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小儿神经康复门诊就诊的早产儿100例,按照家长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进行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和护理指导。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在五大能区的得分及发育商(D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田桂林  陈婷  华敏妮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32-133,136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保健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8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作常规干预,观察组早产儿进行社区综合保健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经社区综合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社区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远期预后结局,提高身体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早期行为干预的意义。方法:将148例HIE足月儿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均给予早期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高压氧疗、人工抚触;干预组同时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包括早期行为训练及水疗、婴儿操等综合训练。在患儿1、3、6、12、24月龄时对其进行智力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6月龄之后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后遗症(脑瘫、智能发育迟滞等)发生率6.41%(5/78),低于对照组的15.71%(11/70)。结论:在早期综合治疗基础上对HIE患儿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智力、运动发育,减少脑瘫、智能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与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中心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出生并系统管理的0至2岁的婴幼儿按时间顺序定期进行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高危儿.使用随机法将筛查后发现的所有67例高危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高危儿在常规定期门诊随访监测的情况,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观察组高危儿根据不同的发育落后情况进行早期干预,并采取让家长配合并辅助进行早期的育儿及发育训练指导方法.观察组行早期干预后将两组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商(D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高危儿各种行为能区D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今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筛查能第一时间清楚发现高危儿童的发育落后情况.一经发现,早期的干预更具有关键作用.干预能有效帮助高危儿康复,促进其行为发育,快速赶上正常儿童.故此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在提高精神发育迟滞(MR)患儿精细运动技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月~6岁的MR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根据PDMS-FM评估结果运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后一年分别用PDMS-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应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FMQ、sGr和sVI与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估显示两组患儿运动技能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FMQ、sGr和sVI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MS-FM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可明显提高MR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26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140例,对照组120例,干预组指导家长按《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一书中0~3岁教育大纲在家中进行早期干预训练,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均定期用Gesell方法进行智能发育评定。结果干预组各项发育均优于对照组,且随月龄增加差异逐渐显著。结论家庭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行之有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国昀  四培 《云南医药》2006,27(5):436-437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180例在我院及外院出生后转入我院成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给予抚触、听音乐、看红球等刺激,并指导家长进行视、听、感知觉及运动方面的干预训练。用北京——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3、6、12个月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能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至为重要,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施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0~3岁婴幼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祖庙辖区2000年出生的婴幼儿随机抽取88例为训练组,78例为对照组,利用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方案,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由家长配合进行体操和功能操训练。分别在1、2、3岁时对两组婴幼儿用盖泽尔(Gesell test)发育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两组婴幼儿在1、2、3岁时体格发育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组的发育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高危儿进行评估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生后1月龄的高危新生儿126例进行Gesell发育量表筛查,将筛查出的可疑及异常发育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出生后1月起接受早期干预,包括感知觉及精细动作训练、被动及主动运动功能训练、言语及社会交往训练,异常者及时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育儿指导.两组观察至12个月,并使用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 126例高危儿中可疑及异常发育儿84例(68.3%) 干预组(46例)6、12个月DQ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P〈0.05).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4.4%(2/46),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1.06%(8/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高危新生儿运动智能发育,改善预后,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危儿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患儿于1岁时来院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1.
傅燕青  覃肖丽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128-129,14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分析预防保健所和西乡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危儿86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非早期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早期干预组)50例。结果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和P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在高危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行为发育商,改善其智力水平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早产儿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仅采用常规体检,观察组120例在进行常规体检时给予智护训练12个月,两组均采用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生后3、6、12个月的智力测试比较,观察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Gsell发育量表发育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智护训练可以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3.
发育临界儿早期干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发育临界儿(DBC)预后的价值。方法:对纳入系统保健的婴儿5 632例进行52项神经行为发育筛查,共筛查出192例DBC,将其分为干预组(医院-家庭干预训练模式)和对照组(医院指导家庭训练)。用北京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干预前后神经行为和GESELL发育DQ值。结果:训练前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7.3%。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DBC运动功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损伤早产儿75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生理功能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干预训练。于纠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进行体格、发育商检测并评价。结果两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重的体格发育在纠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早产儿的发育商在纠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2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儿童铅损伤防治的干预模式。方法对在越秀区社区保健中心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0例0~3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筛查和儿童心理发展评估分析。观察组300例是参加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顶目系统监测;对照组300例,除与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外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结果经过2年追踪观察,观察组平均血铅水平(82.31±2.81),智能发育商(116.81±7.92);对照组平均血铅水平(102.11±62.17),智能发育商(98.94±9.3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t=22.91,P〈0.01)。结论通过社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变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可使血铅水平显著降低,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儿童铅中毒是一个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秦月意  宋佳  田甜  胡幼芳 《江苏医药》2021,47(9):886-889
目的 观察家长主导的家庭支持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0~2岁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分为四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每组20例.A组未行家庭支持训练;B、C和D组分别加用家庭支持训练每日5 min~、20 min~和≥40 min.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评估患儿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总发育商.将干预前某项发育商<80的患儿分为E组(未行家庭支持训练)和F组(行家庭支持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发育商差异.结果 干预前,A、B、C、D组患儿总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四组总发育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D组干预前后总发育商差值大于A、B、C组(P<0.05).F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方面发育商差值高于E组(P<0.01),但两组语言和社会行为方面发育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主导的家庭支持训练能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训练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语训矫治儿童发育性口吃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口吃的矫正方法。方法对103例3~14岁持续2个月以上的早期口吃儿童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应用Dr.Speech软件中的程序对口吃儿童采用心理疏导、呼吸疗法及言语流畅度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矫治前后MPT、S/Z比、共振峰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自行恢复率为41%,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软件对早期发育性口吃儿童进行语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借鉴。同时提议口吃儿童宜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出生存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婴幼儿保健。干预组的早产儿从首次门诊保健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予抚触,脾胃按摩,追视听训练,感知和运动训练等早期干预。并用20项婴儿神经运动检测量表和Gesell量表监测其发育情况。结果 1纠正年龄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干预组早产儿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能区分数分布在边缘水平和发育落后的例数和比例均较对照组早产儿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医院-家庭综合模式干预,对其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自出生后3~7天即开始采用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接受良好环境刺激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常规育儿。两组患儿均定期定人于0~1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结果:干预组在出生后28天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6、9、12个月时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重度HIE患儿进行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能发育,降低伤残发生率,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儿童保健对儿童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保健干预的94例婴幼儿,按保健干预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指导,试验组(47例)行保健干预,对比两组生长发育、发育商、智力与运动指数、神经行为。结果:试验组干预后体重、头围及身长均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干预后精细动作、语言能力、适应性、大运动及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干预后一般反应、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及原始反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保健干预应用于儿童可促进智力、运动及生长发育,并促进神经行为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