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梗患者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旨在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 方法作者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和35例健康者,通过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了QTd与心率变异性的检测,并进行了心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非配对性t检验、QTd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d与心率变异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49(P<0.01). 而且心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检验显示,QTd和心率变异性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 HRV与QTd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两者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 5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者作静息状态下12导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结果 心衰组QT离散度为(48.4±17.45)ms,对照组为(27.87±10.74)ms,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衰组IIRV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0.01).结论 心衰时,由于自主神经受损,导致QT离散度及HRV异常;QT离散度和HRV改变与心衰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41例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QTd和HRV时域指标 ,并与 2 3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对比 ,分析QTd与HRV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 2 4hHRV各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QTd、QTcd明显延长 (P <0 .0 1 )。冠心病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其QTd、QTcd大于无心肌梗死病史者 (P <0 .0 1 ) ;HRV指标rMSSD、pNN5 0较无心肌梗死病史者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QTd、QTcd与HRV各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冠心病患者 ,尤其有心肌梗死病史者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心肌电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张淑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1):23-24
①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同时选择49例健康体检者这对照(C组),分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电脑分析得出HRV时域指标,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QTd。③结果A组的24小时HRV各指标均较B组明显降低,QTd、QTcd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P〈0.05);B组HRV指标较C组明显降低,QTd、QTcd明显延长(P〈0.05)。QTd与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④结论心绞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肌电稳定性降低,且与病情稳定程度有关,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测量43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HV)者(组1)、40例高血压不伴LVH者(组2)、和36例健康者(组3)的QTd及校正的QTd(QTcd)及HRV,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组1QTd、QTcd较组2、组3显著延长(P<0.01)。组2HRVI较组3显著降低(P<0.01)。组1较组2、组3HRVI显著降低(P<0.01)。结论QTd、QTcd延长及HRVI降低与高血压LVH的发生及心脑血管事件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tion,AMI)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将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和时照组(21例)。时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及四周后的12导联心电图,三周后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及HRV的各项时域指标。结果与时照组比较,试验组四周后的QTd、QTcd显著减少,QTmin明显延长,QTmax保持不变,三周后HRV的各项时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能缩小心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并可提升HRV,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及其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以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Oxford Prima Holter System动态分析仪,计算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指标(QTd、QTpd)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I病人QTd、QTpd与SDNN、HF、LF/HF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r绝对值=0.614~0.808,P分别<0.05).结论: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测量的QT离散度、QTp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及频域指标LF/HF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能用于评价AMI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及QTd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比索洛尔和常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HRV参数及QTd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可能起到减少猝死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40例诊断CRI而未经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5mg,2次/d,每2周增加1倍剂量,直至20mg,2次/d或最大耐受量为止。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替代卡维地洛。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和记录治疗前后心率、QTd、HR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心率下降、QTd明显缩短(P<0.05)、心率变异性参数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的SDNN、HF值提高更明显(P<0.01);LF/HF值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RF患者,可缩小QTd,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提升HRV,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段班燕党书毅周明谢建李军许海军王俊峰 《疑难病杂志》2014,(1):15-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根据卡维地洛用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256.25 mg,每日2次,n=68)和大剂量组(12.56.25 mg,每日2次,n=68)和大剂量组(12.525.0 mg,每日2次,n=52),疗程均3个月。治疗前后患者均接受长程心电图检查,记录QTd、JTd、HRV时域(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LF、HF、LF/HF)。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QTd、JTd、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P<0.01)。6个月内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卡维地洛能进一步减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JTd及改善HRV,但并不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杨保忠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9,16(5):270-27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 患者QT 离散度(QTd) 与心率变异性( HRV) 的时晨变化及相关性。方法:CHD 患者28 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每4h 时段的QTd 比较与HRV 时晨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CHD 患者QTd 平均值59-76 ±10-53 ms,各时段无显著差异,F= 1-73 ,P> 0-05 ,但8∶00(53-57 ±18-2ms) 比20∶00(65-18 ±18-08 ms) ,P< 0-05 。心率(HR) 与HRVI比,P< 0-01 ,有显著负相关性,HR 与能谱密度(PSD) 比,r = 0-62 ,P< 0-1 ,正相关。HR、HRVI、PSD 和R- R 间期标准差(SD) 与QTd 比,P> 0-05 ,无相关性。结论:QTd 有明显时晨节律变化,与HR、HRV 无统计学相关性。提示自主神经影响并非主要原因,QTd 变化与其它因素,尤其缺血心肌局部电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心率变异性(HRV),QT离散度(QTcd)和心室晚电位(VLP)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4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例正常人分别进行HRV,QTcd以及VLP联合测定,观察上述诸值的变化与心衰程度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的HRC较对照组明显减少,QTcd明显延长,VLP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观察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入院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平片组及缓释片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平片(25.00 mg,2次/d)和缓释片(23.75 mg,1次/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HRV及QTd的情况;观察治疗6个月时两种剂型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以上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平片组有3例、缓释组有5例停止服药或改服其他药物;平片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9例,缓释片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807,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控制HRV及QTd方面的效果较美托洛尔平片更好,美托洛尔平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均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RV) 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观察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入院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平片组及缓释片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平片(25.00 mg,2次/d)和缓释片(23.75 mg,1次/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HRV及QTd的情况;观察治疗6个月时两种剂型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14 d后以上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平片组有3例、缓释组有5例停止服药或改服其他药物;平片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9例,缓释片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807,P>0.05).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控制HRV及QTd方面的效果较美托洛尔平片更好,美托洛尔平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均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其中有严重心律失常者QTd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间的关系。方法:49例心衰患者及43例对照组,测定其QTd,QTcd(校正QT离散度)和HRVI进行分析。结果:心衰组QTd和QTcd均显著增加(P<0.01),尤其以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增加更为明显,且QTd的增加与HRVI间呈负相关,r=-0.03(P<0.05)。结论:心衰患者QTd的增加,尤以伴严重心律失常者明显。提示QTd增加和HRVI减小可作为心衰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率变异性 (HRV)和QT离散度 (QTd)均为心脏无创伤性检查 ,用于监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对判断冠心病预后有临床意义[1] 。本文回顾了冠心病病人的HRV和QTd特征 ,并选择 1998~ 2 0 0 2年我院住院冠心病人 6 5例。健康体检者 5 0例 ,测量HRV和QTd、QTc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RV与QTd、QTcd有显著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根据WHO诊断标准确定冠心病组 6 5例 ,分 2组 :无心肌梗塞冠心病组 5 0例。男 2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4 5~ 75岁 (6 2 .12± 9.5 7)岁 ;心肌梗塞组 15例 ,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9~ 76 (… 相似文献
18.
室性早搏索他洛尔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20例室性早搏患者服用了索他洛尔(80mg,2次/d)周,测定了用药前后的24h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及QTd,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表明:室性早搏患者的HRV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0.01),QTd、QTcd增高(P〈0.001);索他洛尔治疗后HRV各指标增高(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心率变异性(HRV)、QT离散率(QTd)及心室晚电位(VLP)3种方法判定自主神经功能进行比较,以期选择一种较为特异、可靠及敏感的方法。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别进行HRV、QTd及VLP测定,与33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显著小于正常人(P〈0.01),QTd显著大于正常人(P〈0.01),VLP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V 相似文献
20.
QT离散度又称QT间期离散度,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电活动负极过程在各个局部的不均一,可以用来评价心肌电活动状态和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由于该方法无创伤、简便而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86例心率对QT离散度的结果分析,旨在探讨排除自主神经影响因素后心率对QTd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86例健康成人,年龄(22岁59岁);其中男性57例,女性29例。受检前1个月内未服用影响心脏药物。经食管心房调搏:86例受检对象均行经食管心房调搏,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