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市闵行区成人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成人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闵行区613位成人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研究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结果]乙肝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为75.02%,对血液可传播乙肝,握手、共用办公用品不传染乙肝知晓率较高,分别达88.83%、90.58%、90.75%,而其他传播途径知晓率均低于80%,其中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41.36%;乙肝危害性平均知晓率为66.07%,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完全治愈乙肝的特效药和我国的高流行现状知晓率最低,分别为53.67%和49.76%。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文化程度教育水平及职业相关,学历越高者得分越高、医务人员得分最高。居民最多的是从电视上获得乙肝防治相关知识,占41.11%。[结论]仍需加强闵行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但乙肝患者在升学、择业、婚姻等方面仍备受乙肝困扰。资料显示:30%-50%的乙肝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我国早在1992年就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范畴;2004年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于出生新生儿,经过多年的努力,乙肝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根据对流行病最新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在我国1~4岁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病例的发病特征,为评估我国消除乙肝目标的实现情况,制定乙肝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20年我国高、中、低流行区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报告的病例的诊断信息,通过报告信息和诊断信息对2013-2020年的乙肝病例发病情况进行估算。分析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病例特征。结果 NNDRS中共报告了27 013例病例,其中急性乙肝病例4 070例,慢性乙肝病例21 971例,未分类乙肝病例972例。报告急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69.9%(2 845/4 070),报告慢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2.1%(452/21 971),诊断为慢性乙肝的占89.0%(19 548/21 971)。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估算,2013-2020年全国估计急性乙肝发病率为4.6/10万,慢性乙肝发病率为54.5/10万。急性乙肝中以31~45岁组最多,占35.3%(1 164/3 297),≤ 15岁儿童仅占0.4%(13/3 297)。慢性乙肝中以46~60岁组最多,占34.4%(7 211/20 932)。结论 我国急性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慢性乙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慢性乙肝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降低因慢性乙肝导致的疾病转归和死亡的发生。同时需要对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报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报告,以提高乙肝病例分类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王芳  程碧娥  周锦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882-2883
乙型病毒型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且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流行强度的划分定义,我国在全球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HBsAg流行率9.75%)。2006年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乙肝列入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2]。为了解和分析天  相似文献   

5.
最新一期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我国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和学生杨田的Comment(述评),以《乙肝歧视在中国》为题呼吁全社会关注乙肝群体,普及乙肝常识,消除乙肝歧视,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文章说,在中国大陆,约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福建省乙肝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月在乙肝高流行区晋江、南安、安溪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别选择15~、20~、30~、40~49岁4个年龄组的育龄期妇女共1 863名进行调查,外地育龄妇女(户籍为非福建省)的比例≥25%。结果福建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为29.34%,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45.57%、31.63%,本地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30.42%、51.35%、33.18%,高于外地育龄妇女的26.50%、30.86%、29.94%(P0.01);乙肝疫苗接种率28.30%,本地(29.00%)高于外地(28.29%)(P0.05)。育龄妇女乙肝知识获取途径以医生、广播、电视为主,分别占42.97%、31.25%。结论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福建省乙肝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月在乙肝高流行区晋江、南安、安溪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别选择15~、20~、30~、40~49岁4个年龄组的育龄期妇女共1 863名进行调查,外地育龄妇女(户籍为非福建省)的比例≥25%。结果福建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为29.34%,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45.57%、31.63%,本地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30.42%、51.35%、33.18%,高于外地育龄妇女的26.59%、30.86%、29.94%(P0.01);乙肝疫苗接种率28.30%,本地(29.00%)高于外地(28.29%)(P0.05)。育龄妇女乙肝知识获取途径以医生、广播、电视为主,分别占42.97%、31.25%。结论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洛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乙肝疫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疫情网络数据和专题调查资料对2004-2010年洛阳市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73 078例,占洛阳市所有报告传染病的36.97%。年平均发病率为195.28/10万,发病年龄集中于15岁~55岁,占发病总数的84.58%;除20~和25~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发病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发病分布前3位的是农民(53.87%)、工人(11.65%)、学生(11.59%);高发县区主要为瀍河区(平均发病率415.59/10万)、吉利区(413.15/10万)和伊川县(220.41/10万)。病例分类中,急性乙肝6118例,占7.30%,慢性乙肝31326例,占37.43%,未分类乙肝46239例,占55.25%。结论2004-2010年洛阳市乙肝疫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2004-2007年持续上升,从2007年到2010年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低于上升幅度。对乙肝疫情上升贡献最大的是慢性乙肝和未分类乙肝病例,急性乙肝在7年报告中持续在较低报告水平,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乙肝的诊断分类水平,提高乙肝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
到了育龄期的乙肝妇女不敢怀孕生子,这种担忧普遍存在,主要是怕下一代儿女再被传染上乙肝。乙肝孕妇如果生育子女不进行任何预防干预,所生的孩子成为"小乙肝"的可能性很大。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乙肝患者大约50%以上都是由母婴垂直传播而来,如果母亲为乙肝"大三阳",所生子女如果不加预防干预,90%以上都会成为"小乙肝"。但乙肝妇女怀孕注意事项做好了,专家提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曾被称为肝炎大国,1992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1]。自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以来,新生儿得到了广泛的免疫接种。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1.
丁旭    任达飞    高前荣  宁乐婷  龙正锦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892-1896
目的 了解铜仁市实施免疫规划以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消除乙肝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20年铜仁市乙肝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0年铜仁市共报告乙肝33 30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92/10 万;其中急性、慢性、未分类乙肝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17/10 万、27.63/10 万、32.13/10 万。在报告病例中,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60岁分别占4.67%、27.43%、29.97%、22.10%、15.82%,在急性乙肝中分别占8.66%、35.19%、 28.26%、15.17%、12.72%,在慢性乙肝中分别占2.59%、23.05% 、29.36%、25.99%、19.01%,在未分类乙肝中分别占5.98%、30.25%、30.63%、19.61%、13.53%。在急性、慢性、未分类乙肝中农民分别占54.60%、61.73%、62.66%。全市婴幼儿乙肝首针接种率、首针及时率、全程接种率分别从2005年的39.96%、12.11%、38.97%上升至2020年的99.6%、91.56%、91.25%。结论 铜仁市在控制乙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急性、未分类乙肝得到有效控制,现发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在继续做好儿童HepB常规免疫的同时,加强成人乙肝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而1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主要来自于母婴传播,研究表明95%以上的乙肝母婴传播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传播,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仍有10%~3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失败且原因尚不明确,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报道缺乏普遍共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对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母血中乙肝病毒载量、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特殊新生儿以及母婴阻断项目实施情况等影响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乙肝母婴阻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于7%,为全球乙肝高度感染区,是我国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乙肝感染率高达10%左右[1],乙肝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乙肝在中学生中的感染情况,并为今后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桃源县部分中学新生开展了乙肝感染情况检测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2004年-2012年乙肝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建议。方法用Excel 2007软件对全国乙肝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2012年乙肝疫情处于高发状态,全国累计报告乙肝发病数为9 767 979例,占肝炎总发病数的81.32%,报告发病率范围为70.50/10万~89.00/10万,平均发病率为82.10/10万;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各地均有乙肝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青海、甘肃、新疆,最低的是西藏;发病以青壮年为主,20岁~39岁报告病例占乙肝总病例数的46.69%,0岁~14岁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报告病例职业构成中农民、工人和学生最多。结论我国乙肝处于高发状态,确保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高接种率,推广重点人群的疫苗预防接种,才能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共有600万~1 000万乙型肝炎(乙肝)慢性患者,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要求消灭肝炎,并要求到2030年减少90%慢性患者。上海市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发病率已减少了85%,肝癌发病率下降1/2。2015年,联合国要求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要达到95%以上,乙肝新感染人数要减少90%。为了早日实现联合国目标,根据上海市经验,建议在乙肝疫苗接种阻断母婴传播时,坚持做到"3个96%",即婴儿出生24 h内接种率达到96%,出生后1、6个月疫苗加强时继续2个96%。抓住切断母婴传播关键环节,我国预防肝炎定有希望,有可能提前达到消灭乙肝和控制肝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携带者中,约40%~50%来源于母婴传播。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可达10%~15%,因此对母婴传播途径进行干预、阻断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多数学者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进行预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保护率可达到70%~90%〔1〕。笔者将在本院产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共93例作为观察组,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多次肌注;另选入院分娩HBsAg阳性孕妇21例为对照组,未用药。并追踪两组新生儿(114例)静脉血清中乙肝标志物,观察其在宫内感染情况以及孕晚期注射乙…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5):315-317
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广泛,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5亿人,每年有75万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BV感染率为57.6%,HBV携带率为9.8%,即中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HBV.乙肝发病率呈逐年持续上升趋势,2003、2004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7%~29%,仅次于结核病、居全国第2位.乙肝高发区的感染多发生在婴幼儿期,30%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在围产期可将病毒传给婴儿.我国HBV携带者中50%以上为母婴传播所致,胎儿时期感染HBV,容易形成慢性带毒状态,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因此,乙肝预防的重点是婴幼儿,阻断母婴传播、提高婴幼儿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是降低乙肝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乙型肝炎水平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全世界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人口生活在HBV高流行区,约20亿人证明有HBV感染,3亿~4亿人HBV慢性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乙肝死亡约75万例[1].我国仍属于乙肝高流行国家,HBV的携带者有1.2亿,占人口的10%左右[2],乙肝累积患者多,危害严重.有调查报道我国73%慢性肝病患者、78%的肝硬化患者和71%的肝癌患者HBsAg阳性,有6亿人曾感染过HBV,现有慢性肝炎患者1 200万例,每年因肝病死亡30万人,其中50%死于原发性肝癌[3].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河北省邯郸市选择2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变化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乙肝疫苗作用、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约90%,对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接种对象、携带者概念的知晓率约为60%~70%,对乙肝疫苗种类及我国乙肝携带者人数等问题的知晓率不足40%,对照组大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在25%~45%之间,干预组的整体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关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态度较对照组积极(P<0.05)。结论对社区人群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增强了社区人群对乙肝及其疫苗预防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