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都市110接警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2名接警员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0接警员人格特征在EPQ问卷评定中显示,内外向维度高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及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110接警员心理健康状况在SCL-90各因子分中除恐怖、人际关系、偏执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110接警员的应对方式除解决问题和退避之外,其他各因子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110接警员EPQ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因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SCL-90阳性因子项目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110接警员人格特征影响其应对方式,且110接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较正常人偏低,积极应对能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出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 ,对 1 66名高师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 ;(2 )贫困生较少使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的应对方式 ;(3 )不同的应对方式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互关联。结论 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 ,有益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驾者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及其应对方式、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0名酒驾者(研究组)和60名无酒驾史的同质驾驶员(对照组)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除强迫因子外,酒驾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酒驾者CSQ中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高于对照组,EPQ中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酒驾者SCL-90结果与CSQ幻想、自责、退避呈正相关(r为0.334~0.556),与EPQ精神质、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为0.285~0.515)。结论酒驾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神经质、精神质人格。为减少酒驾行为,应根据其心理特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点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与应对方式及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前焦虑几乎是每个大学生都有过的体验,轻度焦虑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应有水平,而无焦虑或者过高的焦虑则不利于考生能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584名中学生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测试,以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648(P0.01),累积贡献率为71.826%。典型变量U1主要反映情绪应对维度的发泄情绪(-0.866)、幻想/否认(-0.794)、忍耐(-0.545)、逃避(-0.552)4个因子;典型变量V1在心理健康量表的10个因子上的负荷较均匀,可以综合概括心理健康状况。结论中学生越是采用情绪应对的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改变情绪应对的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 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 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对研究生的人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研究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研究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和求助。研究生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玉琴  刘健 《健康研究》2013,(3):238-24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67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发现,除了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在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1)、恐怖(P〈0.05)和偏执(P〈0.05)各因子以及总分(P〈0.01)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逃避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均P〈0.001)。结论引导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有益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对研究生的人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研究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研究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和求助。研究生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市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探讨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对46名精神科男护士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常模比较,精神科男护士的抑郁、焦虑及人际关系三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精神科男护士的应对方式中自责及退避高于正常对照,求助低于正常对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SCL-90高因子分项目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驻岛礁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6名驻岛礁军人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驻岛礁军人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而且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军人常模;(2)驻岛礁部队军人在面对应激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多,消极应对方式较少;(3)他们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弱正相关(γ=0.153),消极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γ=0.567),与抑郁因子相关程度最高(γ=0.569);(4)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R^2=0.318),尤其是以下4种消极应对方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分别是试图忘记整个事情,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和接受现实。结论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地方人群和军队总体水平,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6名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总分的均值略大于3分;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P〈0.01)。积极应对与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勇于挑战4个心理健康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负相关(P〈0.01)。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分别为0.326和-0.451(P〈0.05)。结论 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研究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玲凤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64-1567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分别测查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0.38%;相对于40~49岁的幼儿教师,30岁以下和30~39岁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职称为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幼儿教师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繁程度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大部分应对方式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部分幼儿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7所高校36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大学生大五人格维度得分较高为社交性(55.92±9.31)分,开放性(52.24±8.62)分,最低为适应性(50.25±8.94)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95±0.46)分,高于全国常模的(1.78±0.52)分(t=9.45;P=0.000);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27±0.52)分,低于全国常模的(1.59±0.66)分(t=15.28;P=0.000);自尊得分为(21.08±3.90)分,低于全国常模的(28.75±4.86)分(t=52.12;P=0.000);人格特征与自尊、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4(P=0.000);积极应对方式与人格中的道德感、社交性、利他性呈正相关,与适应性和开放性呈负相关;消极极应对方式、自尊与人格中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道德感、社交性、利他性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自尊、应对方式关系密切;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自我能力及价值的肯定,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方法]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为33.9%(116/342);积极应对分与全国常模接近,而消极应对分则显著低于常模(P<0.001).积极应对与GHQ-12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消极应对与GHQ-12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分层回归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对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均有极显著的预测作用(均P<0.001).[结论]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应特别注意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队工科院校38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根据自我和谐量表的划分标准将被试分为低分组(≤74)与高分组(≥103),比较两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军校研究生总体自我和谐程度良好,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其不和谐性低于常模(P<0.001),灵活性高于常模(P<0.05),刻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CS低分组的SCL-90各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低于高分组,积极应对因子分高于高分组(P<0.001).[结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有明显影响,促进军校研究生的自我和谐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应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斌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40-104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服务理念与原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比较尚有一定距离,而其中的贫困生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1],他们要面对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重压力[2],其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本研究于2008年3月对河南省4所4年内新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影响的要素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1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个人因素等。本文从影响心理健康诸多因素中,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应付能力。1·1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由于生活环境、教育等背景不同而长期形成的对事物固定的看法和反应形式。个体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有关,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  相似文献   

20.
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测量410名军校大学生。结果某军校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其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等人格维度上及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人格、应对方式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