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老年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疗效。方法对164例年龄≥60周岁的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随机分为CPAP联合药物治疗组、CPAP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比较三组治疗后的24 h最高收缩压和最高舒张压。结果(1)三组治疗后最高收缩压和最高舒张压均有下降。(2)CPAP对照组最高收缩压和最高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3)CPAP联合药物治疗组最高收缩压和最高舒张压下降,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中CPAP辅助治疗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状况。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1月入住我院的8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监测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5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27例)以及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33例),另外选取4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情况以及睡眠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非杓型和反杓型高血压曲线、血压晨峰现象均以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最常见,其次为中度异常者,高血压合并中度、重度OSAS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较高,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升高,高血压合并重度组患者的日间平均收缩压(152.1±17.6)mm Hg、夜间平均舒张压(91.2±12.5)mm Hg,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dSBP、dDBP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SBP、nDB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HI、SpO_2、呼吸暂停累计时间等睡眠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OSAS的加重,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升高,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从而加重了对动脉血管的损害,需要给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62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对62例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选取呼吸紊乱指数(RDI)≥5的35例患者为OSAS组,RDI<5的27例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OSAS组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SAS组白昼血压明显高于夜间血压(P<0.01);而对照组睡眠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OSAS组最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睡眠结构破坏和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患者可出现睡醒后血压升高,这可能是部分高血压的病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有利于高血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血糖、脂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HI<5次/分)55例、OSAS患者组(AHI≥5次/分)45例,所入选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h血浆葡萄糖(2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餐后2h血清胰岛素(2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结果:(1)OSAS组较对照组FPG、2h PG、FINS、2h INS、TC和LDL-C明显增加(P<0.05)。(2)OSAS组较对照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及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 SBPSD)、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d SBPSD)、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d DBPSD)、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n SBPSD)有所增加(P<0.05)。(3)OSAS组较对照组的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轻、中度O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口服降压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控制欠佳、同时适合配合戴用下颌前移式的口腔矫治器(OA)的患者21例为试验对象,年龄范围、体质量指数、血压相匹配的未带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过13周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睡前、晨起舒张压(SBP)和收缩压(DBP)。结果 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5),并与LSaO2呈负相关(P<0.05)。经OA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13周后,晨起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OSAS患者反复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OA通过对这种高血压患者低氧血症的纠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 70例高血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40例和OSAS合并高血压组(B组)30例,对两组高血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B组体重指数(BMI)和呼吸暂停指数(AHI)均高于A组,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非勺型血压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S具有潜在危险性,应引起重视.低氧血症可能是OSA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醒时血压,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158 例OSAHS 患者(OSAHS组)进行整晚多导睡眠图检查,次晨醒后立即测定血压. 结果 OSAHS 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OSAHS 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轻度和中度者,OSAHS 合并高血压者醒时血压明显高于睡前.158例OSAHS 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1%,其中轻度32%,中度28%,重度40%,多元线性回归示平均血压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 min)呈负相关(r=-0.39,P<0.05),CPAP 呼吸机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压降低明显. 结论 重度OSAHS 患者和OSAHS 合并高血压者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OSAHS 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与低血氧相关,血压增高的程度和发病率会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CPAP 呼吸机治疗1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患者心率变异(HRV)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OSAS,将4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合并组与单纯组各21例.比较两组之间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非杓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及夜间平均血氧水平、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差异.结果 与单纯组相比,合并组的非杓型昼夜血压曲线比例及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明显增加,夜间平均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OSAS导致高血压患者HRV增强,血压昼夜节律多呈非杓型.  相似文献   

9.
陈明  孙雷 《江苏医药》2006,32(9):862-863
目的探讨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0)的高血压患者,在夜间血压节律紊乱后如何用药物平稳降压。方法选择用短效钙离子拮抗剂(短效降压药)治疗75例,其中17例伴有OSAS,做24h动态血压(ABP)监测;再对这75例高血压患者改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长效降压药)治疗,两天后进行第2次24hABP监测,并取其中的夜间每间隔2h的平均收缩压(MSP)和平均舒张压(MDP)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短效降压药治疗时,58例仅有高血压的患者夜间血压逐渐下降到凌晨又逐渐上升;而17例伴有OSAS的高血压患者,因OSAS患者气道阻塞导致低氧血症,造成夜间睡眠时血压节律紊乱,血压比不伴有OSAS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P〈0.01);改用长效降压药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夜间血压,改变夜间睡眠时节律紊乱状态,但因OSAS患者气道阻塞没有缓解,血压下降程度仍不如仅有高血压的患者明显(P〈0.05)。结论长效降压药可以有效降低伴有0SAS的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期有效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伴高血压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轻、中度OSAHS伴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给予CPAP和一般治疗,连续治疗4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同时测量22∶00、2∶00和6∶0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均高于正常值。试验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恢复了生理性的夜间勺型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长期有效的CPAP对有效控制轻、中度OSAHS患者的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11.
黎燕群  张敏  许嗣磊  乐永宏 《江西医药》2010,45(11):1072-1075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疗效。方法用CPAP,BiPAP呼吸机分别治疗12例合并RH的中重度OSAS患者3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前后的睡眠呼吸相关参数、血压以及血浆ALD、PRA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CPAP和BiPAP治疗3月时睡眠呼吸相关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受试者的血压均显著下降;晨起卧位ALD明显降低,但PRA无明显变化。结论 CPAP、BiPAP治疗均是无创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邓俊 《药品评价》2020,(1):30-31,4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期间配合健康教育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出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30例,观察组30例。予以常规组患者药物治疗配合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控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服用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120 mg,每日3次,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治疗前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9.6%,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加达14.2%、流速增加达56.7%,F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减重5.3 kg,腰围减少6.3 cm,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13.3/5.7 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奥利司他能降低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能改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龙南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5周。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情况及BPV值。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PV值均降低,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夜间DBP变异(nDBPSD)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可改善24h动态血压,降低BPV,且厄贝沙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门诊或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口服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mg.d-1(A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10~20mg.d-1(B组,30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2.5~5mg.d-1+10~20mg.d-1(C组,30例);疗程共24周。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24周血压下降水平,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在治疗2周后血压均开始下降,C组降压疗效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其中C组明显降低(P〈0.01),并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C组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低于A组、B组(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普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10mg,qd,连用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9(MMP-9)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普伐他汀组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血浆hs-CRP、MMP-9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普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卒中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7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压、收缩压,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指标和血压,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陈健 《安徽医药》2016,20(9):1753-1755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川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68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不同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川穹汤,每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结果:经西药治疗的3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11例,有疗效的患者12例,血压控制率为67.64%;经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23例,有疗效的有7例,血压控制率为88.24%,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联合治疗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均<0.05)。结论:天麻川穹汤联合非洛地平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AIM:To eveluate the effects of valsartan(Val)with or without benazepril(Ben)on blood pressure and plasma levels of angiotensin(Ang Ⅱ)and digoxin-immunoreactive factors(endoxin)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n=30 per group):Ben group(Ben 10 mg/d,po);Val group(Val 80mg/d,po);combination drug therapy group(Val 80mg/d Ben 10mg/d,po);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12 weeks.Age and sex-matched 20 normal subjects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levels of plasma endoxin and ang Ⅱ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ubjects.The levels of plasma ang Ⅱ and endoxin were all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Ang Ⅱ:r=0.5151,0.7978;endoxin:r= 0.4706,0.7274,respectively),within 6 weeks of drug intervene,SBP and DBP were remarkably decreased in 3 groups.After 6 weeks,SBP and DBP were continuously decreased in Ben group and Val Ben group,but not in Val group.Level of plasma AngⅡ was remarkably decreased as SBP and DBP decreased in Ben group and Val Ben group;level of plasma AngⅡ wa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Val group.CONCLUSION:Val with or without Ben remarkably decreased SBP and DBP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in 6 weeks.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 was weakened after long-term use of Val alone.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Val Ben group was the most remarkable among 3 groups and could avoid the side effects of high plasma Ang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