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412例,发生率为6.56%(412/6278)。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41.02%,胎盘因素占38.11%,产道损伤占6.80%,凝血功能障碍占1.46%。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官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孕周、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4826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108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4%,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占69.45%,胎盘因素占19.44%,软产道损伤占9.26%,凝血功能障碍占1.85%。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3123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87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78%,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1.25%,胎盘因素占18.11%,软产道损伤占9.24%,凝血功能障碍占1.4%.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苗雪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66-16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孕次、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69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52例,胎盘因素13例,软产道损伤4例。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早期识别产前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6 328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131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07%,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67.18%,胎盘因素,占20.61%,软产道损伤,占11.45%,凝血功能障碍,占0.76%。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47-1748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后产妇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正常分娩后出现出血的产妇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产妇分娩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后软产道裂伤、产妇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宫缩乏力以及胎盘粘连,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其中是宫缩乏力和产道裂伤是主要原因,占所有病因的86.21%(100/116);产妇年龄大小、有无分娩史、妊娠胎数和妊娠时间都是引起产妇自然分娩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低于<35岁产妇出血率为75.00%;孕次1~3胎次的孕妇出血率为60.34%;单胎次孕妇出血率为83.62%,妊娠时间超过40周的产妇出血率为65.52%,新生儿体重<4kg的产妇出血率为56.03%,以上所有因素与对立因素间的产后出血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其次为胎盘因素和产妇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其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产妇产前宣教,做好孕期保健,指导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筛出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尽可能早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3.2%,胎盘因素占26.3%,软产道损伤占9.2%,凝血功能障碍1.3%.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的高危因素,针对各种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1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非产后出血产妇303例做为对照组。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根据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产组,剖宫产组根据处理方式又分为宫腔填塞组与B-Lynch术组;阴道产组分为缩宫素组与欣母沛组,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4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年龄、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产程异常、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畸形、妊娠合并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畸形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职业、分娩方式是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观察组中的剖宫产患者以B-Lynch缝合法更优,阴道产组以欣母沛处理更优。结论:产后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产前应明确其高危因素而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宁杭 《吉林医学》2009,30(21):2604-2606
目的:讨论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0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对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分娩前后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变化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孕产史、孕周等异常情况以及相关的处理,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破裂和宫缩乏力。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凝血异常、DIC、术后出血量是剖宫产急症导致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凝血指标异常、DIC、产后出血量增加,联用宫缩剂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卫强 《黑龙江医学》2004,28(4):260-262
目的 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7- 0 1~ 2 0 0 3- 12分娩的 86例重度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 0 39% ,83 7%发生在产后 2h内。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阴道分娩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0 ) ,引起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依次是 :胎盘因素 (4 4 2 % )、子宫收缩乏力 (33 7% )、子宫下段切口因素 (8 1% ) ,DIC(5 8% )、软产道损伤(5 8% ) ,以及子宫破裂 (2 3% )。结论 胎盘因素是引起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防治措施关键在于加强妇女生育保健措施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结果 40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术后无大出血,随访子宫复旧良好。结论 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上述原因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后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Women previously giving birth with cesarean section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and retained placent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anterior placental location increased the risk of PPH and retained placenta in such wom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n 400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in a previous pregnancy.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gestational week 28–30, and placental location, myometrial thickness, and three-dimensional vascularization index (VI) were recorded. Data on maternal age, parity, BMI, smoking, gestational week at delivery, induction, delivery mode, oxytocin, preeclampsia, PPH, retained placenta, and birth weight were obtained for all women. Outcome measures were PPH (≥1,000?mL) and retained placenta.

Result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PH was 11.0% and of retained placenta 3.5%. Twenty-three women (11.8%) with anterior placenta had PPH compared to 12 (6.9%) with posterior or fundal locations. The odds ratio was 1.94, but it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isk increase for retained placenta in women with anterior placentae. Seven of eight women with placenta previa had PPH, and four had retained placenta.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risk of PPH and retained placenta was high for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Anterior location of the placenta in such women tended to impose an increased risk for PPH but no risk increase of retained placenta. Placenta previa in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for PPH and retained placent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的不同构成因素、不同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I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98例医源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医源性早产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60%),其次是羊水过少(18.46%)、妊娠期糖尿病(10.07%)、前置胎盘(9.73%),而引起新生儿窒息率最高的为胎盘早剥(57.14%)。(2)医源性早产孕54周后新生儿平均体重(255±0.59)kg明显升高,而新生儿窒息率(10.91%)降低。结论应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积极避免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对于医源性早产应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大于34周患者应根据医源性早产的不同原因,综合评估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5.60%(108/192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88例,占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81.48%(88/108);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9例,占17.60%(19/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53,p<0.01);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6.67%),其次为胎盘因素(28.7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因素、巨大儿或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全身因素等。结论:病理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1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维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242-24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产后出血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以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0例产后出血者,记录其妊娠期并发症、出血量、出血原因、分娩方式等,分析临床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中子宫收缩乏力58例,胎盘因素26例,软产道损伤23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剖宫产56例,自然分娩54例,其中非法接产6例。结论:产后出血是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要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重点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以及加强围生期保健。  相似文献   

20.
袁源 《河北医学》2005,11(11):998-99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方式。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经皮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