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存英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4):33-34,37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膀胱冲洗,第5天进行提肛训练和个体排尿训练,拔管时预留膀胱冲洗液,拔管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等综合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两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8-10天,拔除尿管6—7h后测残余尿量。结果拔除尿管后实验组发生尿潴留2例,再置管率为5.0%;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3例,再置管率为32.5%。两组患者在排尿顺畅程度、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使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再置管、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自解小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率,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干预中,实施盆底肌瑜伽练习对术后尿潴留、盆底肌功能影响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报告主要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时间区间,并以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86例采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数据提供对象,分组时主要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为43例,其中对照组组术后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瑜伽练习。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评估尿潴留发生情况、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4.65%,对照组为20.93%,二者对比试验组更低,P <0.05;两组在术后1周在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在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更低(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盆底肌瑜伽练习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盆底肌功能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SNSRH)的临床解剖与尿潴留,观察其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7月,88例临床分期ⅠB1~ⅡA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成功实施SNSRH患者53例(保留组),未实施SNSRH患者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总手术时间、总失血量,观察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①保留组总手术时间(142.33±6.510)min、总失血量(474.40±18.400)ml,与对照组(136.93±13.572)min、(467.73±12.680)ml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7d拔除尿管,测残余尿量保留组(67.27±11.817)ml,对照组(348.67±78.533)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组留置尿管时间(7.89±0.933)d,对照组(22.89±5.150)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术后病理回示:两组宫骶韧带、主韧带、均未见癌组织。结论宫颈癌SNSRH保留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系统,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影响,探讨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宫颈癌手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2周残余尿量、尿潴留例数、HAMD评分和HAM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例数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x^2=4.019,P〈0.05);术后2周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发生尿潴留例数、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3.115,x^2=4.360,t=2.804,t=2.731,P〈0.05);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例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x^2=4.703,t=2.913,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应广泛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住院行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尿潴留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残余尿量情况、留置尿管的时间、再置管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情况、留置尿管的时间、再置管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5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1.3%,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妇外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信封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预防性护理),各39例,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概率、膀胱排尿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56%,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各指标分值更低,生活质量各指标分值更高(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79.49%比较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同时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中行膀胱剥离面荷包缝合,术后4d采用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手术,术后开放尿管7d后关闭尿管2h~3h开放尿管排尿。两组患者术后5d开始膀胱功能锻炼,术后12d拔尿管测残余尿量,观察达标率,不达标者重置尿管直至达标,并观察留置尿管时间、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2d达标率、留置尿管时间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膀胱剥离面荷包缝合法配合术后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莱菔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8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莱菔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的中医特色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拔除尿管后有1例患者残余尿量≥100mL,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27%;观察组拔除尿管后有10例患者残余尿量≥100mL,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莱菔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中医疗法能有效地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排尿方式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7月30日宫颈癌根治术后7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不同的排尿方式分为两组: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留置膀胱造瘘管排尿的40名患者为干预组;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留置导尿管排尿的37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常规膀胱理疗和针灸的基础上,运用膀胱体操进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保留天数)和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或留置膀胱造瘘管保留天数,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比对照组平均天数减少1.42 d;两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膀胱造瘘管排尿,配合膀胱体操训练方法,可以减少留置导尿时间和泌尿系统感染,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膀胱灌注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首次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拔除尿管后测残余尿量,若残余尿量〉100ml予重新留置尿管3d。观察组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保留膀胱灌洗液,拔除尿管后不再留置导尿管。结果观察组有3例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有10例发生尿潴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膀胱灌注保留膀胱灌洗液对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4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颈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有针对性实施精心个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留置尿管情况。结果拔出尿管后观察组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尿潴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后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尿潴留发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肖静  吴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245-3248
目的 观察五苓散颗粒剂防治C2型L2水平子宫根治术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五苓散颗粒,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颗粒,测量术后第7天拔尿管后24小时内膀胱残余尿量,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是否泌尿系感染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五苓散颗粒剂防治C2型L2水平子宫根治术术后尿潴留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滞留的效果。方法:将96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包括进行腰部、腹部及盆底肌肉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及留置导尿护理,对照组在手术后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的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指标上均小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其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子宫全切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平均膀胱残余尿量、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结果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平均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存在明显差距P<0.05;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子宫全切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术后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选取9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基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加行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相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更少,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例顽固性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及预防感染.[结果]8例患者均能自行排尿,经B超测膀胱残余尿量评价疗效,7例效果满意,1例较果一般.8例患者均无尿路感染.[结论]膀胱功能训练对顽固性产后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采取盆底康复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采取盆底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颈移动度、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13.25±1.52)ml少于对照组的(26.85±1.71)ml,膀胱颈移动度(19.02±1.45)mm小于对照组的(27.85±1.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肉综合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80.25±2.65)分高于对照组的(58.65±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运用盆底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提升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B超检查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和患者临床症状来评价甲钴胺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为基础治疗+甲钴胺+甲氧氯普胺。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减少量为(103±36)mL,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量为(68±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