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晋·葛洪《肘后救卒方》记载竹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开启了小夹板的发展历程,为中医接骨术奠定了基础。1983年,在"第一届国际生物力学会议"上,尚天裕教授首次提出了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开启了小夹板发展的力学时代,为小夹板国际化提供了依据[1]。基于对小夹板生物力学的研  相似文献   

2.
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教导,自一九五六年我院骨科成立以来,我们骨科便开展了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工作。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科在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在先进经验的启发下,小夹板固定的工作得到了更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深受广大工农兵患者的欢迎。现将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到七五年三月期间利用夹扳固定治疗689例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具有方法简单、肢体功能恢复好、取材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也为广大骨伤科医务工作者所喜用。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工作以来,对小夹板的使用取得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在全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普遍推广。但是,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发症屡见不鲜,这个问题有必要提出加以讨论。笔者就临床上常见的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所引起的并发症列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1958年:开始我国出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尝试,至今已经30多年了,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成功的。由此而总结出了以“动静结合”为指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患者自觉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一套新疗法。据天津市人民医院骨科3万余例的统计表明,90%的骨折采用了这种疗法,并且取得了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骨折治疗合并症少的效果。这以前骨折通常采用“完全休息,绝对固定”的西医疗法,骨折愈合慢,治疗时间长,长  相似文献   

5.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是中西医骨科医师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伤骨科采用由刘秉夫老中医改进的铅丝纸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数十年,有其独到之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我们应用此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一小结。一、临床资料我院1985—1986两年中共收住胫腓骨骨折(包括单纯胫骨骨折)70例。其中男性40  相似文献   

6.
前臂下段双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分析李远景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512026韶关)关键词骨折生物力学分析研究前臂下段双骨折手法复位容易,固定方法为石膏托小夹板固定,作者从临床上观察到前臂下段双骨折,骨折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骨折端易向背侧成角移位,而临床上...  相似文献   

7.
有关脾虚证及基础理论研究思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研究,关键在于基础理论研究,惟有中西医结合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中西医结合医学才会产生突破性及革命性发展。总结35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明显地可以看出,凡是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者,均有创新观念,富有创新精神。特别是在理论与方法学方面的创新尤显重要。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即根据中医“六腹以通为用”理论,提出了“通里攻下”疗法等,改变了现代医学治疗该类疾病的传统观念,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急腹症的新理论、新观念。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深入研究中医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原理和特点基础上,总结出“动静结合、盘筋骨并治……”等治疗新观点,改变了现代医学治疗骨折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8.
叶树强 《中医正骨》1996,8(2):29-29
交叉克氏针合小夹板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47例报告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526020)叶树强主题词胫腓骨骨折.开放性/中西医结合疗法,骨折固定术笔者于1988年8月至1994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  相似文献   

9.
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中医手法复位和使用纸压垫增强固定效能的优势,结合西医穿针与机械框架结合的方法而产生的。其治疗骨折的核心理论是弹性固定准则,即在固定稳定的前提下,降低固定装置的整体刚度,防止产生功能替代,并为断端提供必要的生理应力刺激。其具有疗效肯定、疗程短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实现了骨科的器具、疗法和指导思想上的创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创疗法。  相似文献   

10.
蔡承霖  苟凌云  朱勇  杨智  龙明进  郭海 《新中医》2024,56(12):191-196
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追溯小夹板的历史渊源及外固定技术的中医理论,突出小夹板在历史发 展中不断改良的重要性,并从小夹板的力学设计、材料选择、功能多样化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总结小夹板外 固定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为骨科学者进一步改良小夹板提供理论与研究基础,针对 不同分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探索出更具特色的小夹板,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杨氏骨科小夹板外固定疗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杨氏骨科小夹板外固定疗法的特点,为深入研究中医骨科外固定疗法奠定基础。方法:记录杨氏学术传人周太安主任医师骨折外固定操作要点,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实验模拟。结果:发现其操作要点的科学性,模拟试验成功。结论:该流派小夹板固定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从1984—1987年,用临床分析、生物力学参数的电测和实验研究方法对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进行了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提示:最有意义的骨折愈合方式是来自于骨折周围软组织的骨痴形成的骨性支架及从骨痂向正常骨结构转化的塑形,而不是“骨折一期愈合”。根据这一观点,作者推荐相对的、局部的、弹性的固定作为骨折治疗的苜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568例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7种治疗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2%。结论: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仍是临床上的治疗胫腓骨骨折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四川省名中医王英设计研制的上肢多功能牵引固定支架(专利号:ZL200420060160.7)配合小夹板固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1例,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61例患儿中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44例,功能对位17例;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6天;患肘屈伸功能恢复正常范围时间平均83天;神经损伤均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得到随访56例,56例中携带角明显减少或消失10例,与健侧基本相同41例,肘内翻5例。结论:采用王英设计的上肢多功能牵引固定支架配合小夹板固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接受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号召,天津医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医,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通过二十年来近10万病例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动静结合”为指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病人自觉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1964年国家科委对该院所治疗的13000例四肢新鲜性闭合骨折作了鉴定,在国内进行了推广,并向国外作了介绍。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进展 1975年在天津召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交流会,各地在治疗陈旧性骨折、开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0只新鲜冷冻前臂取材于5具无骨病的尸体标本,随机制成模型A和模型B,分别用普通夹板与试验夹板固定,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量骨折稳定所需扎带与压垫的压强范围与两种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1在最大生理载荷下两组比较,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在试验夹板固定下骨折断端应力强度和刚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2试验组夹板对肢体加载的压强值高于对照组,而断端移位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无显著差异;3试验夹板压强在27-28KPa下能快速、高效、安全地获得生物力学稳定;纠正骨折块1cm需调高气囊压垫压强10-12KPa;4试验组夹板扭转生物力学特性及耐屈曲循环力学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夹板(P<0.05)。结论:智能气囊小夹板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符合新"动静结合理论",有效防止骨块再移位并可调节骨折对位。  相似文献   

17.
姜宏 《新中医》1990,22(10):51-53
传统的夹板固定疗法,是我们祖先治疗骨折的宝贵遗产,自古至今,历久不衰。近20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又得到了发扬、提高,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兹依据有关文献扼要慨述如下:一、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回顾中医骨伤科学渊远流长,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 ,取 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 ,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 ,分别在正常扭转、正常分骨、截断分骨、截断扭转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在临床研究部分 ,则自 1997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 6 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 ,分别予以手法复位 ,两夹和四夹 (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 )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结果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正常扭转状态下、截断扭转状态下与正常分骨状态下 ,“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均非常显著 (P <0 .0 1) ;截断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亦显著 (P <0 .0 5 )。通过临床观察可见 :“两夹组”与“四夹组”外固定效果接近 ,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 3~ 6个月。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 :“二夹组”无论抗旋转或分骨方面都明显优于“四夹组”。而临床研究亦显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 ,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比较 ,具有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172例季海群江苏省大丰县中医院骨科(大丰224100)我院从1987~1991年采用跟骨牵引加小夹板石膏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折172例。经3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100例,女72例;开放性骨折60例...  相似文献   

20.
再议小夹板弹性固定骨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固定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骨折固定技术的主要流派、“刚性固定法”向“弹性固定法”的转变、小夹板弹性固定骨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小夹板弹性固定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