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鳞癌是发生于子宫颈的上皮恶性肿瘤,在全球妇女中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约占90%-95%^[1]。SCC-AG为鳞状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原,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国外文献报道,血清中SCC-AG的检测对于评价宫颈鳞癌的病变程度、治疗效果及监测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本实验通过对我院21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SCC-AG检测,探讨其在妇科肿瘤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IMX微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检测141例鳞癌患者SCC-Ag表达水平。结果:鳞癌患者血清SCC-Ag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宫颈鳞癌及食管鳞癌SCC-Ag表达在放疗前后有明显差异;食管鳞癌SCC-Ag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CC-Ag可作为宫颈、食管鳞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3枚;CK阳性7例,淋巴结8枚.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大于4 cm和小于4 cm两组间微转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复发组患者的微转移率为50.0%(7/14),未复发组的阳性率为6.7%(1/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可通过联合检测SCCA和CK来提高检出率,术后复发与微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4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患者为宫颈癌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非宫颈癌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宫颈癌组(术前、术后)与非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水平。计算SCC-Ag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SCCAg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SCC-A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宫颈癌组(P0.01);SCC-Ag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3.6%;宫颈癌组血清SCC-Ag水平高于非宫颈癌组(P0.01);血清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宫颈癌组血清SCC-Ag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 SCC-Ag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特异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丹  陈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784-3786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C-Me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喉鳞癌中C-Met和PCNA的表达,并取30例声带息肉作对照.结果:C-Met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5%,高于对照组6.7%(P<0.05).C-Met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原发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PCNA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率为77.5%,在声带息肉中为16.7%,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CNA的表达强度与喉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与年龄、原发部位无关.C-Met和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Met和PCNA的过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对于判断喉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肿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检测40例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 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同时血清SCC-Ag水平也越高.血清SCC-Ag≥4.0ng/mL时,其表达的阳性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各病理学分期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期越晚,治疗后sCC-Ag表达较治疗前降低越明显,宫颈癌复发后SCC-Ag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帕金森病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 定926 例帕金森病患者和776 例门诊保健体检者血清SCC-Ag 水平。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中血清SCC-Ag 异常表达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13.39% vs 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0,P =0.000)。其中,男性异常表达率高于女性(9.50% vs 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 =0.002)。71~80 岁组异常表达率高于51~60 岁组,61~70 岁组,81~90 岁组, 91~95 岁组(5.51% vs 0.97%,3.31%,3.6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28,P =0.000)。 Hoehn-Yahr 5 期 异常表达率高于H-Y 1 期,H-Y 2 期,H-Y 3 期和H-Y 4 期(46.15% vs 1.30%,3.90%,17.92%,31.36%),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χ2=90.957,P =0.000)。结论 SCC-Ag 对帕金森病辅助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乔  黄金中  余力  肖莎  秦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56-1358
目的:研究l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喉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喉黏膜l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癌组织中有livin蛋白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82.76%(48/58);平均PCNA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为(70.47±15.39)%。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喉鳞癌细胞PCNALI为(74.76±12.27)%,高于l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的(49.87±12.01)%;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中livin蛋白阳性率(97.22%)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59.09%);生存期5年以上的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0.37%,19/27)比生存期5年内者(93.55%,29/31)低。正常喉黏膜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喉鳞癌组织中有livin蛋白的表达,其表达与PCNA正相关;livin蛋白能促进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Livin蛋白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69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值。结果: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组中的敏感性为78.7%;治疗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和/或转移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深度有关,与病理分级和肿瘤生长方式无相关性。结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辅助诊断和疗效判断及预后监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yndecan-1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51例(A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42例(B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伴慢性鳞状上皮化生(慢鳞)24例(C组),另取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宫颈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分析Syndecan-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从慢鳞→上皮瘤样病变→宫颈癌,Syndecan-1的逐渐下调(P<0.05);Syndecan-1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Syndecan-1的低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其表达程度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妇科常见非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病例72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Ag浓度。结果 SCCAg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2.00 ng/ml的病例有155例,涉及宫颈、输卵管、盆腔、子宫、卵巢及阴道等部位的良性病变。结论 SCCAg浓度升高及升高幅度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依据,需结合其它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P16蛋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7例舌鳞癌标本,58例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进行P16蛋白的检测。结果 在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和癌与癌旁组织P16的阳性和阴性率有显差异,在颈淋巴结转移上无显性差异。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能为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本研究探讨HMGA2蛋白在人类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临床和病理数据完整的口腔鳞癌术后存档的石蜡包埋标本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HMGA2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HMGA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具有高的阳性表达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具有高表达,在Ⅲ期+Ⅳ期组具有高表达。结论 HMGA2可以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P1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细胞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由SCCA-1和SCCA-2抗原组成。SCC-Ag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反映鳞状细胞癌生物特性的重要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肿瘤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李立  LIU Duo  叶欧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788-2790
摘 要 目的:在肿瘤成功生长、浸润和转移的过程中,血管形成是一个关键步骤。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本研究将调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了来自48例OSCC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预处理标本的VEGF表达水平,并且以阳性细胞百分比来表示标记指数(LI)。结果:OSCC内的VEGF表达显著强于邻近正常口腔粘膜。在仅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中,在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一个显著性关系(P<0.05)。在所有病例,低LI均显著地与良好预后有关(P<0.05)。结论:尽管关于VEGF的预后关联有争议,我们的结果仍建议这一因子适于评定口腔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于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ESCC根治术的89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肿瘤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ROC曲线评价LncRNA linc00342对ESCC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E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6±1.27和1.64±0.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8,P0.001);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χ~2=2.592,P=0.011)、淋巴结转移(χ~2=2.240,P=0.028)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1.74%、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0.896,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χ~2=8.616,P=0.003)、淋巴结转移(χ~2=4.732,P=0.030)及LncRNA linc00342表达(χ~2=17.092,P=0.000)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ncRNA linc00342表达预测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74~0.93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HR=1.943,95%CI:1.280~2.950,P=0.002)、淋巴结转移(HR=1.884,95%CI:1.241~2.860,P=0.003)、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HR=2.107,95%CI:1.361~3.262,P=0.001)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linc00342在ESCC组织中表达上调,是影响ESCC发生及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蛋白在人体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人体宫颈鳞状细胞癌及65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石蜡切片中USP1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0阳性表达率为41.9%,而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USP10的阳性表达率为61.5%。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相比,USP10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USP10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FIGO临床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而与E-cadherin,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0蛋白表达的下调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