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结合式 Branemark牙种植系统的疗效与成功率.方法 对 122例缺牙患者共植入 296枚牙种植体,临床追踪观 1~ 8年.结果 种植体 8年累计成功率为 90.5%.结论 Branemark骨结合式牙种植体是一套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种植体系.认真选择适应症,严格的无菌和微创操作,合理的修复设计及每年一次的定期护理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自力  贺美兰  吴红翔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3,8(4):176-177,186,I002,I003,I004,I005
目的:探讨骨结合式Branmark牙种植系统的疗效与成功率。方法:时122例缺牙患者共植入296枚牙种植体,临床追踪观1—8年。结果:种植体8年累计成功率为90.5%。结论:Branmark骨结合式牙种植体是一套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种植体系。认真选择适应症,严格的无菌和微创操作,合理的修复设计及每年一次的定期护理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引导骨再生理论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anemark教授建立的牙种植体骨结合理论 (osseointegra tion)奠定了口腔种植技术的理论基础 ,使牙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得到了保证 ,10年累计成功率达到 90 %以上。然而 ,缺牙后牙槽突骨量不足一度成为限制牙种植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障碍。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以前 ,牙种植体以  相似文献   

4.
口腔种植学     
骨质量和种植体螺纹对种植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的体会;Branemark种植系统多牙基台的临床应用:37例报道;BLB种植体102枚种植修复的临床体会;下颌骨取骨onlay植骨改善种植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 ,在I期手术 ,116枚Branemark种植体植入上颌全牙列缺失的16例患者,6个月后 ,进行II期手术 ,再经1周后 ,用固定可卸式修复体修复。结果 :Branemark种植体修复后3年 ,上颌累积成功率为91.1% ,修复体的稳定率为100%。结论 :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即刻负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口腔种植修复理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口腔种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病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经典种植学要求4~6个月无负重愈合期,以便使种植体和骨之间形成骨性结合,这个过程中种植体需要在零负荷状态下进行骨整合,由于缺牙时间较长,很难满足患者对于美学和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牙种植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32例种植修复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共植入38枚种植体,随访5年,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影像学检查,参照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评价该牙种植体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种植修复后,随访5年,32例患者无不适主诉,38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断裂,周围黏膜无急慢性炎症;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修复5年时,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平均吸收高度为0.63 mm (SD:0.30; range:0.33~0.93),5年成功率达100%。结论:该牙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力和较少的颈部边缘骨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确保Branemark种植系统高质量的修复效果,对过去6年中采用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单冠和固定桥修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单冠和固定桥修复技术修复单个牙和多个牙缺失,根据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对种植体的稳定性、功能和美观、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外观形态和骨组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36例39颗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单冠修复和19例44颗固定桥修复病例。随访2年至5年10个月,中位随访期为3年1个月。86.8%患者对Branemark系统种植体的舒适度、功能及美观情况主观评价满意;种植体早期松动而失败2颗,并发症5例,所有并发症经适当处理均未导致种植失败,种植体保存率达97.6%。结论 Branemark种植系统虽然操作复杂,但性能可靠,如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种植体表面优化处理对其骨结合促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种植是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自1965年瑞典学者Branemark教授提出骨结合概念以来,种植体的骨结合已被公认为是种植成功的标志之一。在实践中获知,除一些全身、局部因素外,种植材料的性能可能影响种植体的骨性结合。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纯钛种植体的表面改性。国内、外学者们正在努力寻求更加理想的种植体表面结构,来提高种植体的骨结合。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对种植体的骨性结合界面形成极为重要。多年来,口腔种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何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一、HA…  相似文献   

10.
自瑞典学者Branemark及其同事提出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理论后,牙种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广泛用于各种牙体、牙列缺失的治疗。但其在未成年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就颌骨、牙齿的发育对种植体的影响以及种植体对颌骨生长的影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牙种植体嵴顶部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口腔种植的深入开展,不断有新的观点、理念产生,应介绍给同行。 一、牙种植体嵴顶部生物学宽度 由于种植体嵴顶部设计的不同,与生物学宽度相对应的有两种情况(图1):第一类:埋植式种植系统,以Branemark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设计,其结合上皮附着位于基台处,结合上皮下有1.0—2.0mm的结缔组织附着,种植体一基台连接部位于此结缔组织附着层内,在完成修复1年后,牙槽嵴顶端通常要出现骨吸收至于第一个螺纹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Brnemark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 ,在I期手术 ,225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全牙列缺失的86例患者,下颌的有63例136颗种植体 ,上颌的有23例89颗种植体 ,下颌一般植入2~3颗种植体 ,上颌则需要3~6颗。4~6个月后 ,进行II期手术 ,将愈合基台连接在种植体上。修复期在Ⅱ期手术一周后进行。取下愈合基台 ,选择永久基台接在种植体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杆卡附着体 (Bar-clipattachment)或球形附着体 (Ballattachment) ,按常规制作和戴上塑料活动修复体。结果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3年的累积成功率上颌为83.2% ,下颌为99.3%。结论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时 ,下颌比上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Osstell谐振频率分析仪初步评估骨挤压术时Branemark和Replace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外科技术在提高种植体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颌后牙IV类骨质的牙列缺损患者,按照Noblebiocare标准守则,分别采用骨挤压术和传统备洞技术植入Replace和Branemark种植系统共计48颗种植体,其规格均为φ5.0×L10.0mm.记录种植体系统类型、植入最终扭矩和Osstell谐振频率分析仪测定的初期稳定性ISQ值,对观察结果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骨挤压术较传统备洞技术所获得的种植体稳定性高(P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ADIR)牙列缺损种植修复随访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例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牙列缺损种植病例,分析术后种植体的肩部偏差、颈部偏差和角度偏差。测量并记录修复后即刻、修复后6、 12个月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20颗种植体的肩部偏差、根部偏差以及角度偏差分别是(0.34±0.11) mm,(0.34±0.15) mm,(0.82°±0.38°),且不同种植体直径和长度的对精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所有植体周围边缘骨高度稳定,均获得良好骨结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良好。结论:ADIR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1年内应用效果良好,但仍需长期的随访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种植学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测定,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建立及意义,外伤性骨缺损行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外科种植支抗在正畸、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骨构建实验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骨结合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方法:门诊牙种植病例104例,植入种植体114颗。其中即刻种植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7.1+1.9岁,植入56颗种植体;延期种植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46.7+1.9岁,植入58颗种植体。修复后1年随访,观察两组病例种植体保存率,牙龈美学评价,X线片骨吸收检查。结果:即刻种植组56颗种植体中1颗由于邻牙根尖周感染形成脓肿,2个月后种植体脱落,1颗因术中发现患牙拔除后无可利用的种植骨量,充填骨粉后完成种植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良好。术后1年随访,即刻种植组保存率96.4%,延期种植组保存率100%。结论:尽管即刻种植组的保存率低于延期种植组,但是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就诊次数,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功能与美学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 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 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 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在 I期手术, 116枚 Branemark种植体植入上颌全牙列缺失的 16例患者 , 6个月后,进行 II期手术,再经 1周后,用固定可卸式修复体修复。结果: Branemark种植体修复后 3年,上颌累积成功率为 91.1%,修复体的稳定率为 100%。结论: 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211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89名部分牙缺失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95件,临床观察28—36个月,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3.4%,修复体稳定率为84.2%,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其主要原因为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糖尿病被认为是口腔种植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充分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种植体骨结合差,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远低于正常患者。影响糖尿病患者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的因素,包括血糖及感染的控制,生长因子及激素的水平,种植体表面性能等。本文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牙种植成功率的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牙种植修复程序,即要求患者在拔牙术后3~12个月接受牙种植体植入术。随着种植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满足广大缺牙患者的实际需求,将拔牙和种植体植入同步进行——即刻种植技术已进入了临床运用阶段。即刻种植具有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创伤、保存硬组织和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等优点,其成功率与延期种植相近,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