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彩超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52例胰头疾病的图像特征,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胰头癌41例和胰头肿块型胰腺炎11例,从病灶内有无胰管贯通、有无钙化斑块、后方有无回声衰减、胆总管下段扩张后狭窄的类型及胰周血管浸润、包埋等方面观察和分析其差异性。结果41例胰头癌声像图特征:肿块越小边界越清,胰管截断伴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远端胰管平直扩张、胆总管扩张后突然截断、胰周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11例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声像图特征:肿块内胰管穿通、有强回声斑块伴后方回声增强、远端胰管不规则扩张及胆总管扩张后呈鼠尾状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及胰头癌具有较可靠的声像图特征,彩超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性胰腺炎的超声声像图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限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超声图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发病部位、病灶形态、内部回声、均质程度及邻近血管变化等,但局限性胰腺炎也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如内部强回声斑块、胰管和胆总管的阻塞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方面与胰腺癌有明显差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 (chronic mass pancreatitispancreatitis,CMP)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鉴别诊断率。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对胰腺肿块性质、灵敏度、特异性及超声显像等的差异性。结果 超声造影对胰腺癌及肿块性胰腺炎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CUES对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造影静脉期:胰腺癌不均质增强比例高于肿块型胰腺炎(P<0.01);胰腺癌患者AT、TTP均大于肿块型胰腺炎(P<0.05),mT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型胰腺炎Imax与正常胰腺实质相近,胰腺癌患者Imax小于正常胰腺组及肿块型胰腺炎。结论 超声造影对于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常规超声更加准确和客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188例经手术证实的乳腺肿块病理结果与术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期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提出一个超声诊断的标准。方法 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5位乳腺肿块患者,手术切除肿块188枚,其中良性肿块107枚,恶性肿块81枚。使用仪器:Sequoia512,探头为8MHz-13MHz宽频线阵探头。鉴别良恶性肿块的参数为:形状、边缘、边界回声、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侧后声影、纵横比例。结果 各类良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97%(104/107)。各类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85%(69/81)。结论 为了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必须考虑肿块的声像图特征,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肿块型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所见如下:①病变多发于胰头部,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多增强。②内部常有粗大或散在强回声斑块,是胰腺炎的特征。③胰管扩张多不规则或呈串珠样,并穿过肿块。④胆总管可呈轻中度扩张,而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或仅见轻度扩张,常与慢性炎症及结石并存。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病变中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32例(胰腺癌组)和肿块型胰腺炎患者28例(肿块型胰腺炎组),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胰腺良恶性肿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静脉相:胰腺癌组不均质增强比例为77.14%,高于肿块型胰腺炎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分别为2.82 s、3.51 s、58.18 d B,与肿块型胰腺炎组(1.31 s、1.56 s、76.09 d 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诊断胰腺癌及肿块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44,敏感性为60.07%,特异性为53.12%,诊断符合率为56.66%。超声造影诊断胰腺癌及肿块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3.33%,诊断符合率为76.6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常规超声更加准确和客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 结果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癌与壶腹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胰头癌及壶腹癌的超声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胰头癌和36例壶腹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观察并比较胰头癌与壶腹癌肿块位置、大小,胆总管和胰管扩张情况及手术切除方式。结果38例(38/39)胰头癌和30例(30/36)壶腹癌术前超声可探及肿块,但肿块的位置不同,且肿块的最大径也有明显差异(P<0.01)。胰头癌手术切除14例(14/39),壶腹癌手术切除34例(34/36),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癌与壶腹癌的声像特征不同,提高术前超声鉴别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及病理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40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钼靶表现微钙化阴性病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超声表现,并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肿块型与非肿块型。同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亚型及核级。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超声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及病理学核级与亚型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病灶中,钼靶未发现异常者16例(40.0%),而超声未显示异常者仅1例(2.5%)。超声下,病灶更多表现为肿块型(75.0%,30/40),形状以圆形或卵圆形及不规则形为主,边缘呈细小分叶,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与等回声,后方无回声特征,而非肿块型病灶(22.5%,9/40)则多表现为不均质中等回声合并导管扩张。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5例(12.5%)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上更多为中低核级(85.0%,34/40)与非粉刺亚型(87.5%,35/40)。肿块型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3.3%(22/30),非肿块型病灶为33.3%(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在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30)vs 22.2%(2/9),P=0.572]。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病理学核级及亚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70)。结论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表现以肿块型为主,病理表现更多为中低核级与非粉刺亚型,超声更容易发现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应作为钼靶X线检查的补充,协助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形态学变化对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头癌与30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胰头癌组的MRCP特征包括:①胰管扩张25例,病灶处截断26例,远端胰管呈光滑均匀扩张21例;②胆管扩张25例,胰头处截断21例;③肝内胆管扩张24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MRCP特征包括:①胰管扩张18例,病灶处胰管贯通26例,远端胰管串珠样扩张17例;②胆管扩张12例,病灶处逐渐变细10例,正常18例;③肝内胆管扩张11例;④胰管结石14例,假囊肿9例。结论:MRCP表现的形态特征对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超声对局限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局限性胰腺炎35例,胰头癌32例,观察胰头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胰头肿块有关的变量进行回归统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胰头肿块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主胰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这些变量进行回归统计,显示肿块形态、边界、主胰管扩张、胆总管扩张及血流分级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胰腺炎与胰头癌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腋淋巴结转移(ALNM)超声显像特征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与影响预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单因素比较两组乳腺癌的超声显像特征及病理生物学特性;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TNBC 的超声显像特征与病理生物学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结果本组1063例乳腺癌中经免疫组化诊断为TNBC 218例,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20.51%,NTNBC 845例,占79.49%。超声显像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4.20%(895/1063);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98例(9.22%),误诊为腺瘤及囊性变70例(6.59%)。单因素分析肿瘤最大直径>5.0 cm(18.81%vs.10.30%)、肿瘤纵横径比(D/W)<1.0(64.68%vs.57.04%)、混合回声(19.27%vs.12.07%)、无微钙化(85.78%vs.79.76%)、后方回声无衰减(83.49%vs.75.98%)、边缘无毛刺征(82.11% vs.75.50%)、周边无高回声晕(75.23% vs.66.04%)、腋淋巴结(ALN)短径≥0.5 cm(52.75%vs.44.85%)、ALN-D/W≥1.0(44.50%vs.36.92%)等超声指标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D/W<1.0、混合回声、无微钙化、后方回声无衰减、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ALN短径≥0.5 cm、ALN-D/W≥1.0等超声指标中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5.0 cm和肿瘤组织学分级G3(17.43%vs.10.06%)、术后局部复发(14.22%vs.5.925)、ALNM(56.88%vs.45.55%)及脏器转移(14.68%vs.6.39%)等病理生物学指标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OS和DFS分别为82.31%和74.98%;TNBC组与NTNBC组5年OS为72.93%vs.84.73%(χ2=16.569,P=0.000),DFS为66.51%vs.77.16%(χ2=10.468,P=0.001)。结论 TNBC的超声显像特征与病理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相关性,超声相对特异性征象为乳腺貌似良性肿瘤并ALN肿大,对术前预测性诊断及预后评价有指导意义。TNBC具有增殖侵袭性强,转移复发率高,P53表达率高和预后差的病理生物学特性,ALNM及脏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6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144例,恶性72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对其超声特征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逐步似然比法:乳腺良性肿块边界比恶性组清晰(P<0.05),恶性肿块无明显包膜,有蟹足或毛刺,检出率较良性组高(P<0.01),后方回声改变为回声增强或无改变和衰减,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肿块形态,内部回声,回声是否均匀,砂粒微钙化,腋窝是否有淋巴结,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Logistic模型的5个特征分别为形态、边界、包膜、蟹足或毛刺及后方回声改变。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C)在鉴别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疑有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作TIC分析,获得以下定量参数: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及梯度.结果:良性组中胰腺病灶与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达峰时间、梯度、曲线下面积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胰腺病灶与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梯度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对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进行量化分析,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腺淋巴瘤和15例胰腺癌的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统计显示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以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病程时间长短、黄疸、癌胚抗原(CEA)升高、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大小、胆管及胰管扩张等。而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内部回声和血流特征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淋巴瘤患者常有病程长、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相对较大、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胰腺癌患者常有病程相对较短、黄疸、CEA升高、病灶相对较小、胆管及胰管明显扩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92例AP患者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对比其总体检出率及对不同临床征象的检出率,探讨两种方法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对水肿型AP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声对坏死型AP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P〈0.05),CT对AP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超声与CT在胰腺实质不均匀、胰腺周围单个液区、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胰腺外周脓肿数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胰腺内小灶性液区、胰腺外片状高密度影像方面CT阳性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胰腺局限性增大、胰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方面,超声阳性率显著高于CT(P〈0.05或P〈0.01)。结论两种检查手段在AP诊断中各有所长,对于具有增强CT禁忌的患者,应及时选择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钙化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195例患者共258个结节。重点观察甲状腺结节数目、回声以及结节内钙化灶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将不同钙化模式分为3型:Ⅰ型微小点状微钙化,Ⅱ型粗大钙化,Ⅲ型周边钙化。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钙化率为68.6%(81/118),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钙化率40.0%(56/1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96,P<0.01)。Ⅰ型微小点状微钙化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为72.8%(59/81),高于其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发生率41.1%(23/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06,P<0.01)。Ⅱ型粗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19/81)vs 37.5%(21/56),χ2=3.159,P>0.05]。Ⅲ型周边钙化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发生率为21.4%(12/56),高于其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3.7%(3/8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9,P<0.05)。伴钙化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甲状腺极低回声结节恶变率分别为85.3%(58/68)、76.2%(48/63),均高于伴钙化的甲状腺多发结节、甲状腺其他回声结节恶变率33.3%(23/69)、44.6%(33/7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261、14.057,均P<0.01)。结论甲状腺结节内每种钙化都存在恶性风险,不同类型钙化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的超声影像特征,防范误漏诊。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TMC 60例(观察组)和甲状腺良性病变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均行高频超声和CT检查,对照组仅行高频超声检查,评价高频超声在诊断TMC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6.67%,误诊率、漏诊率均为11.67%;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3%,误诊率为6.67%,漏诊率为0,两种方法在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在诊断病灶数量、形态、边界、回声和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TMC有独到优势,其可从病灶数量、形态、边界、回声和钙化等方面加以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鉴别诊断位于膀胱三角区表面完全钙化的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的价值.方法 对 47例病灶位于膀胱三角区的患者行经腹及经直肠超声检查,观察病灶活动度,对比分析两种检查途径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膀胱壁情况.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均表现为膀胱腔内不移动强回声后伴声影.经直肠超声可清楚显示膀胱癌低回声肿块和表面强回声,该处膀胱壁层次不清,CDFI可见迂曲树枝状彩色血流信号自膀胱壁进入低回声内,可测及动脉血流频谱.膀胱嵌壁结石经直肠超声检查表现为强回声后伴声影,膀胱壁层次尚清楚,CDFI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膀胱癌经腹与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P<0.01),嵌壁膀胱结石经腹与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在鉴别诊断位于膀胱三角区表面完全钙化的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