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肛门Soave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45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我院自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应用经肛门Soave术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4 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4 5例中男 36例 ,女 9例 ;年龄 2 4d~ 7岁。年龄 <1个月 2例 ,~ 6个月 16例 ,~ 12个月 15例 ,~ 3岁 8例 ,~ 7岁 4例。均有胎便排出延迟和腹胀史 ,反复便秘4 1例 ,呕吐 38例。 2 4例靠开塞露或扩肛维持大便 ,余用盐水灌肠。本组均用钡灌肠确诊先天性巨结肠 ,其中常见型 32例 ,短段型 10例 ,长段型 3例。 12例同时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二、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经肛门直肠肌鞘内拖出术(S…  相似文献   

2.
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15例报告   总被引:116,自引:7,他引:109  
目的 报告一种新型I期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及期手术效果。方法 15例经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直肠乙状结肠型巨结肠患儿均行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方法为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1cm、前壁齿状线上2-3cm切开直肠粘膜,向近端游离达腹腔水平后,切除腹膜外直肠肌鞘至肛提肌水平,残留肌鞘后壁“V”形切除。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45min(95-250min),平均出血45ml。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4个月所有患儿排便2-6次/d,无污粪。结论 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巨结肠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基础研究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多种治疗方法长期随访结果的逐步明确 ,对小儿肛肠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有了新的改进。一、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1.手术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几种手术方式Swenson、Duhamel和Soave及其各种改良术式受到挑战 ,而腹腔镜辅助下的直肠内结肠拖出术和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日益受到广大小儿外科医生的接纳和采用。此手术不但对患儿创伤小 ,切口美观 ,而且有切除痉挛段粘膜彻底 ,吻合口低且能同时处理肛门内括约肌病变等优点。手术的关键如下 :…  相似文献   

4.
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介绍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初步经验。方法 患儿全麻后取截石位,扩肛后,牵开肛门。在直肠齿状线上0.5cm处游离直肠粘膜,形成粘膜管后,继续向近端游离,达腹膜返折后环形切断肌鞘一周,劈开肌鞘后壁,并切除部分肌条。进入腹腔后,直视下游离直肠、结肠的移行段和扩张段,妥善结扎系膜血管,达正常结肠后切断,拖出结肠浆肌层与保留肌鞘间断固定,结肠断端及直肠齿状线切缘缝合固定。结果 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min-100min,出血约15ml~30ml,术中均未输血。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症,平均切除肠管13cm~25cm。1例于术后6d出现小肠结肠炎,治疗后好转,其余6例恢复顺利。术后2周开始扩肛,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1年,每日排大便2~4次,无便秘复发、腹胀,无吻合口狭窄,无污粪,无肛周感染、肠管同缩等并发症。结论 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短段型及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后壁“V”形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9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术治疗HD患儿218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并发症、排便功能等.手术技术在Georgeson-Soave基础上稍有改进,包括减少盆底游离、环形黏膜切口、电凝分离黏膜直到腹膜反折、肌鞘剪短,后壁V形部分切除.结果 218例患儿,手术年龄为15 d~12岁,狭窄段位于直肠乙状结肠176例、左半结肠38例、横结肠4例.平均手术时间176min,中转开腹2例.术中左髂血管出血1例、新直肠180°扭转2例.肠蠕动恢复时间8~36 h(平均23 h),术后住院时间7~20 d(平均10.4 d).术后2周以内每天排便3~12次(平均4.6次),术后3个月每天排便1~5次(平均2.3次).早期术后并发症包括小肠从套管孔疝出2例(0.9%),肛周皮炎共73例(35.6%),吻合口瘘3例(1.4%).182例患儿随访6~120个月,晚期术后并发症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例(1.1%),肛门狭窄4例(2.2%),小肠结肠炎17例(9.3%),便秘4例(2.2%),污便8例(4.4%).排便功能优良率达到87%.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肌鞘后壁“V”形切除治疗HD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中括约肌痉挛、便秘复发和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减少,污便的发生率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肛门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病变黏膜切除,保留直肠肌鞘6cm左右,沿结肠壁处理肠系膜血管,结肠拖出并在齿状线以上吻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5min(50~100min),均于术后48h内进食,平均术后住院6天,随访2~18个月,患儿排便情况1~5次/d,无明显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术后坚持扩肛6个月)。结论本术式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觞后使秘的病例,探讨其原因、再手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2000年来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便秘的患儿17例;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共4例,占23.5%;手术组13例,占76.5%;手术组又分为开腹和再次经肛门直接拖出手术治疗2组;其中开腹手术组4例,经肛门直接拖出治疗9例。对手术时间、合并症、术后便失禁、便秘的情况进行分析随访。结果保守治疗组有3例经洗肠、排便训练及年龄增加便秘情况由1次/2~4d,转为1次/1~2d,无合并症;1例治疗2年因反复肠炎,顽固性便秘转手术治疗。经肛门再次直接拖出治疗10例和腹部小切口辅助经肛门拖出治疗4例,无手术并发症。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时:排便2~6次/d,半年时:排便1~3次/d;术后2年随访排使±1—2次/d,无肛门狭窄。仅1例偶有污裤。结论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时.因视野小、拖出困难;容易遗留先神经节细胞的结肠,是术后便秘的主要原因。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根治术具有腹腔干扰少和粘连少的优点,因此再次手术时,仍可采用此方法。有腹腔肠粘连的患儿可腹部切口辅助下经肛门Soave Ⅰ期直接拖出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肛门Ⅰ期根治巨结肠及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提高巨结肠治疗效果,探讨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手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3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手术方法为:经齿状线上0.5 cm逐层梯度切开分离粘膜、环肌、纵肌,进入盆腔,处理结肠系膜及韧带,拖出并切除病变肠管,将近端结肠与齿状线上创面吻合。并对5例小儿尸体进行肛门直肠应用解剖研究。结果:全部手术获得成功,随访6~15月,肛门无狭窄,排便正常,无污粪。解剖研究发现:婴幼儿直肠前及两侧腹膜反折较后侧低,距肛门约5~6 cm,直肠与尿道或阴道之间组织较致密,间隙较小。结论:经肛门直肠采用粘膜、环肌、纵肌梯级分离推进式进入Ⅰ期根治小儿巨结肠,可避免损伤尿道及邻近器官,减少术后并发症。适用于普通型、短段型及部分长段型巨结肠。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Mollard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式Mollard术即前矢状入路结肠经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18例。结果:无手术死亡,18例全部存活。腹部切口及会阴前矢状切口均工期愈合。临床评分5~6分为优,共11例,占61.1%,3~4分为良,共6例占33.3%,0~2分为差,1例占5.5%。结论: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高位肛门闭锁,一期完成手术,既保留了直肠盲袋及发育不全的内括约肌,又防止肥厚宽大的盲袋拖出时对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所造成的损伤,保留了直肠盲袋肌层内的神经反射功能,防止了直肠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及吻合口瘘,前矢状入路准确的对合会阴外括约肌复合体及会阴体,术后获得较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结肠 (简称HD)占新生儿肠梗阻的 2 0 % ,作者就近 5a来对 2 5例新生儿HD的诊治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5例中男 2 2例 ,女 3例。日龄 2~ 30d ,均以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超过 36h就诊 ,最长达 4d ,均有腹胀、呕吐。经钡灌肠检查确诊 2 0例 ,2 4例直肠粘膜活检确诊 ,均行肛门直肠测压 ,2 3例直肠肛管松弛反射消失。二、治疗方法 入院后均予胃肠减压、清洁灌肠 ,除 1例全结肠型外均排出大量胎便 ,腹胀缓解 ,进食后无呕吐。 2 0例行手术治疗 (Soave术 3例 ,Duhamel术 14例 ,结肠造口术 1例 ,内扩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的手术处理方式做探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5例巨结肠同源病行根治术,平均年龄(35.5±5)个月,其中节细胞减少症(HG)33例(有既往手术史4例,12.1%),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IND) 12例(有既往手术史4例,33.33%).所有患儿均在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术后排便功能并与术前结果相比较.结果 HG组33例中17例(52%)经开腹手术,16例(48%)腹腔镜辅助或经肛门拖出术.结肠切除范围:左半切除28例(84.8%),次全切除5例(15.2%);12例IND组全部经开腹手术,结肠左半切除4例(33.3%),次全切除8例(66.7%).术后随访:所有患儿便秘症状消失,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不同术式组中均有少数患儿持续存在污粪现象,1年期随访经肛门手术显著高于开腹手术(P<0.05).出现术后污粪患儿施行肛管直肠测压术前肛管静息压(66.5±11.67) mmHg,术后3个月为(52.17±0.31)mmHg较术前明显下降,但至术后6个月~1年后测压为(58±5.7)mmHg,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同源病的手术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原发性HG病变可采用直接经肛门拖出或腹腔镜辅助游离术.既往曾经肛门直肠手术或年长、晚期患儿应采取保留肛管直肠括约肌形态和功能完整性的术式.IND患儿均需行根治性次全切除术,不主张采用简单的经肛门拖出术式而应采用盆腔内的低位吻合术式.经肛门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术式组1年期随访时污粪率要高于非拖出术组,左半切或次全切方式对术后是否污粪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后功能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后排便功能。方法随访2000年10月-2004年10月经肛门Ⅰ期拖出术44例,开腹Soave术35例,腹腔镜Soave术29例,Ikeda-soper术39例。术后随访1~5年。对围手术期疗效(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禁食天数、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及术后排便控制能力(Kelly评分和直肠肛管测压)进行评估。结果经肛门Ⅰ期拖出术平均手术时间(75±20)min、费用(8198.81元)低于开腹术[(92±25)min;10264.45元]、腹腔镜术[(125±25)min;12504.67元](P〈0.05);术前肠道准备(2d)、手术时间(75±20)min、术中输血量(0例)、术后禁食天数(2d)、应用抗生素时间(4±1)d、住院天数(11±2)d及费用(8198.81)元较Ikeda-soper术[(4±1)d;(240±30)min;32例;(5±1)d;(7±2)d;(19±3)d;15243.78元]显著降低(P〈0.01)。经肛门Ⅰ期拖出术后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开腹术、腹腔镜术无显著差别(P〉0.05);Soave术后3个月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12例)高于Ikeda-soper术(3例)(P〈0.05),但就经肛门Soave术(5例)与Ikeda-soper术(3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肛门Ⅰ期拖出术和Ikeda-soper术患儿术后12个月Kelly评分无差别;术后1年直肠肛管测压均未引出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术后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无统计学差异,但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术后主动收缩压(52.3±15.6)mmHg低于Ikeda-soper术后(55.7±15.4)ramHg。结论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明显低于开腹、腹腔镜Soave术以及Ikeda-soper术,适用于治疗小年龄婴幼儿的短段型和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男婴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11年间获得随访的48例行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A组)和64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B组)治疗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男婴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A组术后良好控制排便的有38例(79.2%),B组55例(85.9%);肛门外括约肌具有较强肌张力的有36例(75%),B组55例(8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便秘A组3例(6.3%),B组15例(2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直肠肛门狭窄2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2例,直肠黏例膜脱垂5例;B组术后发生直肠肛门狭窄6例,尿瘘1例,直肠黏例膜脱垂1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男婴儿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可免多次手术,有良好的控制排便功能,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经肛门Soave I期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2月采用经肛门SoaveI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1个月~ 2岁。均有排胎便延迟、间断性腹胀、便秘等表现。均经钡灌肠检查及黏膜活检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其中短段型 1例 ,常见型 5例。二、手术方法 取截石位 ,于肛门前后左右缝四针固定线牵开肛门。络合碘消毒直肠 ,于齿状线上 0 .5cm处切开黏膜一周 ,沿黏膜下层分离黏膜与肌层 ,使黏膜呈管状 ,达腹膜返折处全层切开直肠肌管。向外拖拉直肠显露系膜 ,边结扎边切断系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介绍腹腔镜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0例,手术年龄11-90d,体重2.5-5.7kg。手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腹,腹部置3个套管至腹腔,腹腔镜直视下分离病变的结肠及近端直肠系膜至盆底,手术转至会阴部,于肛门齿状线上5-10nm环行切开直肠粘膜,下施并向上分离直肠粘膜约20-25mm,此处切断直肠肌鞘,分离直肠至腹内直肠游离处,将病变肠段由肛门拖出切除,近端结肠切缘与直肠粘膜齿状线上切缘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3.5min,术后次日开始进食,患儿恢复顺利,平均出院时间为术后7.4d,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腹镜腔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打击小,术后患儿恢复快,此法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目的 报道既不用开腹,也不需腹腔镜,在微创的情况下实现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根治术式。方法 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前高后低),处理直肠、结肠系膜,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除,结、直肠I期斜面吻合的方法,治疗短段型(5例)及普通型(18例)巨结肠共23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无须扩肛,随方1~12个月,排例正常,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 非开腹式,经肛门拖出并切除病变结肠,是一种全新的手术路径。它不实现对巨结肠根治的同时,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并降低了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单纯腹腔镜监视下经肛门直肠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单纯腹腔镜监视下经肛门直肠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3月至12月,8例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行腹腔镜Soave手术.作者改进这种技术.在单纯腹腔镜监视下通过肛门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次全结肠切除术.结果 全部操作均顺利完成,6例单一腹腔镜经脐部放置,2例经关闭剥离结肠造口后的小切口导入.手术时间155~240min,平均(178±23)min,术后1~2 d恢复肠蠕动.1例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随访2~10个月大便次数由术后近期的每天5~15次降至2个月后的3~5次,临床效果良好,无大便失禁或便秘复发.结论 单纯腹腔镜监视下经肛门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使手术创伤更小,经脐单孔腔镜手术可达到NOTES的美观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and assess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 and laparoscopic subtotal colectomy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 and allied disorder (HAD). Method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0,8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long segment Hirschsprung's disease or/and allied disorder underwent Soave pull-through procedures under laparoscopic guidance. We modified this technique by mobilizing the whole colon via rectal muscular sleeve approach under laparoscopic vision, then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 to complete the subtotal colectomy. Results All procedures were completed successfully. Single-port access laparoscope wa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umbilicus in 6 cases and through a small incision after mobilized colostomy in 2 cases. 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178 ± 23 min (range 155 to 240 min). The period of the full bowel action was 1-2 day. One infant developed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at required open exploration. They were followed-up for 6 months (range 2-10 months). The bowel movement frequency was reduced from 5-15 per day postoperatively to 3-5 per day after 2 months. The clinical outcomes were excellent with no stool incontinence or constipation. Conclusions Transanal Soave pull-through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simple laparoscopic guidance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procedure, with minimal invasion,and good cosmetic resul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发生原因, 探讨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医源性直肠阴道瘘患儿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经腹经肛Soave术、经会阴或经肛门修补手术。分析发生直肠阴道瘘的原因, 总结手术经验, 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为自阴道内漏出粪便, 其中4例出现在初次手术后, 2例出现在再次手术后;行再次手术的原因分别为手术后腹腔出血、存在肠无神经节细胞段残留。4例合并吻合口回缩、狭窄, 采用经腹经肛Soave术治疗直肠阴道瘘及吻合口回缩、狭窄, 均经单次修复获成功;2例仅单纯局部修补直肠阴道瘘, 其中1例经肛门修补2次后瘘管闭合, 1例经会阴/经肛门局部修补5次后瘘管仍未闭合。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阴道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医源性损伤, 在进行先天性巨结肠拖出手术时应紧贴直肠黏膜下层或直肠壁分离, 以避免损伤阴道。经腹经肛Soave手术修复直肠阴道瘘成功率高, 可同时处理吻合口回缩、狭窄。  相似文献   

20.
经脐腹腔镜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2009年6月至9月,对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进行治疗.患儿平均年龄为31.9个月(年龄范围在1~99个月),平均体重为16.2 kg(体重范围在4.7~25 kg).患儿脐窝处分别置入3个5 mm trocar,在腹腔镜镜头监控下,使用特制弯曲手柄型腹腔镜操作杆分离相应肠系膜及血管.扩肛,分离直肠肌肉与黏膜,然后将病变肠管呈袖套式拖出肛门外切除,行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术.记录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手术相关数据.对手术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55 min(时间范围在110~185 min),平均失血量为40 ml(失血范围在10~100 ml).没有患儿术中转为传统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无一例患儿术中出现腹部血管、肠管、输尿管、输精管损伤.患儿术后3 d进流食,术后7 d可出院.在随访期间,详细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1例患儿术后16 d出现小肠结肠炎,经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便秘、污粪、大便失禁、腹泻、小肠结肠炎).术毕脐窝稍红肿,术后30d患儿复诊未见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腹腔镜拖出术来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简单易行、美观的优点,适用于长段型巨结肠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