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在肝移植术后腹腔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0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法置管引流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并发症的资料。结果40例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均一次成功,包括肝内胆汁瘤置管3例,经皮肝内胆管置管3例,胆漏置管12例,膈下积液置管引流9例,腹腔积液置管引流13例。其中13例为导管堵塞或分隔性积液而重新置管。置管后分别引流出胆汁、脓液或积液,引流后症状有不同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床旁超声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连续系统检查了1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肝脏及胸腹腔,重点检测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胆管、胸腹腔。结果肝移植术后超声检查发现的常见并发症有移植肝保存性损伤并流出道梗阻1例,肝淤血2例,胆道并发症3例,腹腔积液12例,胸腔积液12例,超声引导介入检查及治疗8例。结论床旁超声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诊治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验证微创介入性超声技术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04/2006—11在解放军八一医院应用介入性超声技术诊治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患者6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局部麻醉后,彩超引导最佳穿刺径路,用18G穿刺针或自动活检针对病灶进行细胞组织学穿刺活检。通过介入性超声下的影像学变化,对各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作出评估诊断及治疗。结果:6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超声引导下肝活检28例,穿刺成功率100%,其中排异反应16例。②彩色超声引导下诊断及介入治疗47例,其中腹腔出血3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4例,肝门部及膈下脓肿抽吸引流5例,胆漏置管引流4例,胸腹水置管引流5例,抽吸胸腹水26例。③误诊肝动脉血栓1例。④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症状均有不同改善,无复发。绪论:介入性超声对正确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胸腹腔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AP)所致腹腔不同部位积液的穿刺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我院临床确诊为AP的住院患者,其中胰周积液60例,肝肾间隙积液27例,脾肾间隙积液38例,肠间积液35例。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引流通畅率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治疗不同部位腹腔积液的疗效。结果在胰周积液穿刺中,一步法与置换法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差异在肝肾、脾肾及肠间隙积液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周、肝肾、脾肾积液中选择不同管径引流管的引流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间隙积液的引流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的冲洗干预方式在不同部位积液的引流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术式、引流管的管径及置管后的冲洗干预方式对AP不同部位腹腔积液的引流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应用于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胰腺术后腹腔积液合并感染并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分析穿刺置管对患者腹腔积液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纳入8例胰腺术后患者,术后均出现腹腔积液合并腹腔感染。共完成10次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置管13根,穿刺成功率100%。穿刺管引流液淀粉酶含量较高者达92.3%(12/13),细菌培养阳性率达100%,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胰腺术后腹腔积液感染治疗的重要手段,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介入超声治疗的肝脓肿患者7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冲洗、置管引流及冲洗两种方法,同时联合抗生素静脉内使用、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置管患者术后每1~2 d进行引流管冲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超声图像及检验指标的变化判定其疗效,统计其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78例肝脓肿患者使用穿刺抽吸及置管引流后均治愈,两种方法治疗术后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及术后住院平均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与置管引流这两种方法均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可作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顾庆  江怡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2):132-133
目的探讨超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窝出现异常回声诊断鉴别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囊窝液性异常回声的患者进行超声观察或介入治疗。结果胆囊窝液性回声区在胆囊床范围内的有19例;积液区大于胆囊床范围合并邻近部位或腹腔积液5例。临床处理为:保守治疗19例,超声介入胆囊窝穿刺及置管引流各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2例,胆囊窝、腹腔及膈下均穿刺置管1例。24例患者均未再行手术,痊愈出院。讨论超声在胆囊窝液性异常回声的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艾滋病合并巨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20例艾滋病合并巨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脓肿直径10.1~21.6 cm,平均(12.4±2.8)cm。(2)置管1周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2周后肝功能明显好转,脓肿缩小。(3)置管引流后治愈者16例(80%),引流后再次行外科手术治疗者4例(20%)。(4)置管引流时间5~77 d,中位数为19 d,住院时间12~90 d,中位数为29 d。(5)2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及未发生医护职业暴露。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艾滋病合并巨大肝脓肿安全、有效、损伤小、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80例,其中1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11例为恶性肿瘤,6例为腹腔脓肿,6例为盆腔脓肿或其他。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过程顺利,引流量100~3 300 mL,引流时间5~15 d。80例患者中78例引流通畅,保守治疗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引流不彻底,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未见气胸、血胸、腹腔内出血、穿刺部位感染。1例同时行胆囊造瘘术者术后寒战高热,对症治疗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在血液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例按照传统PICC置管评估无法满足穿刺要求的患儿行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置管。结果 20例患儿均获置管成功,无一例出现置管过程中并发症,20例患儿现均留置导管中,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行PICC置管在传统的PICC置管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扩大了PICC置管适应症,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有效减少了术后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导管并发症率,使更多的血液肿瘤患儿能在此项技术中受益。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3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患者,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内外胆管及肝周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血流,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超声检出胆道梗阻者10例(其中2例行超声引导PTC);胆漏者3例(其中2例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有肝动脉血栓并发胆道梗阻者3例.结论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脓腔直径≥5 cm的肝脓肿患者的治疗转归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肝脓肿患者经过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后,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肝脓肿切实可行,而细致的护理也是提高其治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的131例儿童患者,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83例、胆道闭塞33例、先天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10例、肝衰竭5例。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平扫、四期增强及CTA+CTV扫描,采用MPR、VR、CPR及MIP对肝脏及血管进行重建。由2位副主任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内容包括移植后肝实质及毗邻器官,术后血管吻合口、肝胆管血管的通畅情况和走向、胆道情况及腹腔积液等。结果:发现肝脏灌注不良50例,肝脏、脾脏增大54例,肝内胆管扩张43例,腹腔积水32例,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30例。结论: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反映出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肝实质、血管及胆道情况,为临床早日发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术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常规超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第一周每日一次,第二周起每周一次,第二月起每月一次,第6个月起每2月一次,一年以后每3月一次。超声观察指标:肝右叶斜径、肝实质、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方向;门静脉及肝动脉管径、血流;肝内外胆管情况;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结果 超声随访过程中,有慢性排斥反应,胆总管结石伴胆泥淤积,肝动脉血栓史等原因的,均相继于12~21个月内出现了胆总管狭窄。结论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复发的超声表现及术前超声检查应注意的情况,作为确定肝移植术适应症的参考。方法对2004.1-2005.7本院6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病人,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回顾术前患者病史。结果6例肝移植患者中,3例于术后半月、四个月、半年发现肝内复发灶,其中2例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灶;另3例于术后一月、一个半月、半年发现肝外转移灶。结论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肝外转移并非少见,故术后及早、密切、定期行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及早处理是极为必要的。术前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掌握肝移植术的指征,及较准确估计肝移植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肾周液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38例肾移植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出的74例肾周液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出移植肾肾周单纯性积液42例、肾周血肿12例、髂窝血肿4例、肾周脓肿2例、尿瘘12例、淋巴囊肿1例、移植肾动脉与髂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对移植肾肾周液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下穿刺有利于解决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血肿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术后血肿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出的16例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血肿患者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观察证实。结果本组16例剖宫产术后血肿患者中,阔韧带或合并腹膜后血肿4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一侧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合并腹膜后血肿时可向上延续至肝肾间隙处,均需急诊手术;子宫切口处血肿4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区域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多凸向膀胱,均保守治疗,其中1例超声引导下抽吸治疗;腹直肌周围血肿7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腹直肌浅方、内部、深方长圆形或梭形不均质中低回声包块,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均保守治疗,其中1例超声引导下抽吸治疗;皮下血肿1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无回声,其内可探及细点状回声,保守治疗。结论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血肿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示血肿部位、大小、内部回声等,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RFA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肝癌患者3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内径小于3.0cm的结节均一次治疗完成,大于5.0cm的结节则分次治疗。治疗后患者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明显减轻,自觉症状和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术后一个月肿瘤标记物检测甲胎蛋白(AFP)明显下降。所有病例均随访一年以上,无病例死亡。术后1周复查二维超声显示治疗前的低回声包块,治疗后可显示为等回声或者不均质的强回声。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胸腹腔积液、肝动脉血栓、肝癌复发、肝周及腹腔占位、胆管炎及移植肝排异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门脉留置导管化疗是肝癌治疗的一条较好途径,具有一定疗效。以往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技术较复杂。本文对门脉穿刺技术进行了新的研究。穿刺针选用18GPTC针,内径1.0mm,导管外径0.9mm。导管直接从18G穿刺针针腔内送入门脉留置。导管可从门脉右前或左枝矢状部进入门脉主干。穿刺顺利,患者易耐受,经肝素处理的导管留置三天仍保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我们认为:超声引导下的门脉穿刺留置导管化疗可望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