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对肿瘤化疗药物的认知状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护生专科临床实习的带教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92名护生从进科实习的第二周进行肿瘤化疗药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掌握肿瘤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应急措施的护生少,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仅在戴口罩和戴手套方面认知较好.结论 学校在常规护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应重视护生专科护理教育;教学医院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初期应重视专科护理知识、技能培训的带教,做好职业防护,确保患者、护士和护生的安全,减少护理事故及纠纷.  相似文献   

2.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及干预措施,为减少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60名实习结束的护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360名护生,收回有效问卷354份,354名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有42.09%的护生发生过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损伤.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不理想,知道标准防护原则的护生占41.81%.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20.90%,来源于医院专题讲座的占56.21%,护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面临职业暴露的潜在风险,应从个人、学校、医院等方面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与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认知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军霞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117-117,120
对130名护理专科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分析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提出学校应通过开设职业防护课程等途径,使护生认识到职业防护对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生进行针刺伤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实习生针刺伤现状、实习护生对乙肝的认知及执行情况、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生针刺伤时实际的上报情况及处理锐器的实际操作情况的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强化护生的个人防护知识和意识,提高实习护生对发生针刺伤时上报的实际执行能力及规范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尤为重要。作为医院、学校、教师可以通过普及职业防护知识、加强发生针刺伤时上报流程的培训和实际执行意识及强化实习护生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使实习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预防针刺伤发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患者对实习护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认可度及影响患者认可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实习护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我科1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的为33.3%,接受非侵入性护理操作的为94.8%.影响患者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实习护生经验不足,操作易失败,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结论 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差,操作成功率低、缺乏沟通交流能力,是造成患者对护生参与临床实践,尤其是参与侵入性护理操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通过护生自身操作水平的提高、与患者交流能力的改进等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针刺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文生  王秦豫 《新疆医学》2006,36(5):235-237
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处于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由于实习护生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职业防护专业知识,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更多。为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的情况及防护意识,本文对216名不同学历、不同民族的实习护生进行针刺伤及其防护措施的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实习护生工作中针刺伤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中发生针刺伤害情况的主要原因,实习护生的防护意识及针刺伤害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两所医院内的150名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50名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针刺伤害。结论增强实习护生的防护意识,建立并执行全面的防护措施,减少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是当前临床护理及学校教学中应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实习前后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为学校护理风险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实习前护生100名,实习后护生165名。结果:护生具有一定护理风险意识,实习后护生的风险意识高于实习前(X^2=23.80,P〈0.05);但是护理风险知识均分不高,其中法律知识均分(2.23±0.639)、临床护理操作均分(2.39±0.577)、职业防护均分(2.53±0.544);实习后护生的护理风险教育课程需求高于实习前(X^2=168.90,P〈0.05)。结论:学校可采取"三段式"护理风险教育模式,形成以医护法律、临床护理操作、职业防护等为主题的课程体系,着力提高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实习护生针刺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刺伤发生、处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实习医院的665名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情况、伤口处理、后续处理、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看法及调查对象所在医院针刺伤管理现状。结果 被调查的665名实习护生中有90.9%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有14.2%的实习护生未经任何处理,76.6%的实习护生未做后续处理,仅1.4%的实习护生进行血液检查;实习护生对针刺伤全面防护基本知识掌握较差;部分被调查学生所在实习医院没有针刺伤登记及上报制度。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率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针刺后处理不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以减少针刺伤危害。  相似文献   

10.
杨再艳 《大家健康》2014,(8):189-190
了解护士职业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护生常见职业伤害及原因,说明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提出职业安全教育要在医学基础课中融入、在基础护理学中贯穿、在临床护理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在实习前强化及在临床实习中巩固,护生通过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可预防和控制护生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了解护士职业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护生常见职业伤害及原因,说明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提出职业安全教育要在医学基础课中融入、在基础护理学中贯穿、在临床护理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在实习前强化及在临床实习中巩固,护生通过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可预防和控制护生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虹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107-108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对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6级111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护生都有接受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要求;护生的职业安全认知水平低、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知识掌握水平较低.结论 改变传统观念,增强护生接受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的意识;树立普及性防护的观念;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护生应接种乙肝疫苗;将护士职业防护教育贯穿于护理学教学中;建立护生职业暴露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安全操作行为及防护等问题。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共156人做了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生中102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65.4%;被调查护生人均刺伤1.5次,其中60.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率达26.0%;回套针帽率高达50.2%;156名护生中有10人知晓在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仅占6.4%;156名护生均回答教材或课程设置上无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内容。结论临床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护生"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在教材或课程增设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内容;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4级护理专业176名护生的毕业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一些现存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实习前安全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减少意外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为职业防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93名正在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总分为(153.44±12.42)分,其中职业防护知识问卷得分为(9.42±1.44)分,职业防护态度问卷得分为(64.02±4.92)分,职业防护行为问卷得分为(80.00±8.92)分。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知信行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防护知识掌握不足、态度良好、行为操作规范性一般,因此高校和医院需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使护生掌握丰富的职业防护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防护态度,规范其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16.
护生实习职业暴露状况与防护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中对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掌握状况,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及提高防护意识。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本院118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护生在标准预防知识、6步洗手法与洗手措施指征、有潜在血液或体液接触操作中戴手套、针刺伤后感染哪些疾病及处理合格的仅分别占16.95%、32.20%、22.03%、11:86%及16.10%。④结论只有强化护生实习阶段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才能有效减少、避免护生被职业暴露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崔静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14-116
目的评估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分组,实验组在进入临床之前进行技能强化培训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与未经培训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损伤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生在临床实习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应加强对护生的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其操作行为;加强对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护生的自身防护能力;增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广东地区实习的2011届114名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认知态度有一定差异。护生对执行基础护理的职业态度较为乐观。其中实习护生主观上重治疗性技能轻生活护理操作,临床带教教师对基础护理操作的态度及临床基础护理收费与付出的劳动不相符合等因素,影响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执行效果。结论加强实习护生护理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提升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燕  苏梅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17-28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8名护生实习10个月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数据表明针刺伤普遍存在,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结论应强化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职业安全,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取问卷对2002~2005年间来我院实习的230名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结果 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了解不够全面,在面对职业危害时缺乏有效、完善的应对措施.结论 在学校课程中增设职业防护课程,把职业的危险及防护作为护生实习前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