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滑膜软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肿瘤位于关节腔内,呈不规则分叶状;切面灰白、灰蓝色,质脆,部分区域灰红色、质软.镜下见软骨细胞片状分布,伴有细胞不典型性;大部分区域软骨细胞分化较差,呈梭形,核仁大而明显,可见双核、大核及异型核的肿瘤细胞,局灶坏死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S-100和vimentin(+).结论 滑膜软骨肉瘤非常罕见,临床上主要应与滑膜软骨瘤病及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鉴别,组织学上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确诊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手术所见及组织学形态综合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壁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通过介绍本例及国内外已报道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该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 X线检查常发现瘤内钙化灶;病理形态上有不同程度的双相分化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对波形蛋白(Vimentin)、角蛋白(Keratin)和上皮腺抗原(EMA)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结论 腹壁滑膜肉瘤是具有双相分化的软组织肉瘤,但因其发病部位特殊,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阐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0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分为3种亚型,胎型横纹肌肉瘤20例,含有星形、梭形和小圆形细胞形;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6例,以小圆形细胞及中圆形细胞为主;多形性纹肌肉瘤4例,多为大圆形及中圆形细胞。全部肿瘤中,带状细胞,蝌蚪细胞及多核细胞占27%,仅1例见到横纹。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Vimentin92%,desmin53.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例心脏SS患者的肿瘤标本,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SS由单一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织束状排列,部分间质黏液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示,AE1/AE3(部分+),CK7(散在+),CK19(散在+),波形蛋白(vimentin)(+),bcl-2(+),Calponin(+);FISH检测结果示,18号染色体基因位点断裂及易位。结论:心脏单相型SS诊断较困难,易误诊,需结合形态改变、免疫表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5.
18例Kaposi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posi肉瘤 (KS)是分化较好的血管增生导致的多发性恶性肿瘤 ,常发生于 5 0~ 80岁的老年人 ,男女比例为10~ 15∶1,多见于欧洲、非洲地区 ,AIDS患者、器官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治疗者易并发此病。新疆作为经典KS多发地区 ,自 1985年以来 ,收集发现 18例KS ,现将临床病理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包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心包滑膜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肿瘤由单一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织的束状,向上皮样细胞分化。免疫组化:calponin(+),p53和vimentin(+),bcl-2和EMA散在(+)。FISH检测显示18号染色体基因位点断裂及易位。结论心包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在掌握组织学特征和临床病史的同时,必须结合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谢均 《临床误诊误治》1998,11(6):342-342
滑膜肉瘤(SynovialSarcoma,SS)由于发病部位广泛,而且临床和X线表现无特征性,故极易误诊,甚至光镜下亦有误诊的。我院1974年7月~1992年12月共收治滑膜肉瘤28例,本文就术前误诊的22例(78.5%),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对3例腹腔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进行分析,并综合文献资料探讨该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为短梭形,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质丰富,细胞排列紧密,呈束状或旋涡状。免疫组化:3例肿瘤细胞vimentin均(+),其中2例CD99和bcl-2(+);而CD34、CD117、SMA和S-100等为(-);FISH检测SYT基因(+)。结论腹腔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比较少见,需与纤维肉瘤、恶性间质瘤等相鉴别。诊断腹腔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的要点是充分取材、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9.
上皮样血管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4例上皮样血管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1例做电镜观察。结果 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61岁。头颈部2例,膀胱1例,上臂1例。癌细胞上皮样增生呈片状,细胞大,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可见胞质内空泡形成,偶见含有单个红血球,多数病例能找到互相吻合的血管腔隙,其内衬非典型的内皮细胞,间质易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和含铁血黄素。Vim、CD31、CD344例均( );FⅧAg及低分子角蛋白(CK7)2例( );S-100、HMB45、EMA、HHF35和SMA4例均(-)。电镜观察1例见胞质内含丰富的微线和少许W-P小体。3例随访1-3年,2例有转移,1例转移至局部淋巴结,1例转移至肺,1例术后半年死亡。结论 上皮样血管肉瘤是血管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熟悉其形态特征,对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U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UP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10例UPS患者中,男8例,女2例,男女比为4:1,年龄45~73(平均57.7)岁,肿瘤直径1.5~7.0(平均3.9)cm。肿瘤细胞呈梭形和多形性排列成束状、交织状或席纹状。核分裂易见,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及间质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可表达Vimentin,CD68,不表达HMB-45,S-100,CKpan,SMA,CD34,Desmin。结论:UPS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需与胃肠道间质瘤、多形性脂肪肉瘤、多形性平滑肌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黏液纤维肉瘤、分化差的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肉瘤(H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4例H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活检或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例HS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范围22~65岁(平均43.25岁);发生部位为淋巴结2例、皮肤1例、结肠1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点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散在分布、互不黏附,瘤细胞体积中等到大,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上皮样.胞质较丰富,略嗜酸性,部分细胞胞质呈泡沫状,核圆形、卵圆形,偏位,核染色质空泡状,核仁嗜碱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3例见舣核瘤细胞,多形性明显,可见多核瘤巨细胞,2例可见灶状泡沫状胞质的瘤细胞,1例可见灶状肉瘤样梭形细胞区,2例可见噬血细胞现象.4例均见到多少不一的炎细胞背景.4例患者均弥漫表达a-1-ACT、CD68、CD163、溶菌酶,3例表达CD45、CD45RO.电镜检杳4例患者均显示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内含溶酶体,不见Birbeck小体、细胞间连接及指状突起.4例均进行了随访,3例确诊后6~13个月死亡,1例局限于皮肤及皮下者现存活.结论 HS为一种罕见的显示成熟组织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是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进行排除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富,淡嗜酸性,常见多核或单核瘤巨细胞,胞核染色空淡,间质常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CD21、CD35和clusterin(+),部分肿瘤细胞EGFR、S-100、CD68、EMA和vimentin(+),CK和CDla(-),Ki-67表达程度不一。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形态学变化较大,确诊需要依靠详细的病理形态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结外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发生于小肠淋巴结外的2例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镜下显示小肠淋巴结外FDCS组织学无特征性结构,呈席纹状、旋涡状或杂乱排列;瘤细胞呈合体状,卵圆形、梭形,胞质少,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有清晰的核膜,部分有明显核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间常混有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CD21、S-100和vimentin(+),CD68散在(+),EMA、CDla、desmin、AE1/AE3、CD45RO、CD3、LCA和MPO(-)。结论小肠系膜淋巴结外FDC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应予以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9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结果 49例患者年龄10~ 83岁,平均年龄38.8岁,男女之比为1.9:1.“经典型”是上皮样肉瘤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上肢的软组织;“近心型”上皮样肉瘤罕见,多发生于中线软组织.上皮样肉瘤具有多结节状生长,细胞呈上皮样分化,中心性坏死和肉芽肿样结构的组织学特征,需与多个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鉴别.免疫组化vimentin、CK、EMA和CD34(+).染色体22q基因表达缺失具有较高的遗传学特异性.结论 上皮样肉瘤罕见,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复发率高,诊断应结合临床、组织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 ~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  相似文献   

16.
颈部滑膜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余.查体:右侧颈前间隙可扪及一大小约30 mm×40 mm肿物,质硬,上下活动差,左右活动可,无压痛,边缘光滑.CT检查:右侧颈前间隙、胸锁乳突肌前内方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30 mm×38 mm×41 mm,上至舌骨水平,下至甲状腺水平,病灶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CT值约35 HU,中央囊变部分CT值约15 HU,增强后实质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CT值达98 HU,囊变部分无强化.  相似文献   

17.
肋骨原发性上皮样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肋骨原发性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原发于肋骨的上皮样肉瘤标本,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本例肿瘤原发于肋骨。肿瘤细胞结节状排列,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大部分由相对独特的上皮样细胞组成,核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玻璃样。肿瘤中心常见变性坏死。免疫组化示EMA、CK和vimentin( )。电镜显示肿瘤细胞有大量的细丝、细胞间桥和细胞连接。结论原发于肋骨的上皮样肉瘤比较罕见,形态学相对复杂多样,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和病理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并随访。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右颈部孤立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易于复发。由于患者拒绝接受治疗,于确诊后15个月死亡。镜检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由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和卵圆形细胞替代;瘤细胞vimentin、sqoo(+),tEA、CD68灶性弱(+),CD21、CD35、CD1a及T、B细胞标记(-);电镜下瘤细胞表面可见细长的指状突起,未见到Birbeek颗粒、细胞间桥粒连接及黑素小体等特殊结构。结论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极为罕见,容易漏诊和误诊,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依靠免疫组化和电镜可确诊。  相似文献   

19.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0例LBL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5~43岁,男15例,女5例,13例纵隔占位者9例伴锁骨上和,或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以颈部或全身多发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起病,1例则表现为胸椎骨的病变。光镜下表现为中等大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胞质少,核染色质细腻,易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TdT、CD3、CD43、CD99(+),MPO(-)。仅1例呈CD20弥漫(+)和CD79a(+)。19例诊断为T-LBL,1例为B-LBL。1例T-LBL同时呈CD79a弥漫弱(+)。随访13例,4例出现中枢神经侵犯,4例累及骨髓,4例死亡。结论 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临床出现纵隔占位伴锁骨和,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应首先考虑T-LBL,光镜下瘤细胞中等大,核浆比大,染色质细腻,常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TdT阳性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