-1077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组(AMIA)、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组(AMIR)、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正常对照组(N)分别进行CP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上述检测的IgG阳性标本进行CP DNA检测;并检测各组的血CRP水平。结果:各病例组IgG阳性率明显高于N组(P<0.05);AMIA组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PCR技术检测各组中IgG阳性组CP DNA阳性率很高。IgG阳性与AMI的发生有相关性,校正了影响因素后OR=2.0,P<0.05。AMIA组中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有显著性意意义(P<0.05),而后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A组、OMI组中显示IgG与CRP有相关性(γ=0.7276,P=0.000;γ=0.6380,P=0.008)。结论:CP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很可能CP急性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促发因素;CP急性感染与ORP水平升高有关,可能CP急性心感染参与了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升高。  相似文献   

11.
成人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君 《中国医药》2006,1(3):132-133
目的观察成人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为早期诊断提供初步依据。方法检测54例成人下呼吸道MP感染(试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并与同期5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根据成人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可初步判断是否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病因,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Potassium),维生素A(Vitamin A),治疗组加用黄芪,2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药合用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解热消炎、化痰止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变化 ,为临床诊断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 (观察组 )血清GM CSF水平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和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并与 2 2例正常儿童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GM CS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②观察组 60例检测CRP ,阳性 8例 ,与GM CSF相比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观察组GM CSF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存在正相关 (P <0 0 1)。结论 :GM CSF是反应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BNP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BNP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TNF-α水平分别与BNP和IL-18呈正相关( r=0.689,r=0.728,P均<0.05),BNP水平与IL-18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 r=0.835,P<0.05)。结论临床上可将联合检测TNF-α、BNP和IL-18三项水平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7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进入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hs-CRP、FT3、FT4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FT3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43,P<0.05),hs-CRP水平和FT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5),FT3水平与FT4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811,P<0.05)。结论血清中hs-CRP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而FT3与FT4水平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以联合三者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可以作为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季伟  周卫芳  张学兰  卢俊 《江苏医药》2001,27(2):105-106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EOS)及白细胞介素5(IL-5)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关系。方法 对33例喘憋性肺炎、20例非喘憋性肺炎及18例正常儿童,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5和计数外周血EOS。结果 喘憋组肺炎患儿EOS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组肺炎患儿IL-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和P<0.05),喘憋组肺炎患儿EOS数与IL-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结论 IL-5参与小儿肺炎的发病过程,而IL-5作用于EOS所导致气道炎症则可能是喘憋性肺炎的主要发病机制;EOS及IL-5应作为指导小儿肺炎诊断和治疗的一对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牛文革  赵施竹 《中国医药》2008,3(8):475-476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探讨炎症反应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5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153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392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并行分类计数,同时测定空腹血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水平,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无肾病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则无统计学意义。②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⑧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血肌酐、尿素氮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单核细胞数与血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④白细胞总数与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与血甘油三酯无相关性;中性粒细胞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而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血白细胞在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瑞吉  赵技文 《江苏医药》1999,25(2):111-112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78例老年患者和48例健康老年人进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测定。结果表明老年健康组CGRP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ET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高血压、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与健康老年组相比CGRP差异十分显著(P<0.01);CGRP与ET水平呈负相关(r=0.4571P<0.005)。提示CGRP的降低、ET的增高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 =40)在呼吸道感染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n =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片口服,连续治疗28 d 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01,P <0.05);观察组患儿辅助 T 淋巴细胞 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 =7.017,5.599,14.142,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51,3.759,13.180,P <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1.687,1.191;t对照组=1.631,1.399;χ2=0.050,P >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梁建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28-2429
目的:探讨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1.132、78.503,均P<0.01),而TGF-β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t=36.165,P<0.01);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IL-1和IL-6水平显著增加,而TGF-β1水平则显著降低;血清IL-1、IL-6水平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0.633,r=-0.615;均P<0.05),IL-1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反映了病情轻重及关节损伤程度,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