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孕产妇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与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孕产妇整个妊娠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生产备血的孕产妇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做进一步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1 169例抗体筛查结果中52例为阳性(0.47%),其中Rh血型系统26例(50.0%);MNS血型系统9例(17.3%);Lewis血型系统5例(9.6%);kidd血型系统1例(1.9%);3例(5.8%)抗体水平较弱,未检出特异性;1例(1.9%)温自身抗体;7例(13.5%)患者拒绝检测。A型Rh阳性15例;B型Rh阳性9例;O型Rh阳性11例;AB型Rh阳性4例;A型Rh阴性4例;B型Rh阴性5例;O型Rh阴性2例;AB型Rh阴性2例。结论 孕产妇抗体筛查阳性不仅会造成交叉配血困难,给安全输血带来难度,而且会造成妊娠生产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整个妊娠周期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保障孕产妇安全生产,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以及孕产妇安全输血的前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临床存在不规则抗体患者抗体特异性及民族分布分析,探讨输血前及产前进行抗体筛选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6例临床送检抗体筛选阳性的样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相合性配型。对32例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已经检出具有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孕妇,产前因临床申请进行了特殊备血。结果:共有58例患者存在不规则抗体,其中汉族26例、藏族9例、回族15例、撒拉族5例、土族1例、蒙古族2例,少数民族不规则抗体比例高于汉族。结论:普及开展输血前及产前抗体筛查试验,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常规开展抗体筛查试验,对确保患者及时安全的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患者中不规则血型抗体的构成情况,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部体系部队医院输注红细胞制品的3264例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不规则血型抗体检测,用涵盖常见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并通过盐水介质试验和和聚凝胺试验对不规则抗体性质进行初筛.结果 通过盐水介质试验和聚凝胺试验,共检出含不规则血型抗体的血清样本56例.结论 我部体系部队医院目前所采用的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方法 可有效检出常见的不规则血型抗体,并进一步明确抗体的性质,最大程度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勇 《西南军医》2010,12(4):728-728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抗-A、抗-B和抗-A,B)以外的血型抗体,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妊娠或多次输血患者可产生红细胞同种抗体,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造成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输血前进行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1-12共156例疑难配血病例。结果:在156例疑难配血中,ABO血型抗原减弱4例,ABO抗体减弱6例,自身抗体5例,受血者有不规则抗体69例,受血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39例,供血者含有不规则抗体16例,供血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7例。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血型的正确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正确的交叉配血试验有利于为受血者找到合适的血液输注,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对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各临床科室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的34 401例患者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于抗体阳性的血液标本鉴定其抗体种类和类型。结果:青海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197%(51/25 931)、藏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254%(14/5 503)、回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474%(14/2 952)。结论:本研究检出了青海高原地区汉族、藏族、回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频率和分布特点,检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除外冷抗体及自身抗体,依次为抗Rh、抗M、抗Lew、抗P等;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不规则抗体存在民族特异性及地域性,建议青海高原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应将不规则抗体筛查纳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地区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本院4 316例受血者检出不规则抗体19例,其中抗-E 8例,抗-C 3例,抗-e3例,抗-c 1例,抗-Ce 1例,抗-M 1例,抗P1 1例,阳性率0.44%。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尤其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对保证安全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出2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采用血型鉴定试管法、吸收放散实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抗体筛选等多种方法辅助进行ABO血型的正确判断。结果各种原因引起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22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抗体减弱,其余依次是不规则冷抗体干扰,抗体丢失,冷自身抗体干扰,血浆蛋白凝集干扰,血型抗原减弱,血型抗原与抗体变异,输异型血。结论可以根据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正确的血型鉴定,以保障患者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低,申请输注红细胞。患者血型鉴定结果ABO血型系统为B型,Rh血型系统D、C、E、c、e分别为+、-、+、+、-(玻片法及微柱凝胶法);两次不规则抗体筛选(微柱凝胶法),结果Ⅰ、Ⅱ、Ⅲ号细胞均阴性,自身对照阴性;输血前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主侧、次侧均相合,两次分别间断性输注B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4U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输血前血型复核检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根据检测内容选择不同的微柱凝胶卡类型。使用中不断总结操作注意事项,制定并完善操作程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结果通过规范微柱凝胶卡、试剂、配套使用仪器、血交叉标本的操作方法,保证了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提高了亚型检出率;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贝u抗体18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提高10倍以上;简化了经典的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报告试验结果。全面提高了受血者输血安全性。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前检测,由于其标准化程度高,标本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未来发展之必然趋势。因此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掌握正确操作方法,选择精度高及功能好的配套仪器,可提高输血前检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7岁,汉族,已婚,已生育。1998年9月因患巨球蛋白血症住院。患者曾数次输血,所输的血均为盐水法配血。自1999年10月以来,患者因严重贫血而频繁输血。输血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酱油色尿等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患者血色素仅为2g且交叉配血困难,遂进行血清学检测。1 血型血清学检测1.1 ABO血型鉴定分别采用室温盐水试管法和37℃预温30min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见表1。表1 ABO血型鉴定结果方 法抗A抗BA细胞B细胞O细胞自身对照室温盐水试管法               37℃预温 30min     —  —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研究壮族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情况及输血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崇左、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合作医院随机抽取的3代以上均是壮族血统的因地中海贫血输血至少两次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检出红细胞免疫抗体将患者分为检出组(n=33)和非检出组(n=267);再根据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类型将检出组患者分为同种抗体组(n=21)和自身抗体组(n=12)。比较检出组和非检出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同种抗体组和自身抗体组的抗体性质鉴定结果、临床资料、输血有效性分布及安全性。结果 女性、有妊娠史女性的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无妊娠史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组接受输血总时间和总输血次数高于非检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组33例中,Rh血型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占比最高,为45.45%(15/33),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率为5.00%(15/300);MNS、Duffy、Lutherran血型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各占比6.06%(2/33),红细胞免疫抗体检出率均为0.67%(2/300)。Ig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输血中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意义。方法针对近期需要输血的1983例病例(2010年4月-2012年3月)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所有病例均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统计阳性率并行抗体分析。结果5例病例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统计值0.25%(5/1983),2例(0.10%)表现为抗-E,1例(0.05%)表现为抗-cE,1例(0.05%)表现为抗-c,1例(0.05%)表现为抗-D。结论在输血中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有效的减少溶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自身抗体的存在是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常见原因.当患者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时,自身抗体往往易遮盖同种抗体的特异性,使同种抗体漏检而造成严重的输血反应.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1例自身冷抗体伴同种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及时排除自身冷抗体的干扰,鉴定出同种抗体,并筛选出相配合的血液,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输血在临床中历史悠久,超过百年历史.输血是临床当中防治慢性病、抢救危重病的重要治疗方式,挽救了很多患者及人群的生命.但是因为不同患者个体在体质方面的差异性,且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可能出现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还有病毒传播等潜在性的风险.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且发生比率较高的相关不良输血反应包括:钾中毒、循环超负荷、输血后紫癜、肺血管微栓塞、过敏、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非溶血性发热及溶血等.近几年以来,随着临床中不断发展及提高的技术,如交叉配血、血型鉴定、血液检验等;同时临床中针对输血流程方面的管理也日益完善并规范化,临床中较少见因为ABO血型不合而导致出现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但是因为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依旧存在部分潜在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因为不规则抗体而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在临床中所有的相关不良反应中占比逐渐增大.而有相关研究指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临床中出现鉴定血型困难、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输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在进行临床输血前不实施筛查,就无法及时的发现在血液当中的不规则抗体,从而无法有效的确保输血安全.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在临床输血过程当中降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在实施临床输血之前必须要进行常规筛查,而筛查不规则抗体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将结合《临床输血管理与技术》一书分析探讨在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中存在抗青霉素抗体的输血患的安全输血。方法 患血清标本与4名献血标本经血型检测(ABORh),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BC抗体筛选试验、热放散试验、交叉配血试验等方法鉴定。结果 患血液与4名献血标本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放散后红细胞与4名献血标本资侧相合;抗人球蛋白实验阴阳性对照结果准确;自身对照阳性。结论 证实患红细胞上具有在抗人球蛋白的实验条件下反应的IgG抗青霉素抗体。  相似文献   

17.
产前血型抗体水平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血型不合夫妇的产前血型IgG抗体水平 ,探讨预防及诊治新生儿溶血病 (IIDN)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夫妇ABO血型不合者 4 91例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相关检测及归纳分析。结果 夫妇ABO血型不合发生率为 35 .4 %。 4 91例ABO血型不合调查中 ,IgG抗A(B)效价 <6 4占 2 7.6 0 %效价≥ 6 4占 4 8.9% ,效价≥ 2 5 6占 2 3.5 %。孕产史与IgG抗体水平成正比。妊娠中IgG抗体变化与胎儿血型密切相关。相关调查结果与临床追踪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相符。结论 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产前血型抗体 ,可预报HDΝ发生及胎儿受害程度 ,相关结果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中存在抗青霉素抗体的输血患者的安全输血。方法 患者血清标本与4名献血标本经血型检测(ABORh),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BC抗体筛选试验、热放散试验、交叉配血试验等方法鉴定。结果 患者血液与4名献血标本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放散后红细胞与4名献血标本资侧相合;抗人球蛋白实验阴阳性对照结果准确;自身对照阳性。结论 证实患者红细胞上具有在抗人球蛋白的实验条件下反应的IgG抗青霉素抗体。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宽特异性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治疗十分困难。本院最近收治1例妊娠合并ITP伴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使其顺利度过围产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诊断 :血性胸水。血型B型。因全血细胞减少 ,曾输注血小板 8U ,全血 80 0ml,病情无明显的改变。申请输血 ,在进行聚凝胺配血时 ,发现患者与多个献血员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现象。(1)血型血清学检查 :①血型为“B”型 ,CCDee。②献血员标本与患者标本进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 ,其中出现 3份配血不合 ,1份配血相合。其中献血员红细胞分型分别是 :“B”型 ,CCDEe;“B”型 ,CcDEe ;“B”型 ,CCCDEe和“B”型CCDee。根据抗体特异性的排除法 ,3份不相合的标本剩余下E抗原 ,而相合的抗体完全与患者相同 ,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