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与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适用性,及其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随机抽样法,选择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NRS-2002、MNA量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同时测量传统营养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MNA调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10.0%,潜在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2.9%,营养正常的为47.1%.NRS-2002调查结果显示,营养风险的患病率为41.4%,营养正常的为58.6%.NRS-2002、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法中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腓肠肌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淋巴细胞数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8~-0.393及0.411~0.668(P <0.05).以传统营养评价法为标准MNA、NRS-2002的灵敏度分别为83.3%,77.8%;特异度为57.7%,71.2%;Kappa值分别为0.31,0.41.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NRS-2002是较MNA及传统营养评价法评价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更快速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彩华  朱宏霞  徐奕 《护理研究》2009,23(25):2305-2306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老年痴呆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作用,了解其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老年痴呆病人应用MNA-SF、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进行营养评价,并且测量人体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分析采用MNA-SF法与MNA法及传统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依据MNA-SF评价结果,营养不良占70.1%,营养正常者占29.9%;MNA-SF法与传统营养评价法中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腓肠肌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371~0.724之间(P<0.01),MNA-SF法与MNA法亦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老年痴呆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SF法是较MNA法及传统营养评价指标评价老年痴呆病人营养状况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型营养评价精法用于老年痴呆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彩华  朱宏霞  徐奕 《护理研究》2009,(9):2305-2306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老年痴呆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作用,了解其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老年痴呆病人应用MNA—SF、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进行营养评价,并且测量人体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分析采用MNA—SF法与MNA法及传统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依据MNA—SF评价结果,营养不良占70.1%,营养正常者占29.9%;MNA—SF法与传统营养评价法中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腓肠肌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371~O.724之间(P〈0.01),MNA—SF法与MNA法亦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老年痴呆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SF法是较MNA法及传统营养评价指标评价老年痴呆病人营养状况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干部病房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0例,分别用台湾修订版 MNA 和原版 MNA 进行营养评估,并测定各项传统营养指标。结果台湾修订版 MNA 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37例(30.8%),营养不良危险患者42例(35.0%),两者比率均高于原版 MNA 的28.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台湾修订版 MNA营养评估的3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台湾修订版 MNA 和传统营养指标BMI、上臂围(MAC)、CC、TSF、ALB、TRF、PAB 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台湾修订版 MNA 适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将显著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观察项目。目的:应用迷你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rial assessment,MNA)结合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2002—05上海市某社区退休居民115名接受MNA同卷调查和人体测量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接受调查的115名上海某社区退休居民MNA总分、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中臂肌围等调查结果。结果:①平均MNA总分为25.24&;#177;2.7,其中24名(21%)受试者MNA总分低于23.5,属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②应用腰围、腰臀比和BMI评估,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4%,62%和65%。③根据中臂围、TSF和中臂肌围评估,中至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2%。④MNA总分与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社区退休居民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共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MNA问卷在中国人营养状况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隽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2):160-161
目的了解合并感染与不合并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间营养状态的差别,观察营养状态对感染的影响,以期减少感染发生率。方法运用微量营养评估表(MNA)进行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测量并计算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间的MNA评分、上臂肌围、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感染组低于未感染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营养不良,易于合并感染,而感染将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对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状况的评价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47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检出率,研究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的关系。结果应用主观全面评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法、微型营养评定(mini-nutrition assessment,MNA)、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2002,NRS2002)和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淋巴细胞总数(total number of lymphocytes,TLC)指标对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状态检出效果不一致;应用SGA、MNA、NRS2002和AMC、TSF、ALB、PA、TLC等指标评估营养状态时,不同疾病分组营养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风险发生率随CTP分级增加而上升。结论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MNA对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且与CTP分级相关性较好;不同指标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将显著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观察项目.目的应用迷你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结合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2002-05上海市某社区退休居民115名接受MNA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接受调查的115名上海某社区退休居民MNA总分、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中臂肌围等调查结果.结果①平均MNA总分为25.2±2.7,其中24名(21%)受试者MNA总分低于23.5,属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②应用腰围、腰臀比和BMI评估,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4%,62%和65%.③根据中臂围、TSF和中臂肌围评估,中至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2%.④MNA总分与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社区退休居民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共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MNA问卷在中国人营养状况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营养评估方法,以早期发现CKD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横断面调查: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内科就诊CKD非透析患者125名,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人体测量、SGA评分,分析上述营养指标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转铁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增高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人体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重、体质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多发生在CKD后期,CKD5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9.0%。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与GFR下降有关,对CKD非透析患者患者进行营养评价时,应结合各营养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评价胸心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 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估120例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NA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营养不良组为A组、存在发生营养不良危险性者为B组、正常为C组.测量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三组各营养指标差异.结果 (1)A组31例(20.7%),B组59例(34.0%);C组30例(20.0%):(2)MNA评分与BMI、AC、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测量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3)BMI、TSF、AMC、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在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呈逐级递增,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淋巴细胞计数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NA对于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衡量标准明确、主观因素少、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结果可靠,对临床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较好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庄薇  赵敏慧  陈豪 《上海护理》2013,13(3):11-14
目的 探讨应用德尔菲法研制适用于中国围产医疗系统新生儿科不良事件的筛查工具.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们采用德尔菲法,以美国健康促进研究院推荐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良事件筛查工具为框架,在5名新生儿领域医疗护理专家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选取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筛查工具的条目进行筛选,并对识别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测试.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90±0.09);2轮咨询后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135和0.177;形成了共20个条目的新生儿科不良事件筛查工具.识别工具的Cronbach's为0.815,CVI为0.956.结论 借鉴德尔菲法研制的新生儿科不良事件筛查工具,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可靠性,对于新生儿科不良事件的识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也称为心脏支架植入术术前的运动耐力进行调查及现况分析,为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6 年1 月到2016 年6 月期间择期接受PCI 术年龄60-75岁的老年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及PCI术前运动耐力数据收集。结果 ①患者介入术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水平随着运动活动耐力增加而增加,患者的心率和Borg指数也增加,男女心率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只有33.33%的患者能够轻松完成活动平板运动试验。②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显示患者步行距离为361.69±45.74米,男女性别无差异;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血压比较有显著差异,收缩压平均增加18.50±9.78mmHg,舒张压平均增加7.16±8.65mmHg,男女性别血压变化无差异。结论 择期冠脉介入术前老年人运动耐力有超过一半患者的运动耐力低于正常,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6分钟步行试验,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示运动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因此了解患者术前的运动耐力以便因人适宜的制定术后康复运动处方,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过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社区医护人员对房颤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了影响房颤抗凝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抗凝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22 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心房颤动 (专病) 联盟范围内的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于当日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本研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为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问卷由5名心律失常专家和2名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基于文献研究和对医护人员进行心房颤动抗凝相关内容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制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问卷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对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抗凝的风险评估、抗凝药物 (维生素拮抗剂和非维生素拮抗剂) 相关因素的影响、抗凝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抗凝监测的维度。采用Epi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有效问卷538份,对抗凝管理相关知识评分 (13.36 ± 2.47) 分,合格率为51.3%。调查显示,85% 以上的掌握率为: CHA2DS2-VASC 评分、HAS-BLED 评分、维生素 K 拮抗剂药代动力学特点、不良反应观察部位。掌握率低于50% 的分别是达比加群酯肌酐清除率的选择、NOAC治疗患者出血类型、NOAC轻微出血处理、NOAC非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处理、NOAC危及生命或关键部位出血。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参加相关培训、房颤患者照顾者对房颤抗凝知识掌握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参加相关培训是社区医护人员房颤抗凝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对房颤抗凝知识掌握情况欠缺,需要对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抗凝的风险评估、抗凝药物 (维生素拮抗剂和非维生素拮抗剂) 相关因素的影响、抗凝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抗凝监测的维度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现状一背景一评估一建议”(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胸外科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订胸外科术后患者转运交接表格、标准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胸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转出交接过程。结果 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术后患者转出交接的问题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转运交接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5),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考核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教学护士33人与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教学护士33人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考核法;试验组采用综合考核法。比较两组教学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各类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情况。结果:试验组教学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护生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成绩、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均高于观察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采用综合考核有助于提升带教护士的带教水平,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开展苯丙酮尿症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简称室间质评),评估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检测质量。方法2019年室间质评计划为1年2次,共包含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的4个致病变异位点,涉及错义变异和剪接变异2种类型。样本盘包含5支样本,类型为干血斑。要求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并网络上报检测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样本的总体符合率,并分析致病变异位点检测及结果报告错误类型。结果2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3份和2份有效回报结果,成绩合格的实验室分别为1家和2家。2次室间质评中,样本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0%(9/15)和100%(10/10)。结果汇总中共出现检测错误6例,错误的类型集中表现为假阴性。剪接变异的检出符合率明显低于错义变异。结论临床实验室在苯丙酮尿症遗传基因致病变异检测及结果分析报告方面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能帮助实验室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F0004-F0004
With the long history, the Department of Orihopedics in the Union Hospital early launched xenoma joint repla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hemipelvectomy, focal cleaning of tuberculosis of bone joint, focus clearance of tuberculosis of spine, freeing toes reconstruction for thumbs domestically The first limb replantatio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1968. Since 1980, the department has presided over decades of key problems of national,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levels and several kinds of horrizm- associaled topics.  相似文献   

18.
19.
吴双敏 《妇幼护理》2022,2(18):4266-426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2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骨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为制订减轻骨肉瘤患者不确定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上海市2所3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骨肉瘤患者101例,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MUI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1例骨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平均得分为(73.09±12.09)分;不同人口学和疾病学因素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骨肉瘤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临床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