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献血者服用有致畸作用的中药后延期献血期限的设定。方法采用药动学方法,推迟时间从最后一次服药算起为tmax 20×t1/2。结果根据药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半夏、人参的暂行延期献血期限。结论服用过有致畸作用中药的献血者必须延期献血。在不能准确设定延期期限之前,需要确定暂行安全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分散片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奇珍  王慧 《中国药师》2004,7(1):30-3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分散片的含量.方法:采用DOS柱,以腈-水(40:60)为流动相257 nm波长处检测.结果:西洛他唑浓度在8~7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本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片中西洛他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医药》2004,3(7):57-58
  相似文献   

4.
西洛他唑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敏 《中国新药杂志》1998,7(4):288-289
  相似文献   

5.
西洛他唑出现心律失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洛他唑(cilostazol)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下肢动脉硬化引起的溃疡、疼痛、冷感及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症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显示其良好的抗栓效果。同时该药物有扩张血管、抑制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口崩片中西洛他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莉  王东凯 《黑龙江医药》2005,18(6):398-39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口崩片(RDT)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257nm波长处检测。结果:西洛他唑浓度在24.8~74.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7%。结论:本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常规的抗血小板治疗犹为重要,阿司匹林联合腺苷二磷酸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已被全球心内科医生广泛应用于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患者中。但即使接受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仍有1%-4%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其死亡率高达40%以上。而西洛他唑是新型的活性多样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针对术后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PCI的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Restenosis, RS)的发生。以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 TAPT)已被日、韩及我国的很多心脏中心应用于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为帮助医生在临床应用中更合理的使用西洛他唑,本文拟综述TAPT在PCI术后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西洛他唑是一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3( PDE3)型抑制剂,具有抗血小扳聚集、血管扩张和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为此本文对其近年来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谢彤  杨岫岩 《中国药师》2002,5(8):484-485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治疗雷诺现象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表现为雷诺现象的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给予西洛他唑100mg·d~(-1),分2次口服,对照组27例给予双嘧啶氨醇150mg·d~(-1),分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7%和5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西洛他唑治疗继发性雷诺现象有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不明显,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尿蛋白定性3次以上阳性,持续尿蛋白>0.5g/日,血液流变学明显升高,血清尿素氮(BUN)>8.0mmol/L,血肌酐(Cre)>140.0 μmol/L,空腹血糖(FBG)>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pBG)>11.1mmol/L以上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100例为治疗组,常规用胰岛素、肠溶阿斯匹林等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50mg一次,每日二次.另选择血液流变学异常升高,FB6>10.0mmol/L,ppBG>11.1mmol/L以上的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除不加西洛他唑外,余治疗同治疗组,治疗30周观察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液粘度的作用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还同样有效降低BUN、Cre、尿蛋白.对照组降低血糖、血液粘度的作用低,有效率分别为95%、6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肾病(DN)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对DN的早期、轻型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萍  温预关  何倩 《中国药房》2005,16(18):1404-1405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西洛他唑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醋酸铵(62∶38,V/V),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结果:西洛他唑检测浓度在10.0~15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高、中、低系列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97.30%、97.14%,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欣  王子瑞 《安徽医药》2019,23(5):981-983
目的 监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常规参数变化,评估捐献血小板、2周机采间隔及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单份前后、双份前后、间隔2周再次捐献前、7个月内连续捐献血小板10次献血者的首次和末次捐献前血常规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例机采单份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WB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t0.025(19)=2.093,P>0.05);40例机采双份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WB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6<t0.025(39)=2.023,P>0.05)。而20例间隔2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两次采集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前一次机采前:WBC(6.13±1.54)×109/L、RBC(4.81±0.38)×1012/L、HB(144.70±10.53)g/L、HCT(42.11±3.36)%、PLT(265.45±39.37)×109/L;2周后机采前:WBC(6.21±1.46)×109/L、RBC(4.78±0.41)×1012/L、HB(141.90±11.81)g/L、HCT(43.09±3.32)%、PLT(266.15±40.24)×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20例7个月内连续10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首次和末次采集前WBC、RBC、HB、HCT、PLT[首次机采前:WBC(6.28±1.41)×109/L、RBC(4.93±0.37)×1012/L、HB(147.30±9.31)g/L、HCT(42.11±3.64)%、PLT(262.35±41.48)×109/L;末次机采前:WBC(6.22±1.34)×109/L、RBC(4.87±0.36)×1012/L、HB(144.80±9.17)g/L、HCT(41.67±2.98)%、PLT(266.80±46.93)×109/L]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是安全的,2周的采集间隔和多次反复机采血小板不影响献血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以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101 963份,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合格情况进行检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的阳性率进行检验,以计算不合格率。结果 101 9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不合格血液标本3996例,不合格率为3.92%,其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为1.24%,抗-HIV不合格率最低,为0.34%。结论血液ALT不合格是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在献血前加强对ALT的检测以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报废,从而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机采2U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120例连续献血>10次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60例。A组机采血小板1U/次,B组机采血小板2U/次。比较两组献血者单采前后血小板计数(PLT)以及首次、10次后外周血象指标[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A组献血者上次单采前PLT为(271±30)×10^9/L,下次单采前PLT为(269±31)×10^9/L;B组献血者上次单采前PLT为(273±31)×10^9/L,下次单采前PLT为(268±34)×109/L。两组献血者单采前后PLT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者首次与10次后PLT、RBC、Hb、HCT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前后的血常规改变不明显,根据国家规定的健康体格检查标准,献血者采集血小板前PLT>230×10^9/L,体重>50 kg,连续多次采集2U血小板血常规无显著变化,对献血者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由于献血者人数限制,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威海市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人群特征,为献血者招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对无偿献血者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2013年威海市1674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32089名全血捐献者人群结构、献血经历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威海市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统计指标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献血经历、血液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献血者中35岁以下年轻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全血献血者,分析原因与男性身体特征及工作人员针对性招募有关,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文化程度与职业的差异在于团体献血工作的开展。血站可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宣传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募,可以极大提高招募成功率,使机采献血者队伍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赵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56-2458
目的:调查山东省枣庄市辖区内无偿献血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以保证献用血安全。方法对来血站将要献血的3842名无偿献血者采取匿名方式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当场实际回收问卷3576份(93.08%)。献血员艾滋病知识、态度有效问卷3358份(87.40%);其中性行为方面有效问卷1201份(31.26%)。原始数据资料录入Excel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对艾滋病通过血液和性传播两种途径的的认识分别为86.52%和80.23%;对母婴垂直传播认识正确率只有50.67%;对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传播正确率为74.71%;对卖淫嫖娼易感艾滋病的正确率达到74.75%;对艾滋病只能预防不能治愈为93.26%。献血者在献血前、1、2次献血后对艾滋病是传染病、输血可传染、可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拥抱接吻传染、静脉吸毒传染、安全套能预防、能否治愈认知度正确率均显著提高(26.57%、64.51%、78.83%)、(51.54%、80.12%、89.61%)、(61.41%、73.57%、86.82%)、(59.56%、77.63%、88.79%)、(30.54%、68.48%、72.40%)、(59.83%、70.21%、85.62%)、(64.58%、81.27%、93.56%)、(68.59%、84.63%、85.28%)(均P<0.05)。无偿献血员艾滋病知识来源宣传材料及献血方面占43.67%,报纸杂志占28.12%,广播电视占22.71%,家人朋友同事处获得5.60%。结论无偿献血员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知识;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流行病学干预,是确保公民献血安全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流动采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及t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中山市2007年1-12月流动采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的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并记录。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4%(248/26276),分析其原因主要为精神紧张及受他人影响,其次为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空腹及环境因素等。结论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及改善献血环境等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和西洛他唑对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西洛他唑对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通心络组,C组西洛他唑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TXB2;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通心络和西洛他唑均可使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西洛他唑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更明显。②通心络和西洛他唑治疗后均可使脑梗死患者TXB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尽管西洛他唑组使TXB2下降更明显,但与通心络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心络和西洛他唑对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国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采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18751份标本进行HBV、HCV和HIV3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实验。结果 18751份ELISA检测阴性标本中,用NAT检测共检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0.08%。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