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毅  魏咏梅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306-1308
目的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在社区基层医院老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28例老年哮喘患者随诊监测,在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时进行ACT,同时由医师根据2009年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价ACT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实际检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哮喘患者2880例进行ACT测试,由医师根据2008年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表进行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控制、部分控制与未控制;患者ACT测试由患者回答后ACT总分与控制水平由计算机统计判断,ACT总分25分为控制;20~24分为部分控制;19分及以下为未控制.以医师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为“金标准”对ACT在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的检测效能进行研究评价,计算ACT对哮喘控制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符合率等指标.ACT内部一致性以Cronbach's α值表示.结果 根据ACT总分判断,达到哮喘控制者383例(13.3%)、部分控制者1040例(36.1%)和未控制者1457例(50.6%).ACT中5个问题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为0.85.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哮喘患者ACT评分分别为(22.84±3.10)分、(18.78±3.85)分和(18.69±4.94)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5.93,P<0.01).ACT哮喘控制水平判断与医师哮喘控制水平判断有一定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T检测对控制哮喘的灵敏度最低,特异度最高,而对未控制哮喘的灵敏度最高但特异性最低;对控制哮喘的阳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最高,对未控制哮喘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且阴性似然比最低;对控制与未控制的哮喘ACT与医师控制水平判断有中度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T对不同的哮喘控制水平检测效能并不一致,医师应根据ACT对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检测效能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哮喘控制水平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肺功能及ACT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每月填写1次ACT,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药物治疗时、应用ACT 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同时测定ACT评分观察哮喘患者在药物治疗、肺功能检查,应用ACT 6个月末时ACT使用率、治疗的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结果每月1次坚持应用ACT 132例,使用率97%;坚持使用规范的治疗128例,治疗依从性达94%;症状完全控制率达47%,良好控制率达74.2%。ACT评分治疗6个月后较入选时升高,肺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FEV1与ACT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肺功能及ACT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认为ACT适用于基层医院评估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情况。Nathan等[1]设计的ACT问卷,涉及5项内容,包括活动受限、喘息症状、急救药物的使用频次和患者对哮喘控制的自我评估。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在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哮喘门诊定期就诊的哮喘患者181例应用ACT测试,每月1次,观察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应用ACT6个月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并同时进行ACT评分。结果每月1次坚持应用ACT 181例,使用率100%:坚持规范化治疗170例,治疗依从性93.9%:症状完全控制率48.6%,部分控制率28.2%。应用ACT前FEV1%pred为51.57±17.46,ACT评分16.33±3.51。应用ACT6个月后,FEV1%pred为73.41±15.02,ACT评分22.40±3.13。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651、35.536,P〈0.01);ACT与FEV1具有良好相关性(r=0.80,P〈0.01)。结论ACT是一种简单且可信度高评估工具,能提高患者哮喘控制率及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被认为是监测和评估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情简单有效的工具,本文观察哮喘患者的AC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者52例,年龄为18~56岁。患者填写ACT问卷,要求患者回忆近四周的情况并回答5个问题,得分20-24分为良好控制,得分低于20分则未得到控制。上午进行肺功能测定,分析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与ACT分数相关性。结果ACT评分〈20组(n=37)FEV1pred%为(62.22±15.91)%,ACT评分≥20(n=15)组FEV1pred%为(89.85±12.28)%,两组间FEV1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pred%〈60%组(n=13)的ACT得分为9.62±3.52,60%≤FEV1pred%〈80%组(n=23)ACT得分为15.91±3.12,FEV1%pred≥80%组(n=16)ACT得分为20.59±2.31,方差分析和3组间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657,P〈0.01),三组间均数两两比较(P值均〈0.05)。以FEV1pred%为自变量,ACT评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0,P〈0.01)。结论ACT评分与患者的FEV1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不同肺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可作为肺功能测试的补充,筛查哮喘未控制患者,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3、IL-4水平与哮喘控制的关系.方法 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26例,每例随诊12周,每4周为一个观察点.检测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结合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肺功能检测数值评价哮喘的控制水平;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和IL-4的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患者随诊12周时IL-13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哮喘组患者ACT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各观察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是随诊4周的肺功能与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与目前用来反映哮喘临床控制水平的指标(ACT评分、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王磊  杜永成  许建英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5):1165-116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增强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表,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用药依从性评分表调查问卷.资料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15.0处理分析.结果 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水平、ACT得分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前三项(ACT-3)与ACT在判断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水平时的一致性,以获得更为简便的哮喘控制评估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方医院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者102例,患者正在接受或未接受规范化哮喘治疗.所有患者完成ACT评分及肺功能检查.ACT评分≤1 9分定义为哮喘未控制,ACT评分≥20分定义为良好控制.分析ACT与ACT-3两者的相关性及与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CT与ACT-3判断哮喘未控制的价值,并通过kappa系数评价ACT 3与ACT判断的吻合度.结果 入选的患者ACT-3与ACT的相关系数为0.919(P =0,000).ACT-3、ACT分别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呈止相关,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T-3判断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P=0.000).当ACT-3≤11分时,为最佳截断点,判断哮喘未控制的敏感性为94.52%,特异性为93.10%.ACT-3≤11分和ACT≤19分判断哮喘未控制的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0.858(P=0.000).结论 ACT-3能用于评价哮喘患者控制水平,以ACT-3≤11识别哮喘未控制时与ACT≤19有极高的一致性.当ACT无法完整获取时可以考虑使用ACT-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北京市6所大型教学医院的呼吸科医生,以面对面的方式连续不加选择地问卷调查各自医院门诊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比较以"三位一体"(哮喘专病门诊、哮喘宣教中心、哮喘患者协会)模式系统教育管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教育组)与未进行"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管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照组)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教育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427例.教育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达20分以上的占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χ2=74.345,P<0.01);过去1年中教育组因支气管哮喘加重住院、急诊就诊、误工的分别占4%、18%、20%(1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2%、55%(76/137)(χ2值分别为19.431、7.515、17.853,P值均小于0.01).结论 "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影响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其未来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水平及哮喘未来风险的因素,为降低哮喘未来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在201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哮喘教育活动中,根据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哮喘控制标准,将接受有效问卷调查并测定肺功能的32例哮喘患者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比较部分控制组与未控制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肺功能、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加重看急诊及呼吸科门诊的次数、吸烟量等指标,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和未来风险;并将2011年哮喘患者问卷调查结果与2007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达到GINA哮喘控制者为3.1%,部分控制者为40.6%,未控制者为56.3%;部分控制组的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明显高于未控制组(P<0.05),而部分控制组的ACQ评分、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加重看急诊及看呼吸科门诊次数和吸烟量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2011年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对哮喘炎症的本质的认识明显高于2007年接受调查的患者(P<0.05)。结论临床控制差、FEV1%pred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水平及哮喘未来风险的因素,为降低哮喘未来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哮喘教育活动中,根据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哮喘控制标准,将接受有效问卷调查并测定肺功能的32例哮喘患者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比较部分控制组与未控制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情况,分析两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及调查对过敏性鼻炎认知程度和治疗现状。方法问卷调查惠州地区280例哮喘患者,详细了解其哮喘病史、严重程度分级、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鼻炎情况包括患病情况、认知程度、相关家族遗传史及治疗现状等。建立相应个人数据档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0例哮喘患者中,203例(72.50%)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和单纯哮喘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二级(轻度持续)、三级(中度持续)、四级(重度持续)例数均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ACT评分,完全控制、良好控制例数均低于单纯哮喘组(P〈0.05),未控制哮喘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鼻炎情况过敏性鼻炎起病早于哮喘占59.61%,两者同时起病占17.24%,鼻炎诱因依次为冷空气(82.10%),刺激性气体(61.58%),25.62%患者做过过敏原测验,56.65%使用药物治疗鼻炎,27.10%直系三代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结论惠州地区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发生率高,认知程度较低,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为今后防治措施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哮喘以慢性气道炎性反应为特征,主要涉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是气道炎症的一个非侵入性标志物。本文探讨了FeNO在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我们评估了94例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FeNO和肺功能参数及哮喘控制检测(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分,其中完成1个月随访的有75例,完成3个月随访的有73例,分析了我院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一些相关因素。 结果发现诊断时的FEV1%在预测哮喘控制时最具优势,哮喘患者根据ACT评分划分的不同控制状态的FeNO和肺功能参数无明显差异。FeNO和肺功能参数,ACT评分及血Ig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FEV1%与ACT评分之前存在正相关(r=0.04184,P=0.0492)。无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组,FeNO和ACT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2015,P=0.0128)。3个月治疗后FeNO和ACT评分之间仍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FeNO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FeNO并不能预测哮喘的控制状态及恶化风险,FEV1%在预测哮喘控制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factor structures and reliabilities of the Asthma Control Test (ACT) and the 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 (ACQ-7; ACQ-6)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m in assessing both level and change in asthma control. Methods: Lung function and questionnaire data for ACT and ACQ were assessed in 113 asthma patients at the beginning (T1) and the end (T2) of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composit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Pearson correlations, Cohen’s Kappa and positive/negative agreements were computed. Results: Unidimensional factor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for ACT. For ACQ configural invariance (i.e. same factor structure) over time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in ACQ-7, FEV1 showed no relation to the latent factor. Reliability estimates were 0.86–0.88 (ACT), 0.88–0.92(ACQ-6) and 0.81–0.86 (ACQ-7). Pearson correlations between ACT and ACQ were between 0.75 and 0.90 and tended to be higher at T2. If the aim is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either not well-controlled asthma or change in asthma control, concordance was at least moderate (Kappa?=?0.52–0.72). Correspondence tended to be lower in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well-controlled asthma (Kappa?=?0.30–0.79). In some circumstances, ACQ-6 showed higher agreement with ACT than did ACQ-7. Conclusions: ACT is a unidimensional measure, but factor structure of ACQ remains unclear.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CT and ACQ depends on the aim of the assessment. Including FEV1 in the assessment of asthma control level even lowers reliability of ACQ and concordance with ACT. Our results support GINA (2014) in conceptualizing FEV1 as a risk factor for poor asthma outcome instead of an indicator of level of asthma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