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膀胱锻炼功能的一次性集尿袋的制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留置导尿的病人很多,然而导尿管拔出后有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频等异常情况,其原因多是因为留置导尿管期间未重视训练膀胱功能所致。多数病人留置导尿管期间不进行定时夹管,有夹管的病人所使用的夹管工具不一,有的使用橡皮筋,有的使用一次性集尿袋头段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昏迷、截瘫、急性脊髓损伤等尿失禁病人,由于尿液刺激易引起压疮,长期留置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及活动时,尿失禁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研制适用于卧床及离床活动的男性尿失禁病人使用的尿袋尤为重要。基于此目的我们研究设计了一套感应性固定式一次性尿袋。 1 材料制作与使用方法 (1)材料及制作 材料:细白布、松紧带、粘扣、薄塑料、细皮套、感应器。制作:感应性固定式一次尿袋,由感应器,背带式腰带和一次性尿袋组成。背带式腰带由细白布做成,上端有两条可调节的背带,下端有两条可调节的固定尿袋的细带,腰带两侧…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为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往的膀胱冲洗方法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用头皮针插入接口处,有以下几点缺隐:(1)反复穿刺,会增加泌尿感染的机会;(2)如果在一些前列腺术后,需要短期内,快速冲洗,冲洗速度太慢,血块不能及时冲出,会导致尿管堵塞;(3)时间长了冲洗液从接口穿刺处流出,从而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床单位污染等情况,影响护理质量,现在我们采用一次性集尿袋就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问题,采用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者做膀胱造瘘术。但是上述二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缺陷,极易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堵塞、尿湿床,甚至尿潴留等而痛苦不堪。男性尿失禁患者一次性专用尿袋则能很好地解决男性患者尿失禁问题,该尿袋具有实用、方便、简单、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占秀  林建峰 《现代护理》2005,11(5):360-360
当病人发生尿潴留时,经诱导排尿无效后则实行导尿,为了训练膀胱的节律性,我们需要对引流袋进行夹管,这时候则需要一个小木夹子,有时往往一时很难找到。打开一次性引流袋时,在接导尿管的接头处有一个小套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留置导尿管病人一次性尿袋更换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20例手术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病人每天更换一次尿袋(每天更换组),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尿袋(每3天更换组),病人每5天更换一次尿袋(每5天更换组),病人每7天更换一次尿袋(每7天更换组),于每天更换尿袋或拔除尿管前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法采集4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每天更换组细菌阳性率较高;其他三组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每天更换组外的其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管病人每天更换尿袋增加了感染机会,留置7 d以内的病人无需更换尿袋(有污染或有尿酸盐结晶除外),既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反流尿袋与一次性尿袋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6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尿袋,每天更换1次,分别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7,10,14 d留取尿标本培养送检。结果: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患者7,10,14 d菌尿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反流尿袋可以减少因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留置导尿管患者68例,随机分为换尿袋组(A组)与不换尿袋组(B组)各34例,A组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B组直至尿管拔除无更换集尿袋。对不同间隔时间出现的尿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 d内每日换尿袋组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换尿袋组(P<0.01),换尿袋组与不换尿袋组5 d、7 d尿细菌培养菌尿递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d的比较结果不换尿袋细菌发生率递增明显(P<0.01)。不同时间两组男女患者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菌尿递增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以每周1次较为科学有效,男女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2006年2-10月我科改进一次性接尿袋,应用于26例成人尿失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但留置导尿是造成院内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危险因素。因此,定期更换集尿袋以减少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集尿袋更换时间尚未达成一致,在一些护理教材中提出,每天更换集尿袋或要求每周更换2次,说法不一,没有统一标准。究竟多长时间更换相对比较科学或对预防控制医院内尿路感染有效,我们为此进行系统评价,旨在为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临时性导管和永久性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置管后裸露于体外的一段管路以及管路上的松紧夹往往需要包裹好固定于体表,这样既可让管道不易脱落、污染及摆动;也可预防管道上的松紧夹不伤及皮肤,让病人舒适自如。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2层~4层的无菌纱布包裹好管道及管夹,用医用胶布缠好固定,这样的包扎既琐碎、费时,也给下一次取下敷料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12.
孙孝红  王建设  王永尼 《护理研究》2008,22(31):2906-2906
化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疗方法,尿便化验更是普遍的检验项目.目前,住院病人尿便标本多是集中留样,护士统一送检,小便标本通常使用试管,大便标本通常使用小盒,而尿便标本的收集和传送很不方便.为解决标本送检过程中的渗漏和倾倒洒出及气味污染等情况,我们结合临床自行设计了尿便标本收集盒,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使用利索灌肠液和传统的搪瓷筒灌肠均有缺点 ,利索灌肠液量少(110mL) ,而且每次不能全部注入直肠内。传统的搪瓷筒灌肠法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 ,如需调节速度 ,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抬高或放低灌肠筒来实现 ,操作不方便 ,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和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 ,如果消毒不严格 ,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上述缺点 ,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 ,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  一次性灌肠器采用塑料正压软包装 (内盛 0 .2 %~ 0 .5 %肥皂水或等渗盐水 5 0 0mL) ,灌肠器和灌肠管采用一…  相似文献   

14.
靳元英  李培越 《护理研究》2004,18(21):1971-1971
神经内科病人常有谵妄、躁动、不自主运动等精神症状 ,病人在发病过程中经常抓伤自己 ,扯拉输液管、胃管、氧气管、尿管等引起各种管道脱落 ,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影响病情观察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3月我科以自制的约束套袋约束病人的手指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制作和使用方法  用厚棉布缝制 1条双层长带 (长 15 0cm、宽 5cm ) ;用棉制小方巾 (边长 2 6cm )一块 3折 ,将棉布带的中间部分 15cm纵向置于 3折小方巾的中间部分 ,重叠缝制在一起 ;然后将缝制好的3折小方巾与同样小方巾的一个边上缝…  相似文献   

15.
李华娟 《护理研究》2007,21(19):1725-1725
目前采用的静脉输液配药操作方法,利用针头反复插入、拔出而从药液袋(瓶)中抽出药液,再注入另一袋(瓶)中,极易造成细菌和微粒污染,引起输液反应,同时在反复抽取注入过程中常有药液溅出,既造成浪费,又使护士受到有害药液的侵害。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  相似文献   

16.
李华娟 《护理研究》2007,21(7):1725-1725
目前采用的静脉输液配药操作方法,利用针头反复插入、拔出而从药液袋(瓶)中抽出药液,再注入另一袋(瓶)中,极易造成细菌和微粒污染,引起输液反应,同时在反复抽取注入过程中常有药液溅出,既造成浪费,又使护士受到有害药液的侵害。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制了一次性加药器等。我们研制出的一次性加液器,经临床应用观察,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0例颅脑外科需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每3d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7d更换1次集尿袋;C组每14d更换1次集尿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入院后第5、8、11、14天采集3组病例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例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问可以延长至14d,与更换尿管同步进行,可以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加药器大部分采用注射器代替。经过大量的临床使用,注射器加药容易出现瓶塞进入药夜、针栓容易污染等问题,并且使用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快速加药器,既经济又方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肠道检查及大多数手术前均需进行肠道清洁准备,采用灌肠处理,清洗病人的肠道。常规的灌肠处理方式直接采用直径10mm~15mm的普通柔性塑胶管,该塑胶管的前端有一出水孔,并且出水孔的直径较大,其余均为光滑面,后端直接连接输送灌肠液的管道或仪器。使用中,这种塑胶管的前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