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沿革、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究,对治风活血法的治疗机制、风药的分类及中风病治风活血法代表方进行探讨,认为从“治风活血法”的治法理论高度认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可能为中风病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提供切人点,对提高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药治血与中风病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外所致,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相似,其名为病风,实为病血。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日渐由风转向血,治疗上或认为其病在血,与风无关,或忌风药辛燥升敞,亦多用血药而摒弃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治风活血法立论,通过对风药活血、治风活血方剂的历史记载,及对风药活血的作用机理、现代研究、临床应用的阐述,说明治风活血法作为治则的存在。结论:祛风活血法应作为中医的治疗法则在活血化瘀诸多治法中占一席之地,与益气活血、行气活血、养血活血等法放于同等地位,供临床治疗血瘀证所选用。  相似文献   

4.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之风是指中风病,而不是病因学中的外风及内风;血是指瘀血,血行瘀除则中风病自愈.外风致病,宜祛风为主;内风致病,宜熄风为先.风邪较燥,长期使用易耗伤阴血,在祛风剂中配伍使用养血活血之品,实为佐使之法.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之认识历时4个阶段,从外风、内风、非风到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瘀血是中风病之病理基础,瘀血行,经络通,则中风病自愈,故日: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南宋以前中医大家治疗中风病之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5.
目的:客观地阐明治风活血法的配伍机制.方法:观察治风方、活血方、治风活血方对寒凝血瘀及外伤血瘀两种家兔血瘀模型一般整体状况、肢体周径测量及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治风方、活血方、治风活血方均能使两种家兔血瘀模型异常一般整体状况、肢体周径测量及血栓湿重指标改善和恢复,在作用强度上,治风与活血方合方组成的治风活血方作用明显增强,与治风方或活血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外伤血瘀证的活血方与治风方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风活血法通过治风明显加强活血化瘀作用,甚至不用活血药作为主药而取得疗效,而达到异病同治的一种治则,有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试论治血先治风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黄淑芬 《中医杂志》1997,38(1):9-11
治风与治血是临床常用的两类治法,二者关系密切。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指风证的治疗当注意养血活血。这一理论至今为临床所遵循,实践证明治血确有助于治风。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治风亦有助于治血。在血瘀证的治疗中,适当运用风药,常能使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增强,其中的  相似文献   

7.
东方药耳活血膏依据我国“内病外治”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传统医药学理论,以青州市食用菌研究所培育驯化的药用木耳为主药配制而成。经临床试验,这一药耳活血膏对静脉曲张、血管硬化有明显疗效;对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疼、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这一药耳活血膏已在济南军区东方制药厂投入批量生  相似文献   

8.
风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张志远学术经验系列(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特点属风病,病位在心之络脉,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风药主要的治疗学机制为:祛除致病因素,急则治标、速止疼痛,活血通络,直接治血,宣畅气机,宣通阳气,风药调肝,风药治脾,但多为协同综合性治疗作用。并介绍验效方羌威合剂的应用经验及其现代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痰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中风病的关键在于治痰。前人对风药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至少包含了辛温、辛凉两类解表药物。风药可升阳、行气以胜湿,通过胜湿化痰以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且风药配伍灵活,能协同增效治疗中风。存在问题:尽管众医家对于风药做了诸多总结研究,但其定义尚未形成共识;目前研究多为风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研究,而少有单类风药对中风病作用的研究。因此,尽快明确风药的内涵和外延,完善风药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唯 《中医研究》2008,21(11):2-4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语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所谓治血,是指治疗风病配伍活血、养血药。这一治则为历代医家所尊崇,许多传统经典方剂都体现了这一治则,其疗效已为长期的临床实践所肯定。然而治风何以需治血?本文拟对其中的意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风病为中医风、劳、臌、膈四大难症之一。中医学非常重视中风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辨治经验。但中风病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病种,病因病机复杂。古有大方复方理论并用于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喻嘉言《寓意草·论杨季蘅风废之证并答门人四问》提出:“治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的观点,是对前人中风病诊治的时代总结,颇切合临床实际,且后世代有发展,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迄今对中风病的临床仍有指导作用。我们认为,此是目前中西医结合、多法综合治疗救治中风病的思想基础。现试作阐述。1大方复方及其作用探析大方复方的理论先河…  相似文献   

12.
风药是治疗血证新的切入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研究角度,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研究角度 ,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 :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 ;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 ;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 ;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 ;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 ,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4.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后世医家所遵循的治疗法则。本文通过对中风病的剖析,揭示了中风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逆乱,因此,治风先治血未必适合中风病的治疗,并提出治疗中风病的新观点"治风先调气,气调风易息。"  相似文献   

15.
治血先治风理论认为风瘀可互患,在治瘀基础上加用风药以治风,既能祛除风邪,也能增强治瘀之功。经较多医者发挥和利用,融汇了玄府、络脉、风药等理论,成效渐显。所述文献立足其理论与临床,从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痿病、骨病、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应用及现代机制方面进行阐述,以拓宽治瘀思维,用药视角。  相似文献   

16.
罗再琼  郑宇 《河南中医》2005,25(2):10-12
风药是指具有祛风、熄风等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于各种内、外风证。近年不少学者对风药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的观点,认为风药的升、散、行、透、窜、动等特性,具有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作用,将风药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病症,扩大了风药的应用范围。笔者重温古典医著,发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有大量方剂应用风药,  相似文献   

17.
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病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类药在中风治疗中独具优势,探讨其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及运用方法,对于提高中风病临床治疗水平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略抒己见.1 虫类药的功效特点1.1 熄风搜风 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白花蛇、壁虎等,针对中风肝阳暴张,凤阳升动,冲逆犯脑之病机,熄风定风,且其性行走攻窜,又能搜则留滞经络间之邪风,故而成为中风病治疗的常用药物.1.2 活血祛瘀 水蛭、(庶虫)虫等活血祛瘀药,既可祛除脉络内之瘀血,又能化散络道外之血肿;此外,蜈蚣、全蝎、地龙、白花蛇、壁虎等熄风类药,攻窜善走,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散之,故亦有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18.
收集整理明清时期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药,采用SPSS 20.0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最常用的药物是发散风寒药、祛风寒湿药、温里药、祛风湿热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等,常用治法有祛风散寒,养血祛风,温阳养血,养血活血,化痰活血等。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机认识并没有像中风病那样形成由“外风”向“内风”学说的演变,而是由“外风”学说逐渐演变为“外风兼血虚”的认识,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血瘀是中风病关键致病因素及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尤宜进行早期施治。痰瘀并治、气血同治是活血化瘀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要点。导致血瘀的因素众多,并常兼夹他邪,故活血化瘀法应根据致病因素及兼夹他邪情况进行辨治,以达瘀血除、新血生、脑脉得养、醒脑开窍之功效。血瘀的主要辨治方法有: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滋阴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温经活血法、清热活血法、利湿活血法、化痰活血法、解毒活血法、通腑活血法、止血活血法等。  相似文献   

20.
“风药”之名首见于李东垣之《脾胃论》:“如脉弦者,是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目前有关风药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认为风药的定义应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升阳、宣散、通行、透达、渗利、解郁、开动等特性,行使祛除、疏散外风或平熄、搜剔内风功能,主归肺、肝经,主要用以治疗风病的药物[1]。目前风药的使用日趋广泛,不仅用于祛风散邪以治风病,更取其“轻灵”、“善行”、“主动”之性。由于其具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鼓舞正气之功,故或疏肝健脾、或活血化瘀、或除湿利水、或助他药增效、或作佐使收奇功,而妙用于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