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吞线试验在诊断小肠血管畸形合并出血中的价值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小肠出血的诊断较为困难,小肠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诊断则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飞跃发展,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日益提高。一些高技术为临床提供了快捷、准确的诊断和/或治疗导向。虽然吞线试验是消化道出血传统诊断技术,自1909年首次报道,多少年来它一直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技术为消化道出血的疑难病例提供定性和定位诊断。近来,在一组小肠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回顾性总结中,我们比较了内镜、钡剂造影,血管造影和核素显象等多种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吞线试验在诊断小肠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阳性率方面仅次于核素显象和…  相似文献   

2.
小肠位于全消化道中间位置,因其位置隐匿,常规内镜检查难以探及。小肠出血量小时,因临床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出血量大时,常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小肠出血(small bowel bleeding, SBB)部位及确定SBB病因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小肠可视化内镜检查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为SBB的诊治带来了新的革命。内镜下识别SBB的病因多样,包括血管病变、肿瘤、憩室等。其中,血管畸形是SBB的主要病因,包括血管扩张、杜氏溃疡及动静脉畸形。药物治疗、介入栓塞及外科手术曾是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主要治疗选择。而如今,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内镜下治疗逐渐成为小肠血管畸形的一线治疗方式。这四类治疗在小肠不同血管病变类型各有千秋,近期研究比较了这四类不同治疗选择在小肠血管畸形患者中的优劣,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 1999-07/2003—02间26例小肠出血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查找出血原因小肠腺癌14例,平滑肌肉瘤1例,血管畸形及血管瘤4例,小肠多发性憩室4例,回肠异位胰腺1例,溃疡性回肠炎1例,克罗恩病1例。结论 小肠出血的病因以恶性肿瘤较多,占57.7%,良性疾病占42.3%。  相似文献   

4.
小肠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小肠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北北京协和医院收治77例小肠出血的病因与临床特点。结果89.6%(69/77)和81.1%(63/77)患者出血前无明显症状和腹部阳性体征。平均Hb(55±43.78)g/L.确诊时间(3.22±0.59)年。慢性显性出血49例,慢性隐性出血7例,急性或反复急性大出血21例,确诊率58.4%(45/77)。血管畸形占33.3%(15/45),小肠炎症28.9%(13/45),小肠肿瘤13.3%(6/45),小肠憩室6.7%(3/45),其他肠道吻合口出血2例,肠伤寒、肠紫癜等少见病各1例。结论缸管畸形、小肠炎症、小肠肿瘤是小肠出血的三大常见病因;小肠炎症发病较前增加、小肠出血临床症状与体症少且无特异性,是小肠出血病因学诊断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性病变诊断方法的比较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和分析病因及相关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小肠出血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近15年37例以疑难病例为主(25例)的小肠出血.结果1、病因与特点本组病因如下血管畸形(19例)、克隆氏病(3例)、回肠息室、白塞氏病、伤寒(均为2例);1例的有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动脉炎、小肠重复畸形、小肠异位胰腺、小肠结石、钩虫病、结核、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2、诊断方法(1)确定出血部位核素显像敏感性(89%)>血管造影(83%)吞线(66.65%)>小肠气钡(28%)>全消化道造影(13.3%).(2)与病变的相关性核素显像阳性的病例为慢性反复出血(75%)或急性中等量出血(25%),而血管造影阳性中56%为急性大出血;X线钡剂造影(小肠气钡和全消)均有狭窄或腹块病变存在.对慢性反复出血者建议选用核素显像,对血管造影急性大出血时、对有或疑有占位性或肠腔狭窄病变可选用小肠气钡及全消化道造影检查.如有条件应尽早手术治疗且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6.
小肠出血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小肠出血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1%~5%。尽管内镜和影象诊断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小肠出血的诊断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全国肠病研讨会(1996年6月在江西共青城召开),将小肠出血的诊断作为研讨会的重点是很有意义的。小肠出血的原因,国外文献报道以血管畸形最多见(70%~80%),小肠肿瘤仅占5%~10%。我国多数文献报道小肠出血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小肠肿瘤(22.2%~60%)。南昌地区资料表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小肠出血病因中分别占27.3%和23.3%。良性肿瘤中以腺癌性息肉、平滑肌瘤为主;恶性者以平滑肌肉瘤、腺癌及淋巴…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23例已确诊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血管畸形是小肠出血的前3位病因,分虽占39.13%、21.74%、17.39%;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肿瘤有较大的价值;核素扫描适应小肠憩室出血;推进式小肠镜适应空肠上部病变;对剖腹探查不能发现病灶的病例,术中内镜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胃肠道血管畸形出血少见。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表现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回肠血管畸形患者,经小肠镜诊治止血的经过,旨在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病因及胶囊内镜在其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3年8月45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灶并进一步行胶囊内镜的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选的45例OGIB患者中共有42例检出小肠病变,其中单纯小肠血管畸形29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蛔虫病1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血管畸形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黏膜下病变2例,小肠血管畸形伴蛔虫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溃疡、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糜烂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憩室、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OGIB最常见的病因为小肠血管畸形(83.33%,35/42)。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的病因分析中能提供较直接的线索,对探索其病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以提高对小肠出血这一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10年来确诊的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小肠肿瘤最为多见(44.6%),其他依次为憩室(23.0%)、血管疾病(16.2%)及炎症(16.2%)。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开展较普遍,检查阳性率为76.3%(29/38)。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开展尚不普遍。各种检查均有其缺陷。结论 小肠出血病例中,小肠肿瘤为常见病因,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是应用较广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 探索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怀疑小肠出血患者54例,经口途径检查21例,经肛门途径检查20例,分别从两端进镜13例,在X线监视下进行。结果 检查阳性率90.7%,其中单发或多发性小肠溃疡11例,克罗恩病7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6例,小肠间质肿瘤6例,高分化腺癌3例,息肉病2例,淋巴瘤1例,粪类原线虫病2例,钩虫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2例(1例合并活动性出血),美克尔憩室2例,回肠多发性憩室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十二指肠淤滞症1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无明显异常5例。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肠出血的主要病因是小肠良性溃疡(包括克罗恩病)、肿瘤、慢性炎症,其次是寄生虫感染,憩室和血管畸形是少见病因,但美克尔憩室是儿童小肠出血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血管造影和小肠镜检查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34例胃、结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病人分别予血管造影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证实为小肠出血并分别行介入和手术治疗.结果 19例(67.9%)血管造影发现病灶,14例(93.3%)小肠镜确诊.其中16例介入治疗,15例手术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 血管造影和小肠镜检查互 补为小肠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介入和手术治疗为止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小肠出血23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材料和方法1988/1998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岁~62岁,平均37岁.症状从解黑便到暗红色血便不等,出血时间1d~10a.21例经胃肠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和结肠出血,再经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核素扫描等检查后行剖腹探查,2例肠镜深入到回肠末端,发现出血病灶,并经活检证实诊断.2 结果本组23例小肠出血中肿瘤9例,占39%,其中恶性肿瘤6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间质瘤1例):良性肿瘤3例均为平滑肌瘤;血管畸形共5例,占22%,小肠憩…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4年--2002年间常规检查难以明确病因的16例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腹腔镜下直接发现病灶5例,联合应用内镜检查发现病灶11例;病理检查显示平滑肌肉瘤l例,平滑肌瘤4例,小肠腺瘤4例,黏膜下血管瘤2例,血管畸形和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Meckel憩室炎伴出血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该技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李益农小肠病变在消化道疾病中较少见,约占胃肠道病变的1%~4%,而小肠出血则常常是多种小肠病变的首发症状,小肠出血是发现小肠疾病的重要线索;寻找小肠出血的病因是发现多种小肠疾病的关键。但是,由于小肠处于胃肠道的深部,而且迂曲重叠,活...  相似文献   

16.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常规检查怀疑为小肠出血的56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接受经口或经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主要分析检查时间、内镜插入深度、确诊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为35-150 min,平均(76±22)min;平均插入小肠长度经口和经肛分别为(254±126)cm和(182±103)cm。小肠病变中阳性发现46例(82.1%),主要包括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肿瘤、息肉及憩室等。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有效,为小肠出血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术中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消化道出血中 ,小肠出血占 9% ,诊断较为困难[1] 。小肠镜检、放射性核素扫描、选择血管造影等方法 ,在许多基层医院应用也受限制。小肠出血大多需手术治疗 ,术中内镜检查仍是一种操作较简便 ,检出率高的方法。几年来 ,我们对17例小肠出血患者 ,应用术中内镜 ,检出出血原因和部位 ,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17例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 ,内科止血治疗 3d以上无效 ,经胃镜、结肠镜检查 ,排除了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病变 ,经B超和腹部CT检查排除胆道和胰腺出血。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年龄 (39± 5 )岁。2 .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小肠间质瘤并发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象及病理特点,提高小肠出血的确诊率。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7年2月手术确诊的23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总结小肠间质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腹部CT、小肠气钡造影、血管造影、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间质瘤的检出率。结果手术确诊的23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有15例(65.2%)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0.2岁(38~69岁),血红蛋白中位数为57 g/L,60%的患者曾接受输血治疗;腹部CT检出率为69.2%(9/13),小肠气钡造影率为77.8%(7/9),血管造影为88.9%(7/8),小肠镜为100%(8/8);15例并发出血的小肠间质瘤患者黏膜面均有溃疡形成,间质瘤直径中位数为3.5 cm,85%的间质瘤直径≤5.0 cm;良性5例,低度恶性8例,恶性2例;另8例无并发出血间质瘤直径的中位数为8.4 cm,均为恶性间质瘤。结论小肠间质瘤并发消化道累积出血量较大,多表现为反复出血;双气囊小肠镜和血管造影较腹部检查CT敏感,尤其对于直径≤2.5 cm的间质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小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11年11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证实为小肠出血的患者11例,根据出血血管选择不同的弹簧圈置入。置入后再次造影观察栓塞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全部一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及对症治疗。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是小肠大出血及反复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治疗小肠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不适合手术治疗的小肠出血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在58例小肠出血中用小肠稀钡低张造影、核素扫描^99mTc(标记红细胞显像)、DSA、胶囊内镜等检查,筛选出不适合手术治疗的13例。治疗期8周,维持治疗16周,随访24周,总疗程48周。结果用谷氨酰胺治疗4周末,小肠出血的显效率为38.5%,有效率为46.2%,总有效率为84.7%,随访的过程中无一例复发。结论用谷氨酰胺治疗小肠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