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继萍  屠翠芬 《吉林医学》2011,(5):1013-10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6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12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减轻了不适和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掌握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制定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指引、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输液前准备、温水泡手或热敷法、提高静脉穿剌成功率、输液中定期进行老年患者输液风险评估、建立巡视岗位制度、开通老年患者输液绿色通道。结果实验组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一次静脉穿剌完成全天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一次穿剌完成全天输液的成功率,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李彩红 《求医问药》2014,(16):123-124
目的:探讨对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3年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72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输液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输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输液后能够正确按压针眼的人数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输液知识掌握的及格率为91.7%,对照组患者对输液知识掌握的及格率为58.2%。观察组患者对输液知识掌握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输液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41例患者能够正确按压针眼,对照组患者中有185例患者能够正确按压针眼。观察组患者在输液后能够正确按压针眼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输液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3.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55.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对输液知识的掌握率、在输液后能正确按压针眼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无痛技术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数字法抽选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选并编号分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410例次;观察组采用无痛穿刺安全输液405例次。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401例次(98%),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359例次(89%),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穿刺应尽量做到无痛、微痛,一次穿刺成功,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有效保护了静脉,使输液技术更快捷、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5.
孔萍 《吉林医学》2014,(25):5735-5737
目的:对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安全要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安全、有效、可靠、人性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模式。方法:对2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随机性地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试验组在已有的常规输液治疗之下,再同步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输液巡视卡。所有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担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过程中,依据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避免与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发生,改善护患关系,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与满意度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郑月菊 《吉林医学》2013,34(5):947-948
目的:探讨适用于老年患者在家庭中进行静脉输液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将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输液服务方法。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的发生率和重复注射次数。结果:观察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的发生率和重复注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防范,可减少输液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在家庭中进行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静波 《包头医学》2009,33(3):184-185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954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患间的信任,从而对临床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外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科近年来65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方法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情况。结果:65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外渗局部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积极有效的对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给予护理,能延长静脉血管使用、及时抢救危重病人、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医患纠纷,促进病人康复,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160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的16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的对策.方法:我们将2016~2017年中88例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分析组针对以往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遇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手段,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输液护理手段.结果:对比两组的液体渗出和皮肤发生青紫或瘀斑的发生率、穿刺成功及输液的顺利完成率以及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有比较明显差异(P<0.05),分析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在输液前、输液过程中以及输液后进行规范性的干预措施,不仅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还减少了输液后所带来的并发症等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以及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1.
杨慧 《中国乡村医生》2007,9(20):129-12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预防静脉渗透的作用。方法:将入院的122例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普通静脉针输液,一组给予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对两组病人静脉渗漏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静脉渗漏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弹性下降,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可更好地预防静脉渗漏。  相似文献   

12.
吴玉梅  李黎  高芬 《吉林医学》2010,31(29):5157-515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慢性病需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老年、反复住院、病情变化快、静脉输液处置较多、且因反复穿刺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152例。结果:152例有3例因护理不当24h内脱出,2例因堵塞拔出,均使用24~125h以上,达到了保护静脉,减少穿刺痛苦,保障抢救用药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为患者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起到保护静脉、减轻痛苦、保障用药、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与最佳时间效果。方法:将2006年在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1091例,输液次数6834例次,按《基础护理》掌握拔针法,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输液老年患者的1210例,输液次数7131例次,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拔针后出现皮下瘀血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皮下瘀血。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在社区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对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处置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可提升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壁浅静脉输液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10 -09~ 2011 - 03对10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腹壁浅静脉输液.结果:10例老年患者经腹壁浅静脉输液共92次,一次性穿刺成功75次,成功率为81.52%,输液后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可采用腹壁浅静脉输液,其操作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欣 《西部医学》2009,21(9):1614-16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6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改善了患者心理、生理及体位上的不适,随访满意度达到98.7%。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老年静脉输液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出有利于老年患者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6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巡视单,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两组分别发放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程度及对静脉输液过程中所担忧的问题。结果:实施安全、规范的输液服务流程后,患者对输液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规范输液服务流程后,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老年输液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刘乾惠  袁琼  张跃群 《西部医学》2014,(3):378-379,38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应用鱼骨图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50例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知识欠缺、技术操作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患者疾病因素、遵医行为差,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结论鱼骨图直观、清晰地揭示了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利于管理者建立并实施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吴智平 《大家健康》2014,(1):377-378
目的: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90例,对其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在静脉留置针的时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结果:90例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套管堵塞2例,液体渗漏5例,皮下血肿4例,局部静脉炎8例,穿刺部位感染4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5.5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避免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输液和输血困难和保护静脉。在留置过程中,需对患者采取行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措施,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饶莉 《四川医学》2016,(4):465-46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治的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次序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度以上疼痛持续时间、卧床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试验组中度以上疼痛持续时间、卧床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减少中度以上疼痛持续时间、卧床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能降低住院费用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