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颌面部剧烈的阵发样疼痛 ,常就诊于口腔科 ,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我科从1997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 2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2例 ,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3 0岁 ,最大 81岁 ,平均年龄 5 6 3岁。其中三叉神经第二支痛者 5例 ,第三支痛者 7例 ,第二、三支同时痛者 10例。本组病例中患者的病史均在 2年以上 ,最长者 8年就诊时均有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本组病历均采用全麻下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具体方法是 :第二支…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三叉神经痛这个名词 ,但有类似三叉神经痛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中有“颌痛”、“颊痛”、“目外眦痛”的记载。《素问·缪刺论》中的“齿唇寒痛”的记载等非常类似三叉神经痛。根据中医理论 ,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受邪。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部 ,手太阳小肠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 ,手阳明大肠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布区 ,手少阳三焦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 ,足太阳膀胱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布区 ,足阳明胃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 ,足少阳胆经…  相似文献   

3.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门诊对 2 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采用硫酸镁复合液进行三叉神经阻滞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 7例中 ,男 9例 ,女 18例 ,年龄 4 3~ 84岁 ,病程 3个月~ 2 2年 ,左侧第三支痛 13例 ,第二、三支痛 5例 ;右侧第二支痛 7例 ,第三支痛 2例 ,2 7例患者进行过药物或针灸治疗 ,其中 ,4例进行过无水乙醇破坏性神经阻滞 ,1例 5年前做过神经血管减压手术。1.2 阻滞方法1.2 .1 药液配制  2 %利多卡因 1ml,10 %硫酸镁 2ml,氟美松磷酸钠 5mg ,为硫酸镁复合液。1.2 .2 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8例,女5例,男3例;继发性7例,男4例,女3例;右侧痛8例,左侧痛6例,双侧痛1例;第Ⅰ、Ⅱ支痛4例,第Ⅱ、Ⅲ支痛8例,第Ⅲ支痛3例。继发性7例中:带状疱疹三叉神经半月节炎3例,颅内转移瘤1例,桥小脑角胆脂瘤2例,动脉瘤1例。结论: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二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明确两者之间如何鉴别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5.
链霉素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痛 ,治疗方法很多 ,但各有优缺点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目前丞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应用链霉素治疗该病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 ,男 5 3例 ,女 6 7例。年龄 19~83岁 ,平均 48岁。左侧 38例 ,右侧 82例 ,左右比为 1∶2 .3。三叉神经第Ⅲ支 48例 ,第Ⅱ支痛 38例 ,第Ⅱ、Ⅲ支痛 32例 ,第Ⅰ、Ⅱ支痛 1例 ,第Ⅰ支痛 1例。病史最长者 38年 ,最短者2 0d ,平均 6年。 12 0例中 92例做过其它治疗 ,其中 5 2例采用过 2种以上的方法治疗。口服卡马西平 6 8例 ,苯妥英钠 43例 ,…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 2 0 0 0年至今收治 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行三叉神经高位切断撕脱术治疗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有完整的病例记载。其中女性 2 5例 ,男性 10例 ;年龄 4 9~ 83岁 ,平均年龄 6 5岁 ;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本组病例中三支均有疼痛者 13例 ,两支疼痛者 17例 ,单支痛者 5例。2 ) 手术方法 :根据三叉神经痛的解剖特点 ,三叉神经除第三支的咀嚼肌神经为运动支外 ,均为感觉神经。均有可能引发特征性疼痛。第一支在出眶上孔处予以切断撕脱。第二支首先于眶下孔处切断撕脱 ,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翼外肌深面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痛以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对56例三叉神经痛改良阻滞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经翼外肌深面阻滞术治疗后完全缓解,12例第3次治疗后完全缓解,缓解疼痛不佳3例.结论:认为翼外肌深面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简便、有效、安全,可作为三叉神经第三支痛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我院采用后颅窝探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抽搐32例和三叉神经痛11例。面肌抽搐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0~63岁,病程1~9年,右侧15例,左侧17例。三叉神经痛组:男7例,女4例,年龄39~58岁,病程1~13年,疼痛多见于第2、3支区,1例系三叉神经鞘瘤痛及1、2支,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因病因不清 ,故治疗有一定困难 ,目前仍以止痛为主。因此 ,选择什么方法 ,采用何种药物更简便、经济、适用、副作用少 ,便成了临床不断探索的课题。作者几年来采用地塞米松局部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病例中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4 0岁以下 4例 ,4 1~ 5 0岁 12例 ,5 0岁以上 18例 ;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 10例 ,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14例 ,三叉神经二、三支同时发病者 10例 ;病史最短 2个月 ,最长 2 4a ;除 3例首次发病外 ,其余 31例…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颜面部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综合征。患病率约为 2 1 / 1 0万人口[1] ,因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镇痛的方法一般是先口服药物 ,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者改用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神经阻滞分可复性及不可复性。药物种类甚多 ,均有一定疗效。现将作者应用亚甲蓝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例患者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41~ 82岁 ,病程 1~ 1 7a。左侧 8例 ,右侧 7例 ,其中三叉神经第 1支痛 2例 ,第 2支痛 7例 ,第 3支痛 5例 ,第 2、3支联合痛 1例。并发高血压者 4例 ,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卫凌  贾建章  辛梦玺 《医学争鸣》2009,(23):2844-2844
1临床资料 2008-05/2009-03我院采用全麻加CT引导下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5(男14,女11)例,年龄30~78岁,病程3no~20a.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10例;左侧三叉神经痛10例;右侧三叉神经痛15例;单纯第2支痛者5例;,单纯第3支痛者6例;2,3支均痛者14例,其中1例7年前行开颅三叉神经减压术无效.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签定手术同意书.术前6h禁饮食,术前半小时肌注地西泮10mg,或哌替啶1.5mg/kg.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单侧三叉神经任何一支所发生的剧烈的阵发疼痛,重症患者在阵发时往往伴有颜面肌肉的抽搐症状,所以也称为“痛性抽搐”。临床上以第二支、第三支痛较多见,虽二三支同时发病比较少,但往往有二三支先后罹患或同患的情况。神  相似文献   

13.
“白虎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中医经络的循行结合三叉神经的分布 ,从1989~ 1996年采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 6 0例 ,取得近期比较明显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 0例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男性 145例 ,女性 115例。年龄在 18~ 79岁之间。病程最短者为 1周 ,最长者为 16年。病程 :1年以内 2 9例 ,5年以内 12 1例 ,10年以内 5 1例 ,10年以上 5 9例。疼痛部位 :右侧 143例 ,左侧 96例 ,双侧 2 1例。其中Ⅰ支痛 9例 ,Ⅱ支痛 41例 ,Ⅲ支痛 11例 ,Ⅰ、Ⅱ支痛 16例 ,Ⅱ、Ⅲ支痛 15 2例 ,Ⅰ、Ⅱ、Ⅲ支痛 31例。1 2…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上颌密根治加眶下管松解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83例患者,对术中、术后效果进行了观察,发现上颌窦、眶下管的病变皆可引起三叉神经第Ⅱ支痛,解除上述病变,三叉神经第Ⅱ支痛近期消失率较高(97%),说明上颌窦病变与三叉神经痛关系密切。术后随访75例患者,发现1年内复发率为10%,3年内复发率为14.2%,5年内复发率为25%。对该手术方法及其优点做了介绍。建议对三叉神经第Ⅱ支痛难以确定病因时可试用该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临床上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为多见.本病多发年龄在中年以后,女性病人居多.多发生一侧,亦有少数两侧俱痛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学的"面痛""眉棱骨痛"均属本病.由于本病反复发作特点,且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及学习等,笔者对2009年1月至今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予以复合液穴位注射疗法予以治疗,并长期观察,肯定其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简便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当习习春风拂面之时,有些人容易突然出现面部神经疼痛。其特点是来势迅猛,一触即发。面部出现的神经痛叫面神经痛,从解剖学来讲,称为三叉神经痛。人的大脑神经共有十二对,三叉神经是其中的一对。每侧三叉神经又分为三支:第一支为眼神经,第二支为上颚神经,第三支为下颚神经。三叉神经痛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17.
<正>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1986年以来,我们用二盐酸奎宁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半年以上的6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3例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35~40岁3例,41~50岁13例,51~60岁20例,61~70岁21例,70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54岁。病程:1年以内者1例,1~10年34例,11~20年19例,20年以上者9例。疼痛部位右侧38例,左侧25例。三叉神经第一支3例,第二支32例,第三支17例,第1、2支3例,第2、  相似文献   

18.
1998— 2 0 0 1年我们对 2 4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电脑射频热凝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1例 ,女 13例 ,年龄 6 3~ 78岁。平均 70 .4岁。病程 9~ 6 7个月 ,平均 4 2个月。其中三叉神经痛右侧 18例 ,左侧 6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 1例 ,第二支 6例 ,第三支 8例 ,二 三支 9例。在此次治疗前 ,均行药物和乙醇封闭无效。1.2 方法 患者取半坐位 ,确定卵圆孔投影点及穿刺点[1] ,常规消毒铺单 ,2 %利多卡因 5ml局麻 ,在局麻的同时寻找卵圆孔 ,大致确定进针方向。然后取射频针穿刺 ,当针尖进入卵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消痛汤辨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病程1~6年,以2~3年者居多;疼痛发生在右侧者28例,发生在左侧者22例;以上颌支为主者15例,下颌支为主者16例,眼支为主者2例,二、三支兼有者17例。2 诊断标准2.1 以典型临床表现为主,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  相似文献   

20.
一、12例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年龄60~70岁,男性8例,女性4例。均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病程6年~S年,保守治疗无效。入院后行改良上颌窦入路在圆孔高度切除三叉神经上颌支,术后即控制疼痛,随访1~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