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zheimer病(AD)是老年期常见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表现除进行性智能减退外,同时伴有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1996年在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国际协商会议上将"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行为症状"概括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BPSD不仅决定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加重 AD 患者的认识功能损害,也构成了其家属和看护者的主要应激源,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时甚至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加强AD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就62例AD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亚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痴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神经精神科问卷和谵妄评定量表对150例AD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 AD患者最常见的BPSD亚综合征依次为情感障碍(131例,87.33%)、精神病性症状(114例,76.00%...  相似文献   

3.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重视阿尔采莫氏病(AD)的认知功能研究,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痴呆的非认知功能症状。而多达70 - 80 %的痴呆患者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攻击、破坏行为、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一个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即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 ,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和行为症状) ,反映了对这组症状的重…  相似文献   

4.
何献策  况伟宏   《四川医学》2023,44(8):883-887
<正>痴呆中精神病(psychosis in dementia, PiD)是指在痴呆患者中出现的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障碍,是痴呆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中常见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上第1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深受精神病的困扰,近年来,尽管AD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5.
胡月青  吕继辉 《北京医学》2021,43(7):663-666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住院的首要因素,目前机制不明,无有效治疗方法.强光疗法(bright light therapy,BL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便利、低成本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AD伴BPSD患者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BLT治疗AD患者BPSD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D患者BPSD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进行分析。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90.91%,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睡眠障碍次之。治疗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非常高,以行为紊乱、幻觉为主,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VD)及混合性痴呆(即前两者并存),常常伴发幻觉、妄想及行为障碍.1996年在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国际协商会议上将"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概括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1]".对6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并作护理讨论.  相似文献   

8.
郝伟平  叶锋华  李丽珠  宋秉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9-2209,2326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100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分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妄想多见,而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BPSD的发生率很高,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影响,故要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发生情况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118例符合CCMD-3痴呆诊断标准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其精神行为症状.结果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为100%.最常见的症状有异常运动行为(89.83%)、情感淡漠/漠不关心(80.51%)、焦虑(59.32%)、易激惹/情绪不稳(57.98%)、睡眠/夜间行为(38.98%)、抑郁/心境恶劣(38.14%)等.结论 针对痴呆患者BPSD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各种痴呆的总称,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n,VD).此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脑病综合征.呈慢性或进行性过程,80%以上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某个阶段表现为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是患者被收住院最常见原因.本文选择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不可逆的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引起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及其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目前,临床治疗BPSD多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比较肯定的疗效[1]。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使用复方海蛇胶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行为特征与照顾者负担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AD患者及其照顾者为调查对象,并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评价照顾者负担水平,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价AD患者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BPSD),并对NPI中12个因子进行降维处理,提出主成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D患者行为特征与照顾者负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的NPI评分(21.37±3.07)分,照顾者的CBI评分(40.51±14.29)分;主成分分析显示,KMO测量值为0.895,Bartlett的球形检验统计显著<0.001,模型的拟合度优,使用基于12种BPSD症状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提取精神病症状、身体行为症状、多动症状三个因素,三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40名在养老院居住的老年期痴呆老人进行评定,并与40名同年龄,同性别的老人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但低于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同类病人。精神行为症状以行为障碍、日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和偏执妄想多见。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间的BPSD无差异。精神行为症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且日常生活功能明显受损。结论: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患者同样存在较广泛的BPSD,但发生率低于医疗机构中的同类病人,与社区病人相仿,需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PSD)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D伴BPSD患者12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美金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电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张珊珊  季一飞  龙继发  张翼  杨旭 《西部医学》2019,31(6):863-866+872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BPSD) 与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26例AD患者为AD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对 AD 患者进行测评,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减退组,认知减退组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采用神经精神问卷( NPI) 进行测评,分为伴有BPSD组与不伴BPS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Hcy、U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与高龄、高Hcy水平、低UA水平有关(P<005),而与SBP、DBP、性别、受教育程度、TG、TC、FBG、HbA1(%)无关(P>005)。AD组血U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AD组间比较,痴呆程度越重,血浆Hcy水平越高,血清UA水平越低;AD伴BPSD组血浆Hcy水平高于不伴BPSD组(P<005)。结论 高龄、高Hcy、低UA水平是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血浆Hcy升高水平、UA降低水平与AD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高Hcy水平与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期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的临床分析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心理行为症状(BPS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采取的干预治疗手段。方法:按照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分,对痴呆进行分型,根据和患者的会谈及行为的观察确认是否存在BPSD。结果:本文103例老年痴呆患者BPsD总发生率为66.0%,其中AD占80.4%,VD占40.0%,混合型占62.9%。AD与VD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VD与混合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BPSD临床特征的分析:心理症状以失眠、抑郁情绪、身份识别障碍最常见;行为症状主要发生在AD型患者中,以漫游或无目的徘徊最多见。结论:痴呆的BPSD是危害患者本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采用及时干预治疗和恰当的照料管理,对早期正确诊断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泛指痴呆患者常见的感知觉、思维、心境和行为障碍,正是痴呆的这些症状决定着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构成了照料者的主要应激来源,也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1]。相对于其认知功能,BPSD是可以治疗的,但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BPSD患者纳入A组,予MECT联合多奈哌齐治疗;20例BPSD患者纳入B组,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 BEHAVE-AD)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治疗前后精神症状改善程度及对认知的影响,并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BEHAVE-AD量表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MSE量表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A组要优于B组。结论:MECT对于BPSD患者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可作为改善BPSD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枝苓口服液(SZL)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伴有BPSD的AD患者随机双盲分为SZL组(n=53)和安慰剂组(n=53)。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SZL组患者加服SZL,安慰剂组患者加服安慰剂口服液,两种口服液治疗周期均为20周,停药后随访5周。分别于服药前1周及服药第10周、第20周、第25周(即停药后第5周)评价患者的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同时采用加速度记录仪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方法评价患者的昼间活动量(DA)、晚间活动量(EA)、夜间活动量(NA)的变化。结果:在服药后第20周及第25周时,安慰剂组患者的BEHAVE-AD的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维度评分较服药前显著升高(P0.05);且SZL组患者的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焦虑和恐惧维度的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在服药后第20周及第25周时,安慰剂组患者的NPI的妄想、幻觉、激越、异常运动行为、睡眠障碍维度评分较服药前显著升高(P0.05);且SZL组患者的妄想、幻觉、激越、异常运动行为、睡眠障碍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在服药后第20周及第25周时,安慰剂组患者的EA、NA参数值较服药前显著升高(P0.05);且SZL组患者的EA、NA参数值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SZL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D患者BPSD的进展,且无毒副作用,适于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7例,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精神问卷测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BPSD组(n=54)与非BPSD组(n=33)。对患者的血浆HCY进行测定,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内径及内-中膜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BPSD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BPSD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且高HCY血症的百分比也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结果显示,BPSD组患者的CCA、ICA内径和IMT值均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CY水平、CCA颈动脉内径和IMT、ICA颈动脉内径和IMT均是BPSD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8、2.824、2.627、2.544和2.41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BPSD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