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翼状胬肉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18例(22眼)翼状胬肉病例,包括复发性2例(3眼),伴睑球粘连2眼进行翼状胬肉转移术,术中0.4g/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胬肉与巩膜床之间5min,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术后0.2g/L丝裂霉素C眼药水点眼3次/d,连续2周,氟氯眼药水1次/h,共4周。结果 所有病例除1眼因缝线过早脱落、胬肉回复原位外,其余患胬肉逐渐萎缩,无复发,睑球粘连解除。结论 翼状胬肉转移术创伤小,易操作。无睑球粘连的后遗症。术中、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可获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采取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44眼翼状话肉与同期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的48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报告如下。对象:81例92眼,年龄39-65岁,平均48.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眼,静止期25眼,活动期23眼,复发性7眼。治疗组44眼,静止期24眼,活动期20眼,复发性8眼。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先从锅肉头部开始剥离,暴露局部角膜前弹力层和巩膜,剪除骨肉头颈部、smm的体部及其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在暴露的角膜缘及角膜缘后Zmm的巩膜上放置3x4-6mm吸有0.2ndnil丝裂霉… 相似文献
3.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表疾病 ,根治以手术为主。有报道其术后复发率达 2 4~ 89% [1] ,我院自 1997年 6月开始采用翼状胬肉头部转移术及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等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 (以下简称胬肉 )患者 6 1例 6 3眼 ,其中男 2 4例 2 5眼 ,女 37例 38眼 ,均接受首次手术治疗。年龄 40~71岁 (平均 5 8 72岁 ) ,病程 2~ 15年 (平均 9 8年 )。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 2mm以上 ,大小 3 5~ 6 .5mm ,平均 4 6mm。2 药物制备 MMC粉针剂 ( 2mg/支 )在无菌下用蒸馏水制成 0 4… 相似文献
4.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067000)李建军张铁民周亮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4%—89%〔1〕,其原因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关〔2〕。丝裂霉素C(MMC)是由头状链霉菌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它... 相似文献
5.
6.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者较多。人们不断寻求减少复发的方法,但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术式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复发的可能。为此我们改进手术方法,行翼状胬肉切除加球结膜瓣移植,并在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68眼,随机分3组,A组19眼为对照组,其中男3眼,女16眼,平均年龄41.82a,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平均随访12mo;B组24眼术中使用MMC的浓度为0.2g·L-1,男7眼,女17眼,平均年龄46.47a,原发性者22眼,复发性者2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估低浓度丝裂霉素C在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暴露巩膜的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组为单纯胬肉切除术,术后加用0.02%(0.2mg/ml)丝裂霉素C滴眼,每日2次,连续5天。随访期为12~18月,平均14.2±1.2月。结果:对照组31眼中8眼复发(25.8%),治疗组中28眼中2眼复发(7.1%),两者差异显著(P<0.01)。无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低浓度(0.02%)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屈传武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2):123-123
翼状胬肉(简称镜肉)是眼科常见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复发。作者lop年2月~1996年8月对9例9眼复发性努肉采用胬肉切除并结膜瓣移植术,在术中并用一次性丝裂霉素C(MMC)湿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9例9眼均为盟肉术后复发者,在复发4月以上手术。男4例,女5例,年龄M-59岁,平均48.8岁。7例为2次手术,2例为3次手术。术前均无睑球粘连。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麻。仔细分离、彻底切除复发青肉之头、颈、体及上次手术搬痕,认真止血。在手术区近角膜缘处巩膜面置3.omm宽的…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术中丝裂霉素不同留置时间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同一浓度的丝裂霉素棉片留置没时间对降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翼状胬肉64例80眼随机分成两组,术中以0.02%丝裂霉素棉片分别留置于角膜缘3分钟(30眼)和5分钟(50眼),术后随访22-27个月。结果 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7%(2/30)及4.00%(2/50)。两组间对比,(χ^2=0.2807,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0.02%丝裂霉素棉片术中留置3分钟与5分钟,术后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术中仅用3分钟棉片留置即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蒋运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6):460-462
目的 评价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复发性胬肉,在手术过程中应用0.2 g/L丝裂霉素C湿敷5 min,B组在手术过程中不用丝裂霉素C,比较两组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在的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的羊膜移植术,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使用0.04%丝裂霉素C结膜下贴敷5分钟,再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结果:23例25眼术后仅1眼复发,均无巩膜结膜溃疡发生。结论:该手术可能是效果较好的翼状胬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丝裂霉素C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索应用丝裂霉素C降低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率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10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分为3组,术中及术后以不同浓度给药随记6 ̄12月。结果 3组复发率均低于文献报道中未用药的复发率。术中使用0.1mg/ml丝裂霉素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同浓度滴眼组并发症明显少于术后0.2mg/ml的滴眼组。结论 术中使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是较为有效安全而简便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48(4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先行广泛切除,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再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术后6个月复诊观察,48眼中,1眼复发(1.47%),余47眼随诊1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广泛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手术是复发性翼状胬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42例(4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均行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A组21例(22眼),术中不用丝裂霉素C;B组21例(23眼),0.2 mg/ml丝裂霉素C术中湿敷5 min.结果 手术后随访12个月,A组4眼复发,复发率18.18%;B组1眼复发,复发率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局部湿敷,可明显减少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C (MMC)对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41例(317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C组183只眼,其中原发性胬肉123只眼,复发性胬肉60只眼;对照组134只眼,其中原发性胬肉94只眼,复发性胬肉40只眼.两组均常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MMC组术中使用0.02%MMC棉片4 min.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定期随访12~24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原发性胬肉组及复发性胬肉组,胬肉复发率MMC组均低于对照组,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移植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0.02% MMC可起到协同作用,能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率,对复发性胬肉更具有意义.无毒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撕除联合球结膜移植及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将69例(69眼)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单纯翼状胬肉撕除术;B组为翼状胬肉撕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C组为翼状胬肉撕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球结膜移植术。术后观察角膜创面、移植片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A组23眼有6只眼复发(26.09%);B组23眼有3只眼复发(13.04%);C组23眼有1只眼复发(4.35%)复发率。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创面愈合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撕除联合球结膜移植及丝裂霉素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