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受体TrkB基因在匹罗卡品致疒间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匹罗卡品(PILO)致疒间大鼠海马GAP-43及Trk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匹罗卡品致癫疒间持续状态后3~6小时,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CA3区及CA1区锥体细胞层TrkB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在慢性期第7~30天,呈现第2次表达增强.致疒间后6~12小时,正常状态下并不表达GAP-43的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其GAP-4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4小时~7天表达减少,在癫疒间慢性期表达再次高于对照组.结论 GAP-43及TrkB是颞叶癫疒间病理基础--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重要分子机制;BDNF对苔藓纤维的作用部分是通过GAP-43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Nogo-A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是近年来人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研究发现的与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相关的蛋白,而缺血后适应(PC)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干预措施,对损伤的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Nogo-A、GAP-43、白质的保护及缺血后适应对神经保护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边缘系统癫痫发作后海马颗粒细胞生长相关蛋白(GAP-43)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匹罗卡品急、慢性癫痫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海马颗粒细胞GAP-43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颗粒细胞几乎不表达GAP-43mRNA,匹罗卡品致病后6~12h颗粒细胞表达GAP-43mRNA增高,15~30d呈现第2次高峰。结论 成年大脑海马颗粒细胞在致痫后发生可塑性变化,GAP-43mRNA表达是癫痫大鼠大脑结构性重组(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出芽)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8-溴-环磷酸腺苷(8-B-cAM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蛋白激酶A(PK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和8-B-cAMP组(脑缺血再灌注并脑室注射8-B-AMP)。用放免法测缺血周边区脑组织cAMP的含量,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A(PK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脑缺血组6h、24h cAMP的含量下降,GAP-43及PKA蛋白表达减少;8-B-cAMP治疗组脑组织GAP-43蛋白表达较缺血组增加,且这种变化与cAMP的含量及PKA蛋白表达增加相一致。结论:8-B-AMP能够增加PKA及GAP-43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腺细胞的关系。方法: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分别于术后4d和15d取垂体,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进行GAP-43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GAP-43和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垂体前叶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及S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很少有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卵巢切除后4d垂体前叶出现了数量较多的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术后15d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多走行于腺细胞间,少量神经纤维与FSH细胞密切接触。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与SP共存。结论:外周内分泌干预后,垂体前叶的神经纤维可通过芽生增加纤维数量,以对机体内分泌状态改变作出积极的应答。神经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腺细胞,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通过旁分泌方式实现对腺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脑酸溶性蛋白1(BASP1)为最新确定的一种与神经轴突生长发育及可塑性密切相关的神经生长蛋白,具有与GAP43相类似的结构特性,嵌于细胞膜,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的运动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发育,目前对其一般特性的研究已较明确,将继GAP43后成为神经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等研究的首选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神经保护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又分为伤后1、3、7和14d组,每组6只动物。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大鼠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以无热量超短波照射大鼠脑部,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短波治疗组NMDAR1免疫阳性细胞数在伤后1d时明显降低(P0.05),伤后3、7、14d时则明显升高(P0.05);GAP-43免疫阳性细胞数在伤后1d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伤后3、7、14d时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颅脑损伤后适时的超短波治疗对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可能是通过其调节MMDAR1和GAP-43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在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痫中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化原则从我科建立的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库中随机抽取42例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在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GAP-43在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这种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结论 GAP-43在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表达增强,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移植携带Noggin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对MCAO动物模型神经功能修复及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扩增大鼠Noggin基因,构建载体pEGFP-N1-Noggin,转染入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造模后3 d,移植入Noggin基因修饰的NSCs。分别于移植后2 d、7 d、14 d,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后缺血脑组织中GAP-43、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神经干细胞后可以稳定表达Noggin,神经干细胞移植后2 d、7 d、14 d,NOG组MAP-2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移植组(NS组)和空质粒组(P<0.05),神经干细胞移植后2 d、7 d、14 d,NOG组GFAP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移植组(NS组)和空质粒组(P<0.05)。结论 Noggin可以促进脑梗死区域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微管结合蛋白MA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人酸(KA)对大鼠海马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以及托吡酯(TPM)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组、4mgKA组、10mgKA组和10mgKA+TPM组(n=12),建立KA诱导颞叶癫癎大鼠模型和TPM干预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中GAP-43及N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建模成功;4mgKA组、10mgKA组大鼠GAP-43及N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S组(P〈0.01),且10mgKA组高于4nagKA组(P〈0.01);10mgKA+TPM组大鼠的GAP-43和NCAM表达明显低于10mgKA组(P〈0.01)。结论KA能够诱导致癎大鼠海马GAP-43和NCAM表达上调,且与KA剂量有关,而TPM能够抑制KA诱导的GAP-43和NCAM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腺细胞的关系.方法: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分别于术后4d和15d取垂体,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进行GAP-43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GAP-43和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垂体前叶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及S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很少有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卵巢切除后4d垂体前叶出现了数量较多的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术后15d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多走行于腺细胞间,少量神经纤维与FSH细胞密切接触.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与SP共存.结论:外周内分泌干预后,垂体前叶的神经纤维可通过芽生增加纤维数量,以对机体内分泌状态改变作出积极的应答.神经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腺细胞,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通过旁分泌方式实现对腺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2h后复流1d、7d、14d、30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行为学评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2h复流后1d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可见GAP-43mRNA表达,7d明显增多至高峰,14d开始下降,30d时则明显减少,CVB-D治疗组在上述区域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及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亦明显改善。结论CVB-D对RHRSP缺血性脑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与G蛋白对神经细胞分裂方向的调控,探讨GAP-43参与神经发生的机制。方法 6只C57BL/6J 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孕鼠(E13.5 d和E17.5 d的胎鼠均为24只)为实验组,6只野生型孕鼠(E13.5 d和E17.5 d的胎鼠均为24只)为对照组。分别取E13.5 d的3只实验组及对照组胎鼠,脑室区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GAP-43的表达位置;再分别取E13.5 d的12只实验组及对照组胎鼠,向脑中加入裂解液分别提取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测定GAP-43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取E17.5 d的3只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胎鼠的鼠脑进行GAP-43和G蛋白的免疫荧光共染色,观察二者的共定位情况;取E17.5 d的9只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胎鼠的鼠脑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GAP-43与Gαi间的相互作用。取E13.5 d和E17.5 d的9只实验组胎鼠计数转基因胚胎鼠脑中神经前体细胞(neuro progenitor cell,NPC)中沿水平和垂直不同方向分裂的细胞数量,并与对照组小鼠进行对照。结果 E13.5 d实验组胎鼠的GAP-43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GAP-43特异性表达于细胞膜上;免疫荧光共染色结果表明GAP-43与Gαi共定位于细胞膜上,进一步通过co-IP证明GAP-43和Gαi相互结合;E13.5 d时,转基因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沿水平、中间和垂直角度分裂的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AP-43可调控神经细胞分裂方向,这可能是GAP-43参与神经发生的机制。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AP-43对卒中后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癫痫持续状态后颞叶癫痫(SE)模型海马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未刺激组、未发作组和发作组.空白对照组:不植入电极;未刺激组:植入电极未行电刺激;发作组:植入电极电刺激后15d内、30 d内能观察到稳定的自发性反复发作(SRS)的大鼠归为发作组,其余归为未发作组.分别在15d、30 d时,将标本应用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大鼠海马GAP-43的表达.结果 致痫15d,发作组、未发作组和未刺激组的GAP-43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依次降低(P<0.05).致痫30 d,发作组和未发作组GAP-43表达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P-43参与了神经元损伤修复和突触重塑,其可能是颞叶癫痫的病理基础——突触重塑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缺血半暗区神经生长营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微环境改变对神经元轴突再生、突触重建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标志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抑制因子Nogo 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 R)、Rho 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的表达。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15 d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神经元数目低于假手术组(P0.01),GAP-43表达较假手术组下调(P0.05),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 A、Nogo R、Rho 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二组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SYN及营养因子BDNF、VEGF、Ang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分泌增多可能与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缺血半暗区神经元轴突再生障碍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大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代偿修复能力,可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可塑性变化。脑内与缺血再灌注有关的可塑性物质主要有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等物质,它们通过各自途径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的可塑性变化,而可塑性变化又受到生存环境、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小鼠脑撞击伤(brain impact injury,BII)后皮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54只昆明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7)、BII组(n=21)、FNS组(n=7)及FNS+BII组(n=19)。假手术组仅行皮肤切开和颅骨分离,但不撞击脑组织。BII组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FNS组单纯行FNS。FNS+BII组在FNS后24 h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比较BII组和FNS+BII组伤后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脑撞击伤病灶边缘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FNS+BII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在颅脑损伤后3、7、14 d较BII组无明显降低(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NS+BII组GAP-43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7 d为(2.69±0.86)pg/μg RNA;BII组为(1.55±0.72)pg/μg RNA,明显低于FNS+BII组(P<0.05)。结论 FNS能显著增加撞击伤后GAP-43 mRNA的表达,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但未见神经运动功能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AP-4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对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1h再灌注2h、6h、12h、24h、48h、3d、7d、14d组,每组各4只(n=4).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P-43的表达并观察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变化,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缺血再灌注2h,海马、皮质区及纹状体区GAP-43呈基础表达,6h、12h、24h、48h表达逐渐增高,7d达高峰,P<0.05,14d达最低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无表达.缺血再灌注48h~7d损伤区域神经元轴突呈出芽征,发出突触纤维.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AP-43呈非特异性表达,并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皮肤小神经纤维的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16例临床确诊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PD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的16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结果,对PD症状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行小腿皮肤活组织检查,通过标准化泛轴突标记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两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PD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66.000±9.675)岁,Hoehn and Yahr(H-Y)分期(1.906±0.612)。PD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远端感觉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余2组间神经电生理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D组PGP9.5和GAP-43染色下IENFD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618±3.984根/mm vs18.198±5.387根/mm,4.543±3.363根/mm vs 14.174±5.485根/mm;P<0.05)。两种染色下I...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排斥性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米诺环素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第2周,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内RGM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蛋白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第2、7、14和28天,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及楼梯实验(staircase test)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低剂量米诺环素使缺血侧大脑皮层RGMa蛋白表达降低(0.53±0.08 vs.1.17±0.15,P0.05),GAP-4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0.94±0.10 vs.0.57±0.09,P0.05),大鼠m NSS评分显著下降并改善大鼠的前肢运动功能(P0.05)。结论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3 mg/kg)能促进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G-Ma蛋白及上调轴突再生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