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院自1984年3月~1987年10月应用精索固定术治疗15例24只睾丸,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①切口,取腹股沟韧带上方斜切口,下端至耻骨结节。②寻找睾丸,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环,在皮下环口处向上寻找。先找到睾丸引带,沿此向上即可找到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3月我院成功开展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双侧睾丸固定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半年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结合临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因婚后不育3年、体检发现双侧阴囊空虚入院。入院后行体检、彩超检查,腹腔内、双侧腹股沟区均未发现睾丸,行MRI检查提示双侧睾丸可能位于腹膜后。术前诊断为双侧隐睾(腹腔型),决定行腹腔镜探查术。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会阴部消毒并置尿管,脐下缘做弧形切口,并分离至腹直肌后鞘,沿腹直肌后鞘腹膜前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66年起,采用改良法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400例,现将方法及疗效介绍如下: 手术操作切口以皮下环为中心,与腹股沟韧带平行,长约8~4cm,钝性分离皮下脂肪,充分暴露皮下环内外两脚,外至腹股沟韧带,内至耻骨结节垂直缘。提起外环,切开提睾肌,在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钝性向上分离至内环高度切断疝囊颈,十字贯穿结扎,如颈部增大或组织肥厚,则作荷包缝合并绕颈结扎,远端疝囊充分止血后放回阴囊。继则,用中号粗线缝合结扎、折叠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第一针自皮下环内侧脚,相当于耻骨联合腱表面增厚部分,通过皮下环外侧脚及腹股沟韧带,结扎缩小皮下环,仅容小指尖通过,第二、三针穿过腹外斜肌腱膜与腹股沟韧带折叠缝合。各缝线间距1cm左右,并最后根据皮下环的大小、腹股沟管前壁松紧度而适当增补数针。提睾肌不作缝合,缝合切口术终。  相似文献   

4.
腹外斜肌筋膜原位修补腹股沟疝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外斜肌筋膜原位修补腹股沟疝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2.5岁。其中腹股沟斜疝18例,直疝4例。均为择期手术。 2.手术方法:于腹股沟管中点内侧2cm处作一与其平行切口,下至耻骨处。逐层切开止血,充分显露腹外斜肌筋膜。于其中点内外各1 cm处沿其纤维方向剪开,并与其下组织充分游离。同时游离两侧腹外斜肌筋膜,外至腹股沟韧带,内至腹直肌鞘外缘。再将覆盖在精索上的提睾肌从腹股沟管底面和耻骨面钝性  相似文献   

5.
例 1,男 ,2 6岁 ,因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区包块 2 0余年入院。体检 :左腹股沟内侧有一约 4cm× 2 .3cm梨形包块 ,伸向阴囊。入院后 2d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TAPP)。术前置尿管 ,气管内全麻。取足高头低位 ,监视器置于手术台尾部。气腹后 ,脐孔处置 10cm套管放入腹腔镜。左右腹直肌外侧缘平脐水平置 5mm、10 /12mm套管各一个置入操作器械。于疝环上方2cm用超声刀锐性或钝性分离腹膜瓣 ,分离出腹壁下血管、耻骨联合、腹横筋膜、精索结构。逐步解剖出Cooper氏韧带和髂耻束 ,将精索同腹膜瓣分离。在疝环处切断疝囊颈 ,将疝囊…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88年6月至1991年12月,采用阴囊进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82例。均为男性,右侧97例,左侧75例,双侧10例:共手术192次。伴交通性鞘膜积液5例,另有6例中转传统手术(占3.3%);手术成功率96.7%。无并发症,术后3年10个月对171例进行了随访,睾丸发育正常,3例复发,复发率1.65%。一、手术方法:用闭合的蚊式血管钳插入切口,于肉膜和精索外筋膜间向皮下环方向潜行达皮下环,钳起精索外筋膜睾提肌并提出切口,钝性分离睾提肌直达疝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6例 ,年龄 <2岁 16例 ,2~ 4岁 80例 ,>4~ 14岁10例。右侧 38例 ,左侧 36例 ,双侧 32例。腹股沟型 70例 ,皮下环型 16例 ,游走睾丸 2 0例 ,未触及睾丸 10例。常规行B超检查 ,了解睾丸的位置、大小及血运情况。在基础 硬外麻醉下采用Surraco法固定睾丸。找到睾丸分离疝囊至内环口处结扎 ,切断睾丸引带 ,将精索充分游离至足够将睾丸放入阴囊的长度 ,于阴囊皮肤切一小口 ,在皮肤与肉膜之间分离出一足够放置睾丸的宽度 ,将睾丸固定于皮肤与肉膜之间。本组 90例松解后直接放入阴囊 ,16例精索过短 ,于内环内侧切开腹横筋膜 …  相似文献   

8.
横过异位睾丸临床上少见。我院1986年~1988年收治三例,报告如下: 例1.8岁,于1988年3月以左侧隐睾,右侧腹股沟斜疝入院。体检:左侧阴囊空虚,左侧腹股沟未触及包块。右侧阴囊扪到睾丸。站立时右侧腹股沟管中部触及约2.0×2.0cm肿物。质软,平卧后肿物消失。术前诊断:左腹腔型隐睾,右腹股沟斜疝。于1988年3月11做左睾丸牵拉固定术,术中探查左腹股沟管、腹腔及腹膜后,均未找到睾丸。又取右大腹切口,行疝修补术时,手指探查内环周围腹壁,偶然发现内环上内侧有约1.5×1.5cm睾丸,突入腹腔。睾丸后上缘与附睾相连,其尾部有输精管及精索合并进入内环。精索与右侧精索相连,牵拉时可使右侧睾丸在阴囊内回缩。沿其精索做纯性分离,从膀胱前上向左走行,确认该睾丸为左睾丸异位于右侧。将异位睾丸和精索经膀胱前上提至左侧切口,行左睾丸牵拉固定术。因左右侧精索相连,  相似文献   

9.
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变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切口与人路,减少小儿斜疝术后并发症。方法:取腹股沟中点内上方1cm腹股沟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沿皮纹做长约1~1.5 cm的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后,显露内环口外的精索及疝囊,打开疝囊,将其从精索上稍加游离后,横断,近端缝扎,远端不予处理。结果:36例无阴囊血肿,睾丸水肿,精索损伤发生,随访1~4年,无一例复发及睾丸及萎缩。结论: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瘢痕小、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且容易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有两种手术方法 ,即全腹膜外途径 (totallyextraperi toneal,TEP)和经腹膜前途径 (transab dominalpreperitoneal,TAPP)。我院采用TEP修补腹股沟斜疝 2例。例 1,男 ,43岁 ,右侧腹股沟韧带上包块 40年 ,约 8cm× 6cm大小 ,外环口较大 ,可自行纳入腹腔 ,无嵌顿史。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TEP修补手术。在脐下 1cm处做 2cm长的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 ,腹直肌前鞘 ,分开腹直肌 ,暴露后鞘 ,用球形钳从切口伸入沿后鞘前向下超过半环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脐缘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管型隐睾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3月我科对53例小儿腹股沟管型隐睾(左侧19例,右侧31例,双侧3例)采用腹腔镜镜头由内环口伸入腹股沟管并确定睾丸位置后,利用腹腔镜镜头顶住患侧鞘膜囊,沿腹股沟管下行入患侧阴囊,于阴囊底部腹腔镜头冷光源处做一横切口,腹腔镜镜头将鞘膜囊顶至切口外,打开鞘状突后拖出睾丸,横断鞘膜囊,必要时行精索和输精管的游离,无张力固定睾丸于患侧阴囊皮肤肉膜间。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探查见患侧内环口均未闭合,对侧内环口未闭合占单侧隐睾患儿42.0%(21/50),同期行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35.5±6.6)min。53例术后3、6、12、18个月患侧阴囊彩超提示所有患儿患侧睾丸血供良好,未出现睾丸回缩、萎缩,患侧无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前彩超睾丸体积(0.69±0.25)ml,与末次随访(0.92±0.3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3.083,P=0.000)。结论 脐缘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管型隐睾可行,不破坏患侧腹股沟管结构,能发现并同时结扎对侧鞘状突,短期疗...  相似文献   

12.
<正>隐睾症(cryptorchidism)也称为睾丸未降,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多数位于腹腔到阴囊正常下降路线中的一处(即腹腔、腹股沟管、阴囊上或阴囊高位),异位睾丸也是隐睾症的一种,受多种原因影响异位附着于腹前壁皮下、耻骨部、股部以及对侧腹股沟、阴囊等部位。根据睾丸的位置,可分为可触及睾丸和不可触及睾丸,其中80%的隐睾可触及[1]。  相似文献   

13.
黄虹 《腹部外科》2000,13(6):359
患儿 ,男 ,10岁 ,因右斜疝修补术后睾丸上提半年来诊。资料提示手术前睾丸位于阴囊底。体检 :嘱患儿放松、安静站立 ,触及睾丸位于右侧皮下环 ,经牵拉及反复腹股沟管加压 ,睾丸均未能到达阴囊底。手术探查 :睾丸与健侧等大 ,精索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提睾肌僵硬强直、弹性消失。行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诊 ,睾丸不再上提 ,发育正常。讨论 :斜疝修补术后睾丸上提发生原因主要为 :(1)疝手术毕未将睾丸拉入阴囊内致使精索剥离面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后睾丸不能回复到原来位置 ;(2 )提睾肌因损伤发生硬化、纤维化 ;(3)小儿腹股沟沟管较短 ,内外环几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Bassini法结合腹横筋膜修补和腹直肌前鞘切开减张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 方法 在采用Bassini方法修复腹股沟疝的手术中,首先小跨距间断折叠缝合腹横筋膜以缩小内环口;然后在腹直肌前鞘下段作一弧形减张切口,使联合腱向下、外侧移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后方在无张力状态下将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结果 采用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51例,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无明显牵拉不适感,阴囊或腹股沟区无水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6.8天。术后获得随访42例,随访率为82.4%;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1.5年,无疝复发病例。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疗效好、复发率低,是较好的疝修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我们对1例双侧睾丸完全离断施行睾丸再植术,成活一侧睾丸,而另一侧睾丸及阴囊皮肤发生坏死。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20岁。因自残性双侧睾丸离断半小时而入院。检查:阴部损伤系锐器切割伤,双侧睾九于精索远端约 1. 5 cm处完全离断,阴囊绝大部分皮肤及阴茎根腹侧少量皮肤已被完全切离,睾丸鞘膜完整,其中右侧睾丸与游离之阴囊皮肤相连,左侧睾九处于完全游离状态,精索近侧断端位于腹股沟外环外约 1. 5 cm处。 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双侧串丸再植术。…  相似文献   

16.
从 1991年至 2 0 0 0年我们采用睾丸股内侧筋膜固定术[1] 治疗隐睾 2 4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 2~ 2 8岁。单侧 192例 ,双侧 4 8例。其中2~ 10岁 15 9例 ,双侧 32例 ;11~ 2 0岁 4 6例 ,双侧7例 ;2 1~ 2 8岁 35例 ,双侧 9例。已由院外术后睾丸位置仍高 ,需再次手术 5例。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腹股沟切口 ,寻及睾丸切断睾丸系带 ,距内环 3cm横断鞘状突或并存的疝囊 ,将鞘状突与精索分离开 ,高位结扎鞘状突或疝囊 ,精索向上分离至内环以上腹膜后方 ,使睾丸拉至阴囊底部不紧张为度。食指扩大阴囊 ,阴囊底部切开 2~…  相似文献   

17.
精索位于腹股沟管和阴囊内 ,其位置隐蔽 ,且位于皮下环至睾丸后缘段活动度大 ,极少发生闭合性损伤 ,因闭合性损伤致精索主要血管破裂者尤为少见。我们报告严重闭合性精索损伤 3例 ,并对其诊断和治疗作简要讨论。病例报告例 1 为 2 2岁学生 ,在校体育训练翻双杠下跳过程中不慎撞及左侧腹股沟而受伤。入院主诉左腹股沟区疼痛和左侧阴囊胀痛 ,无血尿。体检腹部无触痛 ,腹肌软 ,左侧腹股沟区皮肤青紫 ,局部肿胀 ,肿胀区肿块自腹股沟直达左侧阴囊。左侧阴囊明显肿大 ,但可扪及睾丸和附睾且无明显触痛。行左侧腹股沟区探查术发现腹股沟管近皮下环…  相似文献   

18.
根据脂肪和精索肌筋膜鞘的关系,阴囊脂肪过多症分为鞘膜内和鞘膜外两型。阴囊脂肪过多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抑制精子的发生。脂肪的绝缘作用,影响了皋丸局部温度,鞘膜内脂肪过多可以压迫精索静脉,使皋丸充血,脂肪过多和精索充血甚至可以压迫睾丸动脉,使睾丸缺血。精索脂肪瘤使睾丸固定于较热的腹部,妨碍了睾丸对温度变化反应的活动,结果,因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8年2月~1988年3月,采用精索固定 阴囊肉膜囊固定治疗隐睾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年龄与类型:年龄3~12岁,平均6.2岁。10例为单侧腹股型隐睾,1例为双侧腹股沟型隐睾。其中3例合并患侧腹股沟斜,疝。 (二)手术方法:手术常规采用腹股沟韧带上方斜切口。合并腹股沟疝者将疝囊分出后高位结扎悬吊。切断睾丸系带,充分游离精索,其长度能达到阴囊底部无张力为好。游  相似文献   

20.
在32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中,作者们应用多普勒测听睾丸搏动以防止睾丸动脉供应的损伤导致的睾丸萎缩。将D108 Sonocaid多普勒的探针插入阴囊置于睾丸表面浅动脉,在所有病例都能听到搏动声响。作腹股沟管切口,解剖精索分离内精索动脉。17例未用多普勒即找到内精索动脉,然后拇指与食指夹住此动脉,睾丸搏动声响即消失,证明单依靠提睾肌动脉和输精管动脉不足以供应睾丸。另15例依靠多普勒引导完成结扎术而避开内精索动脉。目前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多采用高位腹股沟切口,因为内精索动脉在此区比腹股沟管或阴囊切口容易认出,同时也易保留提睾肌动脉和输精管动脉。但是经腹股沟高位切口分离内精索动脉有时也遇到困难,尤其是在肥胖或肌肉很发达的病人。静脉曲张不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