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动脉DeBakeyⅢ型夹层的病变累及范围广、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既往所釆用的深低温停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长,输血量大,致患者术后脑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1]。2010年10月,我们收治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旭丹 《护理学报》2018,25(9):51-52
目的 探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方法 对34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遵医嘱合理应用呼吸机,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充分镇痛,加强胸部体疗,减轻腹胀防止膈肌抬高,监测与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治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原因1例为心脏骤停和肺出血,另1例为急性肺损伤和心脏衰竭.结论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以及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7例,其中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随访采用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7例病人共成功置入10个支架。随访2~28个月,所有支架位置、形态正常。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瘤体缩小。2例术后出现微小内漏,分别在2个月、6个月后内漏自行封闭,1例术后出现髂外动脉夹层经PTA和Wallstent治疗。结论腔内隔绝术能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行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手术方法为: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入路,在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下采用分段阻断法完成胸腹主动脉置换及重要分支的重建。其中1例深体温停循环20 min。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时间(202.0±54.1)min,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0.5~200.0h,患者监护室入住时间3~12 d。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2例,声音嘶哑2例,无脊髓损伤病例。1例术后2个月因脓胸病死。结论: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林  郑静 《护理研究》2013,27(16):1659-1660
我科成功行经全胸主动脉置换术加全左肺切除术1例,经严密监护及无缝隙全程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52岁,体重58kg。10余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左上腹隐痛,无牵扯痛,疼痛与进食无关,无发热、心慌、气短、胸痛、胸闷及其他不适。半月前在他院行胸腹主动脉CT示:降主动脉动脉瘤并血栓形成。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确诊为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郭薇  于英 《当代护士》2016,(1):139-140
正胸腹主动脉瘤是危害中老年患者的血管重症,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腔内隔绝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血管腔内技术修复腹主动脉瘤瘤腔,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新型微创手术[1]。其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成为临床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近日我科收治一位胸腹主动瘤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并发脊髓缺血,经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IAAA)是最常见的大动脉疾病~([1])。目前,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AR)。脊髓缺血(spinal cord ischemia,SCI)、截瘫为动脉瘤术后罕见却是灾难性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多见于胸腹主动脉瘤开放术后~([2-3]),而在肾下型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极其少见。长征医院血管外科于2014年2月17日收治1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EVAR术后并发脊髓缺血、截瘫。  相似文献   

8.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nfrarenalSabdominalSaorticSaneurysmS,IAAA)是最常见的大动脉疾病【1】。目前,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Srepair,EVAR)。脊髓缺血(spinal cord ischemia,SCI)、截瘫为动脉瘤术后罕见但灾难性的并发症S,文献报道多见于胸腹主动脉瘤开放术后【2、3】,而在肾下型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极其少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深低温体外循环主动手术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168例行主动脉手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从多学科病情讨论、术前术后访视、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早期进食、术后镇痛、术后早活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结果:168例患者中166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自动出院,1例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标准化流程,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一例非体外循环下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DeBakeyⅢ型夹层的病变累及范围广、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既往所采用的深低温停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患者脑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我科在2009年8月收治了一位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患者入院后我院采用了非体外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替换手术需高位阻断胸降主动脉,因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阻断以下部位的代谢障碍和术后严重并发症(截瘫、肾衰等),麻醉处理颇有特点。现报道我院完成的15例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探讨动脉转流、硬膜外阻滞以及脊髓保护措施在这类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预防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0例行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监测患者脑脊液压力并行预防性脑脊液引流。结果所有患者腔内隔绝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胸痛、胸闷等症状均缓解,无截瘫发生,下肢功能未见明显损害。脑脊液引流患者围术期除了要注意进行必要的心理、疼痛、血压控制等护理外,还应注意防止穿刺点感染、颅内低压、脑疝等并发症。结论脑脊液引流可能是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预防脊髓缺血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确切疗效仍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其术后护理中应注意腰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DeBakeyⅠ型主动脉瘤术中体外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的管理。方法 DeBakeyⅠ主动脉瘤行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及主动脉远端支架植入术患者14例,均行右锁骨下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全身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下完成主动脉远端支架植入及弓部血管吻合后,开放升主动脉恢复全身体外循环灌注。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见明显神经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选择性脑灌注能为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汪春海  胡亚玲  黄金英   《护理与康复》2022,21(2):72-74+77
总结1例重度抑郁症患者行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性脑脊液引流的护理、巨大切口的出血观察及引流护理、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观察与护理,给予肺功能观察及康复锻炼,构建抑郁症患者的运动疗法方案,给予由护士主导的全程评估及家属参与式抑郁症护理干预。该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8天由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转入心脏外科普通病房,术后第14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术后谵妄发生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75例进行外科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谵妄12例,腔内隔绝术后发病4例(4/33),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发病8例(8/42);谵妄组合并其他全身性并发症8例(8/12),非谵妄组合并其他全身并发症9例(9/63);谵妄组病死率16、7%(2/12),非谵妄组病死率0%。【结论】腹主动脉瘤术后谵妄状态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增加全身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发病率较腔内隔绝术后的发病率高,心理、药物和护理干预是减少发病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需尽快手术治疗,而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也可行介入治疗以及保守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主要为胸腹主动脉置换[1-3]。既往所采用的深低温停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长,输血量大,致患者术后脑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应用常温血  相似文献   

17.
总结24例胸腹及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早期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何及时观察发现问题,给予护理措施。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24例胸腹及腹主动脉手术病人,手术包括: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6例;单纯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6例;腹主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瓣膜或弓部)2例。引流液、术后血压、主要动脉分支的血供、神志、肾功能、肺功能、下肢活动、胃肠道系统、血糖是观察的重点。其中22例病人痊愈出院,2例死亡占8·3%,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内脏缺血坏死。胸腹及腹主动脉术后早期出现的问题对病人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甚至威胁生命,术后及时准确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8.
叶琨  万圣云  丁洋 《新医学》2021,52(7):524-529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资料,术前根据24例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进行主动脉3D重建,将病变区域进行3D打印,选择中空透明材料制作3D打印模型并消毒,术中根据3D打印模型将支架"预开窗"并缝制铂金弹簧圈,重装支架后在体内完成主体支架的释放和分支支架的选择并释放。术后观察疗效、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24例包括12例复杂腹主动脉瘤、11例胸主动脉夹层、1例胸腹主动脉瘤,均在术前完成病变段主动脉3D模型打印,根据模型数据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均顺利。24例术前3D打印模型测量和术中造影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真腔最大直径较术前增大、术后假腔最大直径较术前减小;主动脉瘤患者术后瘤体最大直径较术前减小(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内漏,分支动脉血供良好。结论 3D打印技术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9.
升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升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嵴上方至头臂动脉起始部近端部位动脉壁全层组织变薄呈瘤样扩张性病变,预后不良.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有效的方法,但大血管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监护和处理要求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02年9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升主动脉瘤术后患者20例,术后加强监护,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20.
升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嵴上方至头臂动脉起始部近端部位动脉壁全层组织变薄呈瘤样扩张性病变,预后不良。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有效的方法,但大血管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监护和处理要求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2002年9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升主动脉瘤术后患者20例,术后加强监护,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