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曹敏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2)
目的 探讨2011年西安地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1年1月~12月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门诊和病房2 6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其中男性1 257例,女性1 388例,采用颗粒凝集法定性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 273例,总阳性率48.1%,男性感染率为41.2%,女性感染率为54.4%,二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学龄期儿童和成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季节以秋冬季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结论 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发病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易发季节为秋冬季.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进行MP抗体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2021年度成都地区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度由于呼吸道感染而进行MP抗体检测的患者10 012例,采用MP抗体被动凝集法进行检测,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下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MP阳性患者3 084例,总阳性率为30.80%;从性别差异来看,男性患者阳性率(25.84%)低于女性(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0,P<0.05);从年龄阶段区分,未成年MP阳性率为43.53%,高于成人(33.83%)和中老年人(14.03%),各年龄组间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13,P<0.05);0~18岁MP感染患者中呈现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MP阳性率最高的是15~17岁青少年(61.61%),MP阳性率最低是<1岁组的婴儿(4.08%),各未成年年龄组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7,P<0.05);从不同季节比较,MP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近4年咳嗽≥1周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初步了解本区域近期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SERODIA-MYCOⅡ试剂,对3 415例咳嗽≥1周的患者进行MP-IgM检测.结果:阳性412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93岁,其中小儿208例,阳性率29.01%,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人204例,阳性率7.53%,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371.743,P=0.000).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4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季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每年内四季阳性率比较仅2008年有差异(P<0.01).结论:MP感染的年龄分布向小龄及高龄双向扩展,小儿阳性率较成人高,无性别差异,并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增高,>3岁小儿为高发年龄段;而成人则随年龄增长阳性率渐降,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44岁为相对高发年龄段.本区域MP感染季节性不明显,近四年未见明显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该院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者血清学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怀疑为MP感染患者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2009年MP抗体阳性率为40.4%,2010年为57.4%。0~1岁婴儿期MP阳性率25.9%;>1~3岁组幼儿MP阳性率为44.5%;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阳性率为55.1%;7~14岁学龄期MP感染阳性率为60.3%;20~40岁阳性率为55.2%;>60岁阳性率为28.3%。说明阳性率的高低与不同的年龄段有关。通过观察发现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2010年秋季开始呈流行上升趋势,尤其在12月达最高峰,为73.7%。结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与年龄、季节和年度有密切关系,尤其是MP感染引起的肺外表现,可使病情复杂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做好控制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增加 ,人们发现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2 ] ,过去由于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手段 ,只能依靠非特异性检测手段作为临床的诊断指标 ,使不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近 2年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 (MP IgM )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 ,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检测手段 ,但其敏感性临床报道不多 ,为此我们对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 6 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和冷凝集试验检测 (CAT) ,并进行对照比较分析 ,现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更好的预防和指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3岁和43岁和4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差异(χ2=17.325,P<0.05)。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季节,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后39.76%。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248,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是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冬春季对低龄儿童(<6岁)和女性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降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MP)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17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DNA。同时设无喘息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62例为对照组。结果:喘息组MP-PCR阳性51例,阳性率为29.3%,对照组阳性17例,阳性率为1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呼吸道感染,对反复喘息患儿一定要注意到MP感染的可能,及时做MP-PCR检测及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人群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将2011-2015年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就诊的12 6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季度、年龄和性别患者间M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MP的总感染率为33.88%,女性感染率(40.27%)明显高于男性(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主要集中在1~<14岁儿童及14~<40岁青年人群,其中1~<3岁幼儿MP感染率最高,达62.14%;全年中5、6月份春夏交替时节为MP感染的高峰期,2月份感染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5年MP感染率分别为10.98%、42.32%、37.53%、35.11%、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呼吸道MP感染存在性别、年龄、月份、季度和年份差异,应针对性的加强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与应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应急处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某游泳中心学员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传播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进行应急处理。【结果】该游泳中心382名游泳学员支原体肺炎罹患率18.06%.集中乘坐空调车者罹患率为77.78%.自行解决交通工具者罹患率为8、23%,对照组罹患率为5、4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主要是在密闭的空气环境中,经空气传播,与人员的密集程度有关,与游泳水质无关联。应急处理措施及时是可以预防控制二代病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2000-2009年同济医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753株肺炎链球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和脑脊髓液标本.采用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青霉素及头孢曲松的MIC,其余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年来总的非脑膜炎来源PNSSP占23.8%(93/392),儿童PNSSP占26.4%(47/178),成人PNSSP占16.8%(36/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42,P<0.01).10株脑膜炎标本来源肺炎链球菌均为PRSP.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肺炎链球菌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6.9%(720/743)和90.5%(672/743),未发现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性下降尤为明显.2006年PNSSP仅19%(19/99),2009年上升为30%(35/114);2000年红霉素敏感性为22%(28/125),至2009年仅为3%(3/114);2004年克林霉素的敏感性为40%(13/32),至2009年仅为4%(5/114).结论 2000-2009年同济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对此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resistant trend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Methods To investigate 753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d from Tongji Hospital in recent 10 years from January 1st 2000 to December 31st 2009, most of them were from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followed by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The MIC to penicillin & cefatriaxone were determined by E-test,and othe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ere tested by Kirby-Bauer method. Results For non-cerebrospinal fluid specimen, the total rate of PNSSP was 23.8%( 93/392 ), i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he rate of PNSSP from children ( 26. 4%, 47/178 ) and adults ( 16. 8%, 36/214, χ2 = 7. 642, P < 0. 01 ). All of 10 strains isolated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were PRSP. Most isolates were high-susceptive to moxifloxacin and levofloxacin, and the rate of susceptibility were 96. 9% ( 720/743 ) and 90. 5% ( 672/743 )respectively. Non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wa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and meropenam. The resistant rate of most tested antibiotics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penicillin, erythromycin and clindamycin. The rate of PNSSP was only 19%( 19/99 )in 2006 ,but in 2009 the rate increased to 30%( 35/114 ). The susceptibility rate of erythromycin was 22% ( 28/125 )in 2000, but only 3% ( 3/114 )in 2009 ;and the susceptibility rate of clindamycin decreased from 40% ( 13/32 ) in 2004 to 4% (5/114) in 2009. Conclusions From 2000 to 2009, Streptococcus pneunoniae was more likely resistant to penicillin,erythromycin and clindamycin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those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children. It was suggested that antibiotics should be chosen to use according to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H. Ikejima H. Yamamoto K. Ishida S. Terakubo M. Kaku J. Shimada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01,7(2):121-123
We examined the in-vitro activities of various antibiotics against 25 strain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22 clinical isolates and 3 standard strains). In the 22 clinical isolates, the 90%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90) of SCH27899, ofloxacin, levofloxacin, ciprofloxacin, erythromycin, clarithromycin, roxithromycin, clindamycin, and minocycline
were 16, 2, 2, 4, 0.0039, 0.0039, 0.016, 2, and 4 μg/ml, respectively. The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 (MBC 90) of
SCH27899, ofloxacin, levofloxacin, ciprofloxacin, erythromycin, clarithromycin, roxithromycin, clindamycin, and minocycline
were 64, 4, 2, 8, 0.0625, 0.0625, 0.125, 8, and 64 μg/ml, respectively. The low sensitivity of M. pneumoniae to SCH27899 may be a result of the impermeability of the bacteria to this molecul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SCH27899 would not be a suitable antimicrobial agent to use in the alternative chemotherapy of M. pneumoniae infection.
Received: August 17, 2000 / Accepted: January 22, 2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p)感染婴幼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研究结果的变化规律,探讨临床相关的诊断指标。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CD3、CD4、CD8的表达,利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 IgM、IgG、IgA 的浓度;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 CD3+ T 淋巴细胞、CD4+T 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和免疫球蛋白 IgA、IgG 浓度低于健康儿童,免疫球蛋白 IgM 浓度高于正常儿童;低拷贝组患儿外周血 CD4+ T 淋巴细胞比例和免疫球蛋白 IgM 浓度低于高拷贝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免疫状态发生明显变化,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发生一定的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儿童MP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8046例)的临床资料,对患儿MP-IgM抗体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行MP-IgM抗体检测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45%(8863/48046)。2013-2018年MP-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98%、17.88%、18.59%、18.52%、20.69%、15.08%,各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2,P=0.001)。不同年份相同季节间、同一年份不同季节间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婴儿期阳性率最低,同一年份的不同年龄时期之间、同一年龄时期的不同年份之间(除学龄期外)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MP-IgM抗体的阳性率为15.92%,低于女性患儿的22.50%(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MP感染率较高,且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MP感染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 对37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核蛋白体RNA(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实验测定MP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并筛选出耐药株;设计套式PCR扩增红霉素作用靶位23S核蛋白体RNA(23SrRN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NCBI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登录号X68422)23SrRNA基因作比对.结果 37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MP 50株,分离阳性率为13.5%.50株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占92%).耐药菌株的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MIC值均升高.4株敏感株和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FH的23S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的MP基因序列相同,46株耐药株的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41株突变位点在23SrRNA V区中心环的2063位,其中40株发生了A→G的点突变,1株发生了A→C的点突变;另5株突变位点在2064位,A→G.结论 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耐药性的分子基础是23SrRNA基因的点突变,其中2063位点突变占主导地位.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值均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在疑似M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对疑似MP感染患者血清、痰、胸腔积液、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MP-DNA检测。结果 1 402例标本MP-DNA检测总阳性率为12.20%,血清标本检测阳性率最低,仅为2.36%,痰、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灌洗液检测阳性率较高,依次为62.96%、77.08%和88.71%。结论 RT-PCR法适用于多种类型标本MP-DNA检测,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基于CycleavePCR技术的肺炎支原体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突变株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102株分离自2005-2008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肺炎支原体及136份2009年11-12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经鼻采集鼻咽部痰标本,根据肺炎支原体无突变敏感株与突变耐药株23S rRNA基因2063/2064位的碱基差异及上下游保守序列分别设计新型特异性探针(Cycling探针)及引物,建立肺炎支原体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突变株检测方法,以含有被检测靶序列的重组质粒为阳性对照,以常见呼吸道病原菌DNA为阴性对照,评价其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自建方法检测所有标本,并与常规PCR及测序结果比较.结果 该方法可准确检出并鉴别大环内酯类敏感及耐药突变株阳性对照,102株临床分离株中83株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测序表明82株发生23S rRNA基因A2063G突变,1株A2064G突变,与CycleavePCR检测结果相符,136份痰标本检测结果也与常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相符.所有阴性对照样品均未出现假阳性.与常规PCR及测序方法相比,CycleavePCR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100%.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0拷贝/PCR反应,扩增检测可在1.5 h内完成.结论 建立了一种基于CycleavePCR技术的肺炎支原体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突变株快速检测方法,可同步提供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信息,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探讨近年来MP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鼻咽深部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及咽拭子MP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P IgM.结果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 DNA阳性206例(48.2%),MP DNA含量5.01×102~3.66×107copies/ml.≤3岁(211例)、>3~6岁(73例)和>6岁(143例)组MP感染阳性分别为55例(26.1%)、43例(58.9%)和108例(75.5%);MP DNA阳性患儿中肺炎患儿94.2%(194/206).MP全年每月阳性率>29.2%,秋冬季感染呈现高峰(阳性率>60.0%).实时定量PCR与ELISA检测法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98.P<0.05).结论 MP是近年来住院惠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中感染率较高;随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感染与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MP感染误诊相关文献,对命中的11篇282例MP感染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82例均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有循环、消化、神经、泌尿及血液系统等多种表现。误诊疾病达20余种,从多到少依次为细菌或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肺结核、败血症、贫血、肾炎、伤寒、腹泻原因待查、病毒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急性淋巴结炎、胆囊炎及猩红热,误诊时间3d~6个月,中位误诊时间11d。所有病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差,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或行诊断性治疗后确诊为MP感染,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痊愈。11篇文献中5篇报道误诊率。为20.0%-64.3%,平均误诊率为24.9%。结论MP感染既可能被误诊为由细菌、病毒、结核菌等病原体引发的感染,也可能被误诊为某些免疫性疾病。掌握正确诊断思维方法、重视实验室检查、施以规范诊断性治疗,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