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男性 ,胸腹联体儿 ,系第二胎第二产。 3 2 + 周剖宫产 ,出生体重 5 7kg ,生后无窒息及产伤。吃奶可 ,反应可 ,母孕期健康。生后 45d入我院。入院时 ,联甲身长 5 5cm ,联乙身长 5 4 5cm ,两婴体重 6 2kg伴肺部感染。两婴面对 ,胸骨中、下段及腹部相联形成体桥 ,周长 3 8cm ,共有脐窝。  心脏彩超示 :联体儿心脏为独立器官 (共享一心包 ) ,共用肝脏。联甲 :动脉导管未闭。联乙 :右室增大 ,房间隔缺损 ;胸腹部螺旋CT平扫加增强提示 :①联体儿胸腹相连 ,上缘起自支气管平面 ,下至髂嵴水平 ;②双侧心脏及肝脏相连 ,其中联乙心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配合进行统筹安排,包括组建专项护理小组、分配人员、准备物资、设计空间布局、逐个解决手术护理难点,从术前筹备、术中配合、术后转运的环节上详细设计规划并进行场景模拟,制定个性化手术护理方案.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两患儿均存活,术中无低体温现象,各项指征平稳.术后复苏时间短,呼吸、反射状态良好.结论 精细化管理对个案手术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思考方向和要求,使该例手术的护理选择了最佳的方案,为手术安全及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联体婴儿均为男性 (32周 ,剖腹产 ) ,术日为出生后 95d ,甲、乙两婴共重 9.40kg ,甲婴体形稍大 ,乙婴稍小。两婴连接部为胸骨中部至脐 ,联体周径为 38cm。CT、MRI和B超提示心脏相互独立 ,乙婴心脏突入到甲婴胸腔内 ,心脏疑有相连。甲婴右心室增大、房间隔缺损 (直径 6 .2mm) ;乙婴有动脉导管未闭。两婴肝实质融合 ,连接部直径约 8~ 1 0cm。  麻醉处理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 ,入室后取其自然卧位 ,手术间温度维持在 2 4~ 2 8℃。两婴分别肌注东莨菪碱 0 .1mg、氯胺酮 40mg ,入睡后分别行足背动脉穿刺直接监测动脉压 ,…  相似文献   

4.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为1/20万~1/5万[1],大多于胚胎时期或出生后不久死亡,生后成活率约为1/20万[2],成功分离并双双成活者罕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于2011年1月和2012年11月收治2例胸腹联体婴儿,并实施手术分离,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病例1联体女婴A和B,剖宫产出生后3 d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体质量共5.4 kg,从胸骨下段至脐呈带状相连成体桥,长10 cm,周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对胸腹联体婴儿进行分离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例胸腹联体婴儿接党受分离手术的临床资料及麻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该例胸腹联体婴儿实施分离手术时,可间断性地为其泵入芬太尼、维库溴胺,并持续性地泵入丙泊酚,以维持患儿的麻醉状态。术中密切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合度、心电图、心率、有创血压、呼吸、体温、尿量和中心静脉压,并注意监测麻醉气体,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使用该麻醉方法使该例联体婴儿的分离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儿无并发症。结论:在胸腹联体婴儿的,为患儿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胺,并让患儿吸入少量的异氟烷的静-吸复合麻醉法,麻醉效果完善,同时加强对婴儿术中、术后的监测,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敏  刘晓莉  程渝 《重庆医学》2004,33(4):551-552
为减轻先天心脏畸形的继发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负担,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趋于幼龄化.随着认识和技术的提高以及各学科协同配合的优化,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乃至新生儿期手术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但由于婴幼儿和新生儿在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此期间进行外科治疗亦面临诸多挑战,围术期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7月期间连续129例1岁内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围术期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先天畸形 ,其患病率为 1/5~ 10万 ,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 ,约 2 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仍存活 ,能接受手术的病例少之又少 ;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 ,术后 2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我院于 1999年 1月收治 1对胸腹联体婴儿 ,并于 2月成功进行了分离手术 ,术后均存活。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患婴 A和 B,均为男性 ,于 1999年 1月出生 ,生后 2 1天入院。该对婴儿为 39周足月剖腹产 ,父母均无特殊病史。出生时呈面对面联体 ,共用同一脐带、胎盘 ,出生体重 2婴儿重5 5 0 0 g,入院体重为 5 40 0 g…  相似文献   

9.
联体婴儿不鲜见,尤其是胸腹联体。其出生后成功手术分离并存活的几率视其联体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而各异。笔者发现1例胸腹联体婴儿,为教学和指导临床实践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10.
婴儿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伟 《广西医学》2001,23(3):590-591
近五年我院行婴儿麻醉手术共 41 4例 ,术后死亡 1 2例。本文对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有关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吸取经验教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2例 ,男 9例 ,女 3例 ,均为 1岁以内婴儿 ,其中新生儿 8例 ,年龄最小为出生后 2 h,最大 9月。体重 <2 .5kg4例 ,早产儿 2例。原发病及手术情况 :胃肠穿孔行修补术 2例 ,先天性无肛行肛门成形术 2例 ,脐膨出行内脏还纳修补术 2例 ,肠梗阻行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术 2例 ,肠闭锁行肠吻合术 2例 ,坏死性肠炎行肠切除吻合术、烫伤行清创包扎术各 1例。术前合并脱水 1 0例 ,肺炎4例 ,高热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血压管理方法,以为其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1月于我院施行腹部手术的7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9例),A组采取针对性的细致管理控制,B组根据其血压分级进行管理,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方式的血压管理,对于围术期且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不同,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较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管理应采取细致的个体化管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日康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统计经过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茵类药物用量和类型,分析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我院在抗茵药物应用方面的合理性。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476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在固手术期间使用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类型、用量、联合用药情况。结果476例患者中有99.6%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主要有五大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4482%)、硝基咪唑类(3368%)、青霉素类(1702%)、氨基糖苷类(1.96%)、喹诺酮类(2.52%)。药物联合情况中,两种药物联用比例最高。结论经过以上统计,我院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药物应用品种上较为合理,药物联用数量也较为合理,可在今后抗菌类药物应用中继续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孙丽  王宾  魏旭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49-151
目的了解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出院的672例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90.33%,存在无指征用药、疗程过长、用药时机不当、药物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规范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强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性的手术室腔镜管理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规范手术室腔镜管理前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护理前)和观察组(护理后),分别40例,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主刀医生对于手术的过程满意度具有不同的反应,医生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使用了规范手术室腔镜管理前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来说,主刀医生对于手术过程更为满意;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窗口愈合优良率为95%,对照组为70%,对比差异显著,表示规范手术室腔镜管理前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效果,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手术室腔镜管理对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01~2011-03(A组)及2012-.01~2012-03(B组)的乳腺、甲状腺、疝气等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及切121感染的发生率,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44例清洁手术中,A组187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乳腺手术95.83%(46/48)、甲状腺手术100.O%(61/61)、疝气手术100.00%(78/78);B组157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乳腺手术5.41%(2/37)、甲状腺手术6.98%(3/43)、疝气手术31.17%(24/77)。A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B组(P〈0.01)。A、B两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为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不存在相关性,无高危因素患者行清洁手术,围手术期可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医院现有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整合、重构,建立围手术期临床数据中心和智能管控引擎,构建医疗质量智能管控平台的方案,以规范围手术期医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岷  宋跃明  李涛  龚全 《四川医学》2003,24(10):1025-1027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需脊柱手术患者共3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手术前7d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10000I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两周。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间Ret,Hb,Hct手术后有明显差异,而生命体征,Plt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前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生成,并提高Hb的含量,减少输血的机会,并且未发现有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围术期血糖应如何管理,仍存在着不少争议。针对这些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对糖代谢的影响、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血糖控制与预后的关系、围术期血糖控制方案等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求提供临床上可参考的血糖管理目标。尽管统一的理想的血糖管理目标还不确定,随着血糖监控技术和胰岛素输注设备的改进,未来血糖管理和控制方案的实施会更平稳,并且预后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龙结根  蒋志宏  龙凤  张才全 《西部医学》2015,27(1):102-104,10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快速康复方案(实验组)及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前后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I类切口手术病历763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药学干预前420份,药学干预后343份。结果药学干预前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7.1%,药学干预后使用率下降至48.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学干预后在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药物选择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药学干预后,本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