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风用化疗数年后仍可有持久菌存在。是一种适应,即在逆境下某些细胞的代谢需要减到最低限制,处于休眠状态,不受药物作用的影响。持久菌的存在是麻风治疗失败原因之一。在治疗结核时,以吡嗪酰胺联用其它抗结核药能有效地杀灭持久菌,明显地缩短疗程。据报吡嗪酰胺能直接并通过其代谢产物抑制结核菌,可在巨噬细胞内的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麻风与结核均有持久菌。有人曾将吡嗪酰胺用于鼠足垫模型,无抑制麻风菌增殖的作用,但不能肯定其对人体内的麻风菌亦无作用,就象B663对于鼠及人的麻风菌作用不同一样。作者治疗了114例未治疗的BL和LL,按就诊次序分8个组。头二个月全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单用氨苯(DDS)治疗皮肤涂片阴性的瘤型麻风砜(LL)及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的复发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涂片阴性时,继续治疗是否象涂片阳性时一样对复发率有重大影响。复发的定义是查菌阴转的病人皮肤涂片上重新出现麻风菌。自1977年12月31日至1981年2月28日,在南印  相似文献   

3.
瘤型麻风对麻风菌有持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缺陷,机制不明。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推测可能存在与HLA联系的免疫反应基因缺陷。为此,作者比较麻风患者和他们HLA-D抗原相同或不同的健康同胞(兄弟姊妹)的试管内对麻风菌及纯蛋白衍化物(PPD)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译注: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选择23名患者和他们27名同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型分布如下:偏瘤型界线类10名、副极性(subpolar)瘤型8名、极性瘤型5名。根据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患者的27名健康同胞  相似文献   

4.
麻风菌血症是指在周围循环中发现麻风菌。最初是从瘤型病例中证实,曾认为是瘤型麻风多系统受累的结果,但新近在结核样型患者中也有发现。作者研究了25例未治疗的LL/BL菌阳性患者,其中男22、女3;平均37.5岁。治疗前对所有病人作血、尿分析、胸透及肝肾功能检查。分两组:1组10例 (LL7、BL3)患者,采用WHO多菌型治疗方案;2组15例(LL10、BL5),采用印度工作组多菌型治疗方案(开始日服利福平600mg、B_(663)和DDS各100mg共15天,后改用WHO多菌型方案)。所有病人在治疗前每隔12小时取血标本,共3次;1组病人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LL病人经有效化疗但未发生明显的逆向反应者,他们的麻风菌素光田反应(即晚期反应)将持续终身为阴性.1987~1989年间,作者对24例经22~40年化疗而无逆向反应史的LL病人进行麻风菌素试验.这些病例最初用的是砜类药(通常为DDS),近年绝大多数患者用过2年联合化疗(MDT),其中6例试验前5~22年有过复发史.除2例复发者外,皮肤查菌已阴性至少10年.另以两组病人作为对照,I组11例,其中9例为经治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7岁。1972年确诊为LL型麻风入村治疗,查菌2.3,病理是典型LL改变。16岁时右腿发生过骨髓炎,1967年患过肾结核。入院后长期服DDS及抗结核治疗。1975年起麻风皮损消退,查菌转阴,病理检查为消退后期改变。1975年会阴部出现结节状皮损,相互穿通,玻片压迫呈苹果酱色,病理检查为寻常狼疮。左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麻风特异性T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与麻风发展的关系,作者采用麻风菌素试验及麻风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对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瓜达拉哈拉城区附近的79名麻风家庭接触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前瞻性研究。按所发病人是少菌型还是多菌型,把家庭接触者分为两组,即低危组——由2例结核样型麻风(TT)和5例未定类麻风(I)的19名家庭接触者组成,高危组——由18例活动性瘤型麻风(LL)的60名家庭接触者组成。结果表明所有家庭接触者中,晚期麻风菌素(麻素)反应的阳性率为71.7%,性别或年龄在麻素反应阳性或阴性接触者之间无  相似文献   

8.
64名门诊治疗的多菌型病人,其中BL41名,LL 23名,24名未接受治疗(未治组),25名接受联合化疗2-15个月(治疗组);15名DDS单疗10-30年(平均16.6年),研究时已结束治疗1-6年,无皮损,淋巴涂片查菌阴性(治后组)。各组研究时均无麻风反应;进行了麻风菌素皮试,测量晚期反应,并作淋巴组织增生测定。分别用麻风菌和BCG刺激。结果用刺激指数(SI)来表示,SI≥3.0者为阳性。麻素皮试未治组和治疗组全都是阴性,治后组4例阳转,但与  相似文献   

9.
在麻风化疗中,以利福平(RFP)每月1次口服来清除病人体内麻风菌的疗效尚有疑问。对少菌型病人用 MDT 治疗6个月和依靠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清除麻风持久菌的概念缺乏说服力。本研究在于评价不同 MDT 方案治疗少菌型病人的疗效,为今后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研究对  相似文献   

10.
WHO推荐MDT前,普遍不停止治疗,因停药后有些地区复发高达30%。关于复发历来都有不同的解释,因而要做比较极其困难。耐药是复发的重要原因,用DDS即使病人按时服药治疗,体内仍可发现活的麻风菌,这些“持久菌”可能是复发的另一原因。“持久菌”处于休  相似文献   

11.
L型麻风患者不能控制其疾病发展,可能是因为有巨噬细胞的功能缺陷。这可由麻风菌引起,也可能是因为缺少依赖T淋巴细胞的巨噬细胞刺激。非特异性防御机能缺陷在麻风中起作用的假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机能部份负责宿主对杆菌的抵抗。巨噬细胞不能向免疫系统呈递麻风抗原的设想,促使人们用BCG和麻风菌素为麻风进行  相似文献   

12.
RT-PCR检测16S rRNA基因片段对麻风菌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风病患者皮损组织中麻风菌16S rRNA基因片段判断麻风菌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BI值和联合化疗(MDT)的疗期对27例麻风患者分组,以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麻风菌16S rRNA的特异性片段。结果:(1)无论BI高低,未经治疗的患者16S rRNA均为阳性。(2)MDT治疗、BI≥3~6者的11例患者中:有9例16SrRNA为阳性,MDT疗期小于和大于6个月的两组中均各有1例患者16S rRNA阴性。(3)MDT治疗、BI≤2的6例患者:有1例MDT小于6个月病人其16S rRNA阳性,其余5例患者16SrRNA均为阴性。结论:随MDT治疗的进行,麻风菌16S rRNA阳性患者比例减少;诊断时BI值越低的患者中,经治疗后皮损中麻风菌16S rRNA阴转的比例增大,提示麻风菌16S rRNA与患者皮损中麻风菌活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麻风患者可以发生以逆向反应(RR)或麻风性结节性红斑(ENL)为特征的炎症反应性并发症,后者在瘤型(LL)麻风中更加常见。宿主对感染和炎症的反应伴有肝脏合成大量急性期蛋白的改变,以及脂质代谢的某些改变。为了探讨诸如麻风这类慢性感染是否也会引起血清脂质浓度的改变,作者在15例病理确诊为麻风,且有ENL临床特征的LL和界线类偏瘤型(BL)患者、14例无麻风反应史的未治LL或BL患者和18例流行区无麻风接触史的健康对照者中进行了血清脂质,以及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表明,LL/BL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者高37%,血清总胆固醇或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证明以6.4×10~7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加0.1mg BCG,注射于瘤型病人皮内,具有免疫效应,能诱发特异性肉芽肿,并能迅速消除上述两种菌。本文报告531例LL、BL和I型麻风,用混合疫苗治疗的情况。这些病人均曾用抗麻风化疗。用6×10~8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混以0.01~0.2mg BCG,大部分病例均在18~30个月内皮内注射过8~10次。结果70%以上的LL和BL病例皮  相似文献   

15.
鉴于麻风的分类及“光谱”表现与细胞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已有过一些研究,但作者为了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采用了几种抗原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与结核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麻风菌素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病例选择:根据组织学检查分类,LL—35例(涂片查菌阳性24例,阴性11例),TT—16例,BL  相似文献   

16.
瘤型麻风患者对麻风菌素的特异性无反应性的机制是麻风免疫学中的中心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探讨人体免疫调节机制的特殊机会.Mehra及其同事已证实瘤型(LL)和界线类(BB)麻风患者的外周血中有麻风菌素诱导的抑制性细胞,并认为这些细胞与无反应状态有关.然而,对这一重要观察颇有争议,因为其它试验室采用类似或不同的方法未能证实此发现,为此,作者为证实Mehra及其同事的发现,严格按她们的实验设计进行了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已建立的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少菌型麻风(PB)患者的石蜡标本,探讨该方法对BI为0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从石蜡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麻风菌重复序列的特异性real-time PCR检测,包括短程联合化疗(MDT)治疗前后标本共92例;2008年和2013年收集的界限类偏瘤型麻风(BL)石蜡标本分别为7例和8例。并检测70例临床诊断PB和未定类麻风,同时将RT-PCR检测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2例(LL:19例;BL:20例;BB:20例;BT:16例;TT:17例)不同型别麻风患者的石蜡标本检测阳性率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为100.00%,100.00%,90.00%,87.50%,50.00%与40.00%,40.00%,0,0,22.22%。比较保存5年前后15例BL患者石蜡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例临床诊断PB和未定类麻风病患者的石蜡标本real-time PCR检测阳性率为71.43%(50/70),病理检测与临床符合率为51.43%(36/70),两者的阳性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Taq Man(水解探针)技术的real-time 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石蜡标本中的麻风菌DNA,提高抗酸染色阴性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二、免疫研究IMMLEP 主席 Bloom 首先叙述 IMMLEP 开展麻风菌苗研究的理论依据:(1)通过对光谱分类中不同类型麻风患者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宿主对麻风菌的细胞免疫反应与其杀死或限制麻风菌繁殖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诱导宿主对麻风菌的细胞免疫反应将使之具备防御麻风菌感染的能力;(2)灭活的麻风菌或某些可培养分枝杆菌能诱导机体产生对麻风菌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鉴于非麻风流行区大部分健康人群的光田氏反应为阳性,提示麻风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表明:麻风病的临床和组织学“光谱”系由宿主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所决定的。瘤型麻风似具有特异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而结核样型病人的此种缺陷则不太明显。瘤型麻风的这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抑制,具有宿主依赖性的特征。它可能由遗传所决定。而决定对某些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的基因则与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基因密切相连。鉴于人体的组织相容系统,即HLA,与许多种疾病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20.
两个家系分别有6人和5人同患麻风。家系1:全家6口均患麻风;最先发病者为第二代,男性,LL,系线索调查发现;因拒绝治疗,以后传染给父母、妻子(均为TT)和儿、女(均为LL),全家同患。后经多次教育,本人及儿女入院治疗,少菌型者在家治疗,乃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