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脓肿多见于哺乳期,脓腔位置往往较深,形态不规则。一旦明确脓肿形成,治疗原则主要是切开引流。因乳汁中脂质含量高,脓液粘稠,为脓腔冲洗带来一定困难。我乳腺中心尝试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进行脓腔冲洗并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脓腔置管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哺乳期乳腺脓肿,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对照组12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平均(7.38±2.06)天,疼痛分级2.85±1.14,未发生乳漏及其他并发症,继续哺乳(13例);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12.58±3.14)天,疼痛分级6.42±1.24,4例暂停哺乳,2例发生乳漏,2例乳房轻度变形。随访平均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换药简单,患者换药时痛苦小,技术简便、效果好,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并形成脓肿患者18例,均为哺乳期患者,均进行穿刺冲洗、置管引流、局部抗生素治疗等微创操作。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置管引流11例,单纯穿刺引流7例,患者在微创治疗后临床症状立刻缓解,白细胞3~5 d内降至正常,脓腔消失时间4~8 d。结论哺乳期乳腺脓肿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愈合快,不留瘢痕,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隆乳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应用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 对6例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7个患乳采取置管冲洗引流的治疗方法,总结和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6倒7个患乳均成功,应用脓肿置管冲洗术,6个患乳在35 d内愈合.愈合时间(21.6±3.66)d.1个患乳在拔出引流管后因脓腔再次出现且迁延不愈,故第2次置管冲洗引流,愈合延迟至96d.结论 应用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安全、微创、有效,是一种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与置管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65例哺乳期乳腺脓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及置管引流术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进一步把脓腔直径5 cm作为分界点,分析脓腔大小与手术方式选择对治愈率的影响。结果: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治愈率分别为73.53%和100%,置管引流组优于穿刺冲洗组(P<0.05)。其中,当乳腺脓肿直径<5 cm 时,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24%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脓肿直径>5 cm时,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8.82%和100%,置管引流组优于穿刺冲洗组(P<0.05)。两组在继续哺乳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乳腺脓肿直径<5 cm时,可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术治疗,当脓肿直径>5 cm时,可考虑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冲洗引流对乳房脓肿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1月收治的47例乳房脓肿患者,均采用微创置管持续冲洗治疗方法.结果 47例乳房脓肿患者全部痊愈,住院天数3~10天,无1例并发乳瘘.结论 微创置管持续脓腔冲洗引流治疗乳房脓肿,能维持乳房良好外形,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1992年8月-2003年3月,笔者采取脓腔穿刺冲洗的方法治疗乳腺脓肿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观察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排脓、脓腔冲洗、局部抗生素注射、手法按摩排乳等方法相结合治疗,具有不开刀、避免传统的治疗方法切开引流、愈后不留疤痕、微创、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愈后乳房组织平软、无硬结等优点。结果86例化脓性乳腺炎(脓腔形成)患者均治愈,并能够正常哺乳,同时避免乳腺切开引流给哺乳期患者造成的痛苦。结论此方法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治愈率100%,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穿刺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48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4)和试验组(n=24),参照组实施常规切开引流治疗,试验组行穿刺冲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恢复授乳时间、脓腔愈合时间早于参照组,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脓肿行穿刺冲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病情快速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状况,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经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87例进行观察及分析,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治疗失败组(35例)及治愈组(52例),根据患者的产后时间、脓腔位置、数量及年龄之间的差异,对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及失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脓腔数量、年龄、产后时间、感染细菌、最大穿刺脓液量、白细胞计数情况、初次穿刺前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脓肿位置是不是存在于中央区位置这一因素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脓肿位置在中央区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冲洗治疗后的失败现象较多,临床中应针对这部分患者能否进行首选穿刺抽脓进行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