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 ERCP检查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和对照组,吲哚美辛组在 ERCP术前60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mg ,对照组在ERCP术前不予直肠内治疗。观察ERCP术后患者有无腹痛,并于术后4、24、48h做血清淀粉酶测定。结果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6.9%)与对照组PEP发生率(22.3%)有统计学差异( P <0.05),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52.3%,P <0.05)。结论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吲哚美辛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年1月至2013年6月)、Pubmed(1966年1月至2013年6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6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库(1978年1月至2013年6月),查找吲哚美辛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献,包括217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空白对照组比较,使用吲哚美辛可以有效预防PEP(RR=0.45,95%CI:0.33~0.60,P<0.05)及高胰淀粉酶血症(RR=0.51,95%CI:0.37~0.70,P<0.05)的发生,并可以有效减轻ERCP术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RR=0.43,95%CI:0.23~0.78,P<0.05)。结论吲哚美辛能够预防PEP及ERCP术后高胰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并可以减轻PE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初始研究建议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直肠用非甾体类固醇消炎药可减少胰腺炎发生率。方法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我们将具有ERCP术后胰腺炎高风险病人做随机分组:ERCP术后即刻直肠用单剂量吲哚美辛或安慰剂。高风险病人的确定取决于病人、检查相关风险因子。主要结果为ERCP术后胰腺炎,将其定义为即出现新发上腹疼痛、检查后24 h胰淀粉酶至少升至正常上限的3倍、住院至少2夜。结果纳入研究总病人数为602例并做跟踪。大多数病人(占82.0%)临床上怀疑有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吲哚美辛组为9.2%(27/295),安慰剂组为16.9%(52/307),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吲哚美辛组有13例病人(4.4%),安慰剂组有27例(8.8%)发生中至重度胰腺炎,二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对存有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病人,直肠用吲哚美辛可明显减少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使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高淀粉酶血症(Hyperamylasemia)及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的临床意义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72例行ERCP患者,将其分为两组,ENBD组36例治疗后留置鼻胆管引流,非ENBD组36例治疗后未放置鼻胆管引流,对照两组患者术后4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和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能够有效减少胰液反流并引流胆汁,起到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因此对鼻胆管引流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和观察对于手术的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吲哚美辛直肠给药联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预防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截止到2019年7月已经发表的关于吲哚美辛加硝酸甘油与吲哚美辛加安慰剂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后进行数据提取、质量评价以及运用Stata 19.0、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已搜集整理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对危险度RR及可信区间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影响PE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此次Meta分析的文献数共3篇,总样本量为1578例.术前使用吲哚美辛栓剂联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在减少PEP的发生率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吲哚美辛栓剂.相对危险度RR为0.59,95%CI:0.41~0.85,I2=0%,P=0.42,Z=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性别、支架置入、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对两组发生PE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前应用吲哚美辛栓剂联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在减少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疗效上优于单独使用吲哚美辛栓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应用吲哚美辛预防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需行ERCP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5例.吲哚美辛组患者ERCP术前30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安慰剂组患者ERCP术前30min直肠内给予安慰剂栓剂.分别于术前,术后3h、术后24h检测患者血清淀粉酶,并判定患者是否出现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结果:吲哚美辛组患者术后3h、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吲哚美辛组患者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71%(2/35)和17.14%(9/35),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ERCP术前直肠应用吲哚美辛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背景:ERCP技术在不断改进,但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是ERCP术后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生长抑素是否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有预防作用尚未定论。 目的:探讨高剂量(0.5mg/h)生长抑素持续24小时静脉输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有效性。 方法: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以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行ERCP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生长抑素术前应用组:ERCP术前1小时开始持续静滴(0.5mg/h)并维持24小时;术后应用组:ERCP术后1小时开始持续静滴(0.5mg/h)并维持24小时;安慰剂对照组:ERCP术前给予生理盐水持续静滴并维持24小时。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记录ERCP操作情况;测定ERCP术前1-3小时,术后6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 结果:共纳入12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术前应用组36例,术后应用组47例,安慰剂对照组41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ERCP操作过程(插管方式、胰管显影、造影剂使用量、操作类型及时间)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 > 0.05)。ERCP术后胰腺炎总体发生率为13.7%(17/124),其中术前应用组为16.7%(6/36),术后应用组为10.6%(5/47),安慰剂对照组为14.6%(6/41)(P = 0.715)。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在术前应用组为19.4%(7/36),术后应用组为21.3%(10/47),安慰剂对照组为41.5%(19/41)(P = 0.011)。 结论:ERCP术前或术后给予高剂量生长抑素24小时持续静滴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可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内镜微创诊治 的重要手段,但与其他内镜操作相比,ERCP术后相关的并发症最高。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 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积极的早期预防可以有效降低PEP的发生率。目前,在临床上有明确 效果的措施包括术前非甾体抗炎药纳肛和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使用乳酸林格氏液积极的水化也是预防PEP安全有效 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对预防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48例行ERCP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进行ERCP手术,不采用硫酸镁处理,观察组于ERCP操作结束前采用33%的硫酸镁对十二指肠乳头局部进行喷洒处理,比较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观察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可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因胆系疾病在我院行ERCP检查并治疗的19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插管造影组和导丝超选组,监测两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插管成功率和血清淀粉酶波动等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ERCP操作中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丝组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4.01%,常规组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出现4例重症ERCP术后胰腺炎,导丝组出现3例重症ERCP术后胰腺炎.结论 选择性插管不能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却可以有效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78-2008年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确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研究类型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办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0.14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治疗组为常规治疗+苯巴比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为1.42,95%可信区间(CI)为(1.21,1.67),P〈0.000;治疗组惊厥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为0.33,95%CI为(0.21,0.52),P〈0.000;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苯巴比妥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惊厥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病死率。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不高,且缺乏长期疗效评价的证据,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失访偏倚和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有必要进行大规模、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证实苯巴比妥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SCI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Handbook5.0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13篇文献(包括1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红蛋白(P=0.003)、红细胞比容(P〈0.00001)、血压(收缩压P=0.0003,舒张压P=0.001),血清铁(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尿素氮P=0.09,肌酐P=0.09)无明显改善,可致头晕(P=0.003);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剂量、不同用法组问比较,血红蛋白(P=0.06)和尿路感染(P=0.58)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有效。限于可合并的报道指标有限,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2013年7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采用RevMan5.1.4版本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关于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共11篇,患者共3294例,其中单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组患者218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患者1113例。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合并优势比为2.27[95%可信区间(1.11,4.65)],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相比,前者术后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几率明显增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吴逢波  苏娜  占美  黄晶 《四川医学》2011,32(12):1867-1870
目的系统评价苦黄与茵栀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EMBase(1974—2011)、PubMed(1978—2011)、VIP(1989—2011)、CBM(1978-2011)、CNKI(1978~2011);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黄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的总有效率比茵栀黄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22,1.38),P〈0.00001];苦黄与茵栀黄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有相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7,95%C1(0.33,4.89),P=0.73]。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苦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茵栀黄,但因为纳入研究质量较低,尚需高质量,大样本,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早产儿生后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或治疗慢性肺疾病(CLD)的远期预后。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近年国际国内儿科会议文集,获得有关早产儿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或治疗CLD的远期预后(随访时间≥2年)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对早产儿应用地塞米松预防和治疗CLD的远期预后如神经系统预后、呼吸系统预后及死亡率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共13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数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地塞米松组儿童期反复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从49.7%降至38.9%,RR=0.57(95%CI:0.37~0.88,P〈0.05)。神经系统发育的远期预后方面,地塞米松组患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升高,RR=1.95(95%CI:1.41~2.71,P〈0.01);依据地塞米松的应用时间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早期(生后1周内)应用地塞米松组脑瘫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R=2.59(95%CI:1.59—4.21,P〈0.叭),而晚期(出生1周以后)应用地塞米松组脑瘫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95%CI:0.95~2.36,P=0.08);智力落后(RR=0.77,95%CI:0.28~0.14,P〉0.05)、耳聋(RR=0.52,95%c,:0.17~1.56,P:0.24)及严重视力障碍(RR=1.56,95%CI:0.77~3.18,P=0.22)的发生率在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71~1.16,P〉0.05)。结论生后静脉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或治疗CLD的早产儿儿童期反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降低;脑瘫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多发生于早期应用地塞米松的早产儿,出生后晚期应用者脑瘫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并不能降低CLD患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检索1994-2008年重庆维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和网络上的信息。由两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7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检索出14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只有8篇文献,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每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8篇文献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和分配隐藏的方法,均未提及是否采用盲法,属于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试验组与西药对照组有效率的比值比为4.06,95%可信区间[2.63,6.2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 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较单用西药组有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但本系统综述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多属低质量文献,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尚须开展大规模的设计严谨、方法可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获得更高强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7月。另外,使用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文献。纳入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组与单用吉非替尼组相比,在有效率[RR=1.29,95%CI(0.84,1.91),P=0.21]和肝功能损伤[RR=0.91,95%CI(0.39,2.41),P=0.83]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RR=0.21,95%CI(0.08,0.58),P=0.003]。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在提高有效率和减少肝功能损伤方面,与单用吉非替尼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2012.6)、CNKI(1979~2012.6)、MEDLINE(1950~2012.6)、PubMed(1950~2012.6)、EMbase(1970~2012.6)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全面收集关于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8个RCT,包括8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短期总有效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安慰剂[OR=43.79,95%CI(7.39~259.49),P〈0.0001];气囊扩张治疗高于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47,95%CI(0.30~0.73),P=0.0007]。2)长期总有效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31,95%CI(0.13~0.70),P=0。005];3)临床复发率: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OR=8.88,95%CI(3.31~23.79),P〈0.0001]。4)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14,95%CI(0.04~0.44),P=0.0008]。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依患者具体病情选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中药被广泛地应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但对其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的评价。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检索策略: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3期)、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据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至2010年10月15日。纳入标准:纳入比较中药与西药或安慰剂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于中药联用西药与单纯使用西药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也予以纳入。资料提取与分析:由两名系统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17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局的效应指标为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或均数差,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结果:共计纳入52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88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在临床症状总体改善方面,中药与西药对比(RR:1.36;95%CI:1.24~1.49)、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使用西药对比(RR:1.38;95%CI:1.30~1.46),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泪腺功能改善方面,中药与西药对比(RR:2.12;95%CI:1.06~3.18)、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使用西药对比(RR:1.90;95%CI:0.99~2.8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实验室指标检测方面,中药改善血沉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与西药对比RR:-9.63;95%CI:-15.73~-3.52。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使用西药对比RR:-8.42;95%CI:-14.71~-2.13);其他指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IgG、IgA、IgM)的改善,两组未见显著差异。中药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但西药对照组的不良反应高于中药组。结论: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改善症状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及双盲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预防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在体外循环下小儿心脏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09年6月,检索策略通过多次预检索后确定.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