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近年来,PCNSL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本文就PCNSL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属结外型淋巴瘤,临床诊断难,预后差.现对我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丁江华 《安徽医药》2011,15(12):1591-1592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其他部位无淋巴结浸润的淋巴瘤,发病率极低。作者确诊1例PCNSL,一线应用替莫唑胺治疗4周期,患者达完全缓解,至  相似文献   

4.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只局限于脑、脊髓、脑脊膜和眼部,很少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受累.PCNSL发病率在NHL中占1%~2%,占全部颅脑肿瘤的1%~6%,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尤其以50~70岁的老年人为主,男女的发病比例约为1∶5;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现将临床工作中见到的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兴  张智民  陆小明 《江苏医药》2005,31(11):820-822,F000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PCNSL32例。结果 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确诊,31例手术确诊。31例手术中全切或近全切除28例(90%),大部切除3例(10%),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检查:B细胞型淋巴瘤30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2例(69%),稳定6例(19%),症状加重4例(12%)。术后辅以放射治疗25例,联合化疗9例。结论 PCNSL为少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孙国涛  孙祥民  陶荣杰 《医药世界》2010,(11):1500-150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7-2009年采用替莫唑胺(TMZ)治疗5例PCNSL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效果。结果有效随访5例,CR3例,PR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替莫唑胺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误诊原因及防范策略.方法:对在我院住院首诊误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11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 15例,首诊均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误诊主要原因:①临床少见,医生缺乏该病诊治经验;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少见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方法 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Rapidly progressive dementia,RPD)的PCNSL患者,结合文献,分析...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Bailey于1929年首次报道,是一种较罕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约占淋巴瘤的1%左右,脑肿瘤的0.3%~1.5%[1]。本病呈侵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5%,占全身各部位恶性淋巴瘤的0.7%~2%。多年来对该病的发生机理及起源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虽然磁共振得到发展,但由于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其它病变,曾被认为是网织细胞肉瘤,淋巴肉瘤,血管外膜细胞肉瘤,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及小胶质细胞瘤等。虽然该病少见,但是有文献报道PCNSL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在各年龄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和预后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5~76岁,病理类型全部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中位生存期26个月。年龄≥60岁和脑脊液蛋白浓度>600mg/L是预后不良因素。与单独放疗或化疗比较,放化疗联合可延长总生存期(OS)(P<0.01),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未能延长OS(P>0.05)。结论年龄≥60岁和脑脊液蛋白浓度>600mg/L提示PCNSL患者预后不良;放化疗联合较单纯放疗或化疗可延长OS,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未能延长O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方法 以1例HD-MTX治疗PCNSL患者为例,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主动参与临床治疗,协助医师制定化疗及解救方案,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保证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结果 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过程顺利。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焦鎏鎏  张茜  张禹 《安徽医药》2018,39(9):1056-1059
目的 探讨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确诊的30例PCNSL与26例GB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SWI,在SWI序列相位图上测量PCNSL和GBM的肿瘤实性、瘤周2 cm内脑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等面积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ROI的相位值,比较分析患者的相位值。结果 GBM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0.63±9.27、-3.94±8.55、-4.85±5.16。PCNSL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12±10.47、-5.87±18.00、-5.46±4.90。GBM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均高于PCN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M肿瘤实质相位值低于PCN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实质相位值能够有效的鉴别GBM和PCNS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放疗综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效果.方法:无免疫功能缺陷PCNSL患者39例.CT及MRI检查示单一病灶24例,病灶≧2个15例;41个病灶位于脑深部结构,18个病灶位于表浅部位.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20例行全脑放疗(A组);19例行化疗及放疗(B组),先给予2个周期甲氨蝶呤(MTX,按体表面积3g/m2静脉滴注),化疗结束2周后行全脑放疗.治疗结束时判定疗效.结果:A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进展2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为10.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B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为2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2例出现晚期神经系统损伤.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Zc=2.629,P<0.05).B组生存期长于A组(Zc=1.815,P<0.05),2组生存曲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4.627,P<0.05).A组和B组分别有15例和7例复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结论:大剂量MTX与放疗结合是治疗PCNSL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抗代谢性抗肿瘤药)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血药浓度特点,并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9例PCNSL患者,进行50例次HD - MTX化疗,并监测化疗后不同时间点MTX血药浓度,综合分析血药浓度特点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MTX剂量的相关性,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结果 MTX化疗后,利用亚叶酸钙(CF)解毒后,大部分患者MTX血药浓度能在66 h降至安全浓度(0.05 μml·L-1以下).MTX消除与患者年龄及其剂量有相关性,与性别无关.在使用CF解救及血药浓度监侧和充分水化、碱化的情况下,HD-MTX方案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后,监测MTX血药浓度并适时、适量给予CF解救,是保证HD-MTX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GBM和22例PCNSL病例的常规MR图像,分析其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 ADC,ADCM).同时测量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计算肿瘤校正ADC值(corrected ADC,ADCc=ADC肿瘤实质、ADC对侧白质).两组间常规MR信号特点采用卡方检验比较,ADCM和ADCc值采用f检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ADCM和ADCc值对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BM和PCNSL组在T1WI(P=O.06)和T2WI(P=0.86)上的信号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化均匀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BM组的ADCM和ADCc值均明显高于PCNSL组[ADCM:(0.97±0.17)×10-3 mm2/s比(0.69+0.11)×10-3 mm2/s,P<0.01];[ADCc:(1.28±+0.21)比(0.92±0.13),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以ADCM值≤0.85×10-3 mm2/s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11,敏感度:95.5%,特异度:81.5%).以ADCc值≤1.09为阈值,可获得最优的诊断效能(AUC:0.936,敏感度:95.5%,特异度:85.2%).结论 DWI和ADC值可辅助GBM和PCNSL的鉴别诊断,为常规MR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14例PSNSL患者中单发肿瘤10例,多发肿瘤4例,共25个病灶,其中幕上病灶23个,幕下病灶2个。大多数病灶平扫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典型的病灶可出现"尖角征"、"蝴蝶征"及"缺口征";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基底节及胼胝体区。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为高颅压、肢体偏瘫及麻痹、视觉障碍等颅内占位性表现。结论 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MRI扫描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颅内少见的原发肿瘤。本病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且用其他影像方法检查,未发现机体其他部位受累的淋巴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2%~([1])。与其他颅内原发肿瘤不同的是,本病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通常以化疗为主,但预后效果欠佳~([2,3])。其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颅内其他肿瘤相混淆如成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Llssystemlymphoma,PCNSL)的MRI和1H—MR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PCNSL的MRI和1H—MRS资料。结果①16例共24个病灶,位于基底节区6个、胼胝体4个、丘脑4个、脑室旁深部白质6个、大脑半球浅部4个。14例呈团块结节状,2例呈蝴蝶状;6例水肿明显,10例水肿较轻。②MR平扫T1WI9例呈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9例,等或稍低信号7例;D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6例呈“握拳征”,4例呈“尖角征”,2例呈“蝴蝶状”,2例呈“环征”,2例呈团块状。③8例行1H—MRS检查,均出现NAA峰不同程度减低,Cho峰明显升高,7例Lip峰明显升高,3例出现Lac峰。结论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有一定特征,MRI和1H—MRS检查对PCNSL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