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脏结节患者的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对30例BCS合并肝脏结节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9例BCS患者肝内结节为肝细胞性肝癌(HCC)结节,结节多单发且直径多大于30 mm,超声造影表现为典型"快进快出"模式.21例为再生结节,结节多发,直径小于30 mm.根据再生结节内部回声、肝内分布情况以及造影模式将结节分为3型.Ⅰ型13例,肝内结节回声均匀,散在分布,超声造影3个时相均为等增强;Ⅱ型6例,结节中央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周边为低回声,超声造影动脉相呈中央离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始终呈整体高增强;Ⅲ型2例,结节内为等回声或稍高回声,呈聚集状分布于门脉周围,超声造影动脉相呈周边向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周边呈环状高增强.Ⅱ型和Ⅲ型均呈"快进慢出"模式.结论 BCS合并不同性质的肝脏结节其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不同,超声对鉴别结节性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对肝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方式,增强时间,以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良性占位病变中的血流灌注特点以及在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肝良性占位(血管瘤34例,局灶性增生结节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12例,肝腺瘤5例,肝脓肿8例),术前进行超声造影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肝血管瘤表现为周边结节状增强及絮团状逐渐向心性增强方式,局灶性结节增生早期动脉相表现为"轮辐状"增强;肝硬化增生结节造影表现与周围肝组织基本一致;肝腺瘤显示为动脉相整体快速增强,延迟相显示为高增强;肝脓肿造影后病灶内呈网格状增强,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融合状,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增强时间及强度,肝血管瘤呈慢进慢出低强度,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呈快进慢出高强度,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周围肝组织同步显影等强度,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强度,肝脓肿呈快进快出低强度.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显示大多数肝良性占位病变的不同灌注特点,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可定量检测病灶在造影过程中随时间不同增强强度的变化,有助于对肝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对29例肝肿瘤(原发性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的周边型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央型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P<0.01).CT示恶性肿瘤中94.4%(17/18) 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低密度;血管瘤中83.3%(5/6)呈结节状强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均明显强化.超声造影和CT鉴别肝肿瘤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和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的1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肝结核4例,细菌性肝脓肿6例)患者的常规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观察病灶位置、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重点观察增强模式、增强水平及随时相变化等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共12个肝局灶性炎性病灶.超声造影示其中5个呈周边环状增强伴中央无增强,3个呈弥漫性增强,4个呈蜂窝状增强.动脉相有9个病灶呈高增强且早于周围肝实质,3个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呈同步等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9个病灶呈等增强,3个病灶呈低增强.12个病灶中11个诊断正确,1个病灶误诊,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肝局灶性炎性病灶超声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静脉声学造影的声像学特点,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增强CT或MR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9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9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均为快速增强,其中6例为中央型,3例为整体型,门脉相本组病例均为高回声,延迟相8例为高回声,1例为等回声。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在不同肝占位性病变中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结节性肝硬化、1例炎性包块,共72例患者的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造影后,各种肝内占位性病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强特点.肝癌表现多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易发现微小病灶;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静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肝肿瘤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对肝脏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对肝脏瘤样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其他影像学方法 确诊的19例患者21个肝脏瘤样病灶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结果 21个肝脏瘤样病灶中,超声造影确诊了16个,其中局灶性脂肪变性(FFC)7个,炎性假瘤(IPT)5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4个;另外4个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提示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将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PLC).结论 病灶超声造影后延迟相的回声与周围肝实质相比较来判断其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实时双模式灰阶成像中的增强特征.方法对48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实时双模式灰阶成像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转移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病变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48例病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动脉相显著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其中15例病变在早期延迟相即呈明显低于肝实质的低回声结节或团块,2例仅在早期动脉相可见周边增强的血管影,其后均为低回声至无回声团块;13例肝血管瘤平均31.4s开始增强,其中8例病变早期呈典型的边框样和块状增强,随后增强呈向心性逐渐充填,增强可持续整个门脉相和大部分延迟相,增强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平均17.7s开始增强,其中6例早期动脉相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分布的轮辐状增强血管影,增强的持续时间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4例转移性肝癌早期动脉相明显增强,门脉相开始减退,至延迟相回声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另2例增强不显著.结论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超声造影双模式灰阶成像技术便于准确定位,使病变造影剂充盈时相尤其以早期动脉相显示更清晰准确,也使病变的造影增强过程由于双实时图像对照而显示更清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超声造影误诊为肝细胞肝癌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的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提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细胞癌及血管瘤各2例,炎性假瘤和不典型结节增生各1例。所有误诊病灶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动脉相呈高或等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减退为低增强。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具有相似的增强模式是超声造影误诊的原因,仔细观察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紧密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必要时行穿刺活检,可提高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肝肿瘤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比较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 对 49例病理证实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 (原发性肝癌 2 8例 ,肝血管瘤 9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12例 )进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 ,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在注射造影剂后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原发性肝癌中 85.7% (2 4/ 2 8)的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 ,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 ;与增强CT显示 84.0 %(2 1/ 2 5)的肿瘤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多呈低密度相一致。血管瘤中 67.7% (6/ 9)在超声造影的动脉相无明显增强 ,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 ;与CT显示的造影剂逐渐填充呈结节状强化极为相似。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上均显示早期快速增强 ,而消退较慢。 3种肿瘤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相的增强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检验 ,P >0 .0 5)。结论 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为肝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炎性病变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观察33例肝硬化背景下吖疑肝局灶性病变40个病灶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结果恶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呈高增强,门脉相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门脉相和延迟相出现持续增强,动脉相无增强。本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97.5%,假阴性5.26%。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门体分流术后肝内再生结节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对18例BCS门体分流术后出现肝内结节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18例患者中15例肝内再生结节为多发,3例单发;多数病例结节直径较小,周边常伴有"声晕",彩色多普勒显示较大结节内血供较丰富.超声造影检查18例患者结节均表现为"快进慢出"模式,16例动脉相表现为"中央离心型"增强,2例动脉相表现为"周边向心型"增强.结论 BCS患者门体分流术后肝内再生结节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判断结节性质有重要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utine ultrasoun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features of hepatic nodules in Budd-Chiari syndrome(BCS) after portacaval anastomosis.Methods Routine ultrasonography and CEUS were performed in 18 BCS patients with hepatic nodules after portacaval anastomosis.Results Appearance after portosystemic anastomosis,multiplicity,small size,presence of peripheral rim and hypervascularization were important ultrasound imaging features of hepatic regenerative nodules in patients with BCS.Nodules showed " quick wash-in and slow wash-out" pattern in CEUS.Sixteen cases showed center-to-periphery enhancement pattern in arterial phase and hyper-enhancement in portal phase and late phase.Two cases showed periphery-to-center enhancement pattern in arterial phase and periphery enhancement in portal phase and late phase.Conclusions Hepatic regenerative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on routine ultrasound and CEUS in patients with BCS after portacaval anastomosis,which are use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螺旋CT(contrast-enhanced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对肝硬化背景下≤2 cm结节样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72例81个肝硬化背景下常规超声检查可疑肝内小占化病变者(最大直径≤2 cm)进行CEUS和CECT检查(两者间隔时间≤2周),将两种检查的术前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81个病灶53个为肝细胞癌(HCC),26个增生结节,2个血管瘤.53个HCC中,CEUS 51个(96.2%)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CECT 41个(77.4%)病灶动脉期显示强化,CEUS与CECT在显示动脉期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作为诊断HCC的标准,CEUS诊断小结节样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8%、82.1%、85.2%.CECT分别为73.6%、92.9%、80.2%(P>0.05).结论 CEUS对≤2 cm HCC动脉期血供的显示率高于CECT,CEUS对肝硬化背景下小结节样病灶的诊断能力与CECTT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门脉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快出”型;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延迟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慢出”型。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细胞肝癌分为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组。总结分析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8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38例,中低分化者43例。17例(21.0%)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2l例(25.9%)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43例(53.1%)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在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组较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组患者中更为常见(X2=24.35,P〈0.01)。“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44.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7.2%,准确率74.1%。结论超声造影“快进慢出”模式对提示及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灰阶实时超声造影(CEUS)观察肝局灶性小病变(≤3 cm)伴动脉相肝灌注异常--一过性肝高增强(THHE)的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运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检查268灶肝局灶性小病变,回顾性观察病变周围出现THHE的CEUS声像图特征,分析其伴随不同性质病变的发生率、形态及增强特征.结果 268灶肝局灶性小病变中45灶(16.8%)周围检测出THHE,CEUS表现为肝动脉相病变周围不同形态和范围的快速高增强区域,边界清晰,随即快速消失呈等增强,平均增强持续时间为(22.6±13.6)s.THHE的形态分为4型:Ⅰ型,楔形或扇形(51.1%);Ⅱ型,环状包绕形(20.0%);Ⅲ型,类结节形(11.1%);Ⅳ型,不规则形(17.8%).根据病变的性质分为3组:①良性肿瘤组88灶,8灶(9.1%)出现THHE,7灶呈Ⅲ型和Ⅵ型;②恶性肿瘤组141灶,31灶(22.0%)出现THHE,21灶呈Ⅰ型;③瘤样病变组39灶,6灶(15.4%)出现THHE,4灶呈Ⅱ型.三组病变周围THHE的CEUS增强分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肿瘤组THHE出现率低于恶性肿瘤组和瘤样病变组(P<0.05).结论 CEUS检出的肝局灶性小病变伴THHE是动脉相肝灌注异常的声像表现,在不同性质病变其发生率和形态构成略有不同,充分识别THHE有助于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及正确评估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造影对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的价值。方法对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2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连续成像技术(造影剂SonoVue),延迟相进行全肝快速扫查寻找异常低增强区。并再次注射造影剂对延迟相发现的异常低增强区进行观察,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以增强CT/MRI、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临床及超声随访结果为参照,计算B型超声、超声造影发现病灶个数,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对疾病诊断的漏诊率。结果采用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注射SonoVue后,22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肝转移瘤4例,B型超声仅诊断2例、漏诊2例;超声造影诊断肝癌或肝癌复发18例,B型超声拟诊14例,漏诊4例。超声造影对22例患者疾病漏诊率为0(0/22),B型超声漏诊率27%(6/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超声发现病灶18个,超声造影检出病变47个,超声造影延迟相新发现病灶29个。结论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注射造影剂可提高肝脏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减少疾病漏诊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EUS)与对比增强CT(CECT)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对13例患者的18个病灶进行检查,并对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的增强模式、中央瘢痕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例18个病灶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的动脉期主要表现均为全瘤显著强化,分别为14个(14/18)和15个病灶(15/18),超声造影中另4个病灶呈轮幅状离心性强化(4/18)。门脉期两者主要表现为不低于肝实质回声(密度)。FNH大病灶组(10个病灶,直径≥3cm)病灶的中央瘢痕在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中较易被发现(4/10,5/10),但小病灶组(8个病灶,直径〈3cm)病灶的中央瘢痕较难发现(0/8,1/8)。结论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及病灶中央瘢痕检出率与对比增强CT的检出率高度一致,超声造影还可实时动态反映FNH的血流灌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9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CEUS表现。据临床病程及病理将肝脓肿分为Ⅰ期(化脓性炎症期)6例、Ⅱ期(脓肿形成初期)32例及Ⅲ期(脓肿形成期)11例。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结果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达88%(43/49),高于常规超声的52%(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88,P〈0.01)。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基本分为3型:Ⅰ型(快进快出)12例(24%)、Ⅱ型(同进同出)27例(55%)、Ⅲ型(慢进慢出)10例(20%)。84%(5/6)化脓性炎症期肝脓肿表现为Ⅰ型,75%(24/32)脓肿形成初期肝脓肿表现为Ⅱ型,73%(8/11)脓肿形成期肝脓肿表现为Ⅲ型。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检出阳性率高,有利于超声介入治疗及与其他肝脏局限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的CEUS增强模式不同,少数CEUS表现不典型者,结合穿刺抽吸细胞学或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