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儿,男,年龄100天,因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重4.5Kg,上肢血压11.3/5.6Kpa,下肢血压13.1/6.0 Kpa,哭闹未见口唇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震颤,心率122次/分,节律整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6级吹风样杂音.P2亢进,无杵状指。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膈缺损,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2.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前护理106医院心外科(山东济南250022)杨莉华王莉娟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近年婴儿心血管外科发展迅速。由于婴儿有其特有的呼吸循环生理特点,加之肺动脉高压、肺瘀血、肺部炎症等病理特点,要求其术前护理不同于一般病人。我院...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2岁。因活动后气促、心悸半年余加重伴声音嘶哑一月余。入院前半年自觉活动后气促、心悸、乏力,无咳嗽、咯血。曾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效。近一月来轻微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岁11月,因“发热、咳嗽3d,加重伴气喘1d”入院。患儿3d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鼻塞、喷嚏,继之发热(在外体温未测,其家属觉患儿颜面部皮肤灼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巨大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时机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03年4月-2005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70例婴儿巨大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惠儿,分析其手术时机、手术指征、体外循环方法和术后处理。结果全组死亡6例。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低心排,肺高压危象。余64例全部痊愈出院。呼吸机辅助时间11~182h,监护室滞留时间2~14d。随访1—24个月,无1例再发生肺炎,生长发育均明显改善,无远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婴儿巨大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早期手术效果满意。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肺高压患者多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患儿术后在监护期间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先天性膈疝发病率非常低 ,多见于左侧膈肌。因婴儿解剖生理不同于成人 ,麻醉管理难度大 ,术中病情变化凶险 ,病死率高。现将本例麻醉体会报告如下。患儿 ,男 ,3个月 ,体重 6kg。因阵发性青紫 16h ,从外院急诊转入我院。哭闹剧烈时面部、口唇紫绀。无外伤史 ,既往 4d前患“腹泻”。足月顺产 ,第 2胎。查体 :T 38.8℃ ,P 175次 min ,R2 3次 min ,BP 10 .5 4kPa。囱门及眼球无明显凹陷 ,面部、口唇无发绀 ,周身皮肤弹性好 ,体温较高 ,稍干燥。气管向右侧偏移 ,右肺叩诊清音 ,心浊音界右移 ,呼吸音增强 ;左侧胸廓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趋向低龄化,但外科手术治疗后,围术期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存在呼吸道并发症者,处理是否合理和及时,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6个月以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婴儿处理的体会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谷兴琳  王振喜 《江苏医药》2000,26(8):624-625
目的:总结1岁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85年-1997年手术治疗1岁以下小婴儿VSD30例,术前给予强心、血管扩张药,极化液等准备1-2周,均在中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后常规进行监护并给予过度通气机械呼吸、,使二氧化碳分压(PCO2)保持在4kPa左右,适当应用镇静剂、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等,防止肺高压危象发生。结果死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女, G1P139周孕顺产出生,无窒息史、产伤史。该儿哺乳差、呼吸急促、口周紫绀,出生后 48h转新生儿科治疗。母孕期身体健康,否认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放射线等有害物质接触史。母孕晚期未作胎儿彩超检查。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T36. 2℃、P126n·min-1 (n=次 )、R65n·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手术前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 1一周,术中应用顺单项活瓣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再应用前列腺素E 1两周;同时,用彩超复查了解单项活瓣的分流作用.结果 术毕12例自动复跳,9例电除颤1~8次(5~20 J)后复跳.二次插管4例.围术期死亡两例,余19例术后彩超跟踪检查,其中7例可见到明显右向左通过活瓣的血流,时间持续3~17 d后关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结论 顺单项活瓣补片同时前列腺素E 1静脉注射是一种治疗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1996年1月-2003年8月,47例SVD伴PH婴幼儿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心肌停搏液连续灌注及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VSD修补术。围术期进行综合性降肺动脉压的处理,注意心肌保护,合理使用呼吸机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及广谱抗生素。结果:2例(4.3%)患儿术后分别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4.3%)患儿术后分别并发右心功能不全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治愈出院。随访36例,恢复良好。结论:VSD伴PH婴幼儿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手术安全性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李季 《中国药业》2005,14(8):80-8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mPAP,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5.
李季 《中国药业》2005,14(8):8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mPAP,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方法 连续4例经心导管检查确诊的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补片修补术,术后应用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防治肺高压危象和肺部并发症,结果 所有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临床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紫绀消失,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压降至2.46-5.47kPa,下降幅度达50%-75%,心功能均达Ⅰ-Ⅱ级。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一部分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就可获得手术治疗机会并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肺动脉高压可望降至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临床手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术后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围术期的风险性。方法我们于2006年9月-2008年1月共完成房(室)间隔缺损手术1174例,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者98例,男性46例,女性42例,年龄3月-17岁,平均体重(21±3.5)kg,术前心胸比0.6±0.03,彩超二尖瓣反流面积(3.5±0.6)cm^2,肺动脉高压(75±21)mmHg。术前前列地尔降肺动脉压治疗2周,纠正支气管炎及全身营养不良,在全麻浅至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术,经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节段性环缩法、叶间裂间断缝合、腱索缩短术、缘对缘缝合法及Carpintier环成形法,左室注水试验检查效果,术终测左房压(18±4.5)cmH2O。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例,1例术后低心排、肾衰,经抢救治疗后痊愈。2周后彩超检查无反流者89例,微量一少量反流者8例,中度反流者1例,术后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跨瓣压差减小,心胸比降低。结论房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术中要同时行成形治疗,采用联合成形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