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解毒方对胰腺癌模型小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IC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_1)、Shh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采用癌细胞种移植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补气通络解毒方灌胃,连续14 d。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组织,以WB法检测各组标本的HIC1、SIRT_1、Shh蛋白浓度。结果 3组HIC 1、SIRT 1、Shh蛋白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气通络解毒方对模型小鼠HIC1、SIRT_1、Shh蛋白浓度有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三草尿毒灵调控Shh/Gli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BALB/c小鼠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草尿毒灵组以及CPN组,每组6只。制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第3天起,三草尿毒灵组每天给予三草尿毒灵汤剂(9g/kg)灌胃,CPN组每天给予CPN(5mg/kg)腹腔注射。术后第10天切除小鼠右侧肾脏,第11天处死小鼠,获取小鼠血清和肾脏进行肾功能检测、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而且相关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三草尿毒灵与CPN均可明显保护小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纤维化(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三草尿毒灵可以抑制肾脏Shh/Gli信号表达及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结论:三草尿毒灵可通过调控Shh/Gli信号通路的表达以减轻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实验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神经药理试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kg,3.7g/kg和7.4g/kg组,每组各20只。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kg,3.7g/kg和7.4g/kg组分别灌胃给予0.084g/mL的脑心通胶囊混悬液、1.85g/kg,3.7g/kg和7.4g/kg的解毒通络方(由栀子、黄芪、丹参等组成)稀释液5.0mL/kg。正常组与模型组同样按照5.0mL/kg的体积每日用纯净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通过变换平台位置对大鼠空间定向能力(探索阶段)及再学习能力(再学习阶段)进行评价,比较潜伏期和平均速度。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组大鼠共92只。①在探索阶段,模型组的潜伏期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方1.85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提高(P<0.05)。②在再学习阶段,模型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模型组平均速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解毒通络方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3.7g/kg,7.4g/kg组的疗效比较明显,在大鼠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的缩短和平均速度的提高上都表现出显著的药物治疗作用;而1.85g/kg组的疗效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平均速度上。提示解毒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探索与定向能力,提高其学习与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3/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取128只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①补气通络方组:从造模后第2日起予补气通络胶囊混悬液1μL/(kg·d)灌胃[相当于生药0.9 g/(kg·d)],1次/d。补气通络胶囊由黄芪、人参、当归、川芎、丹参等组成。②手术组:予造模处神经外膜切开。③补气通络方+手术组:既给补气通络胶囊又行神经外膜切开手术治疗。④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1 μL/(kg·d)灌胃。给药后1 d、1,4,8周每组取8只大鼠作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包括传导速度、阈强度、最大波幅,以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1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阈强度: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手术组亦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快于对照组(P<0.05, 0.01),手术组亦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最大波幅: 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大于对照组(P<0.05, 0.01),但两组间无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可能有帮助,但远期疗效并不确切;补气通络方可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作用途径可能为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药浸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疼痛行为、破骨细胞分化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模后,电针组进行针刺治疗,中药组灌胃1mL的12.24g/kg中药浸膏溶液,联合组大鼠进行针刺联合中药浸膏溶液灌胃治疗,其他组别大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d。采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大鼠双侧后足足反射潜伏期(PWTL);运动评分观察各组大鼠运动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形态;骨吸收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数目;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刺猬信号通路(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onic刺猬信号通路(Shh)、Patched-1(Ptch-1)、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蛋白。结果:末次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WTL、运动评分降低,破骨细胞分化数目、Shh、Gli1、Ptch1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中药组PWTL、运动评分升高,破骨细胞分化数目、Shh、Gli1、P...  相似文献   

6.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骨科。材料:取封闭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统一在右坐骨神经造模后,随机分成4组(n=12),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组,空白组。方法:所有大鼠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3天起给药,1次/d:①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灌胃补气通络胶囊中的药末(含黄芪、人参(新开河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量生药0.9g/(kg·d)。②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腹腔注射补气通络注射液0.9g/(kg·d)。③维生素组大鼠灌胃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1.5g/L混悬液15mg/(kg·d)。④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0.01mL/g灌胃。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记录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以同一大鼠的受伤侧神经传导速度除以正常侧神经传导速度值作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空白组快(P<0.05)。②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胶囊和针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促进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B1和B6。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3/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取128只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①补气通络方组:从造模后第2日起予补气通络胶囊混悬液1μL/(kg&;#183;d)灌胃[相当于生药0.9g/(kg&;#183;d)],1次/d.补气通络胶囊由黄芪、人参、当归、川芎、丹参等组成.②手术组:予造模处神经外膜切开.③补气通络方+手术组:既给补气通络胶囊又行神经外膜切开手术治疗.④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μL/(kg&;#183;d)灌胃.给药后1 d、1,4,8周每组取8只大鼠作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包括传导速度、阈强度、最大波幅,以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1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阈强度: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手术组亦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快于对照组(P<0.05,0.01),手术组亦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最大波幅:给药第4,8周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手术组大于对照组(P<0.05,0.01),但两组间无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可能有帮助,但远期疗效并不确切;补气通络方可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作用途径可能为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6/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实验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神经药理试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1kg,3.7g/kg和7.4g/kg组。每组各20只。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1kg,3.7g/kg和7.4g/kg组分别灌胃给予0.084g/mL的脑心通胶囊混悬液、1.85g/kg,3.7g/kg和7.4g/kg的解毒通络方(由栀子、黄芪、丹参等组成)稀释液5.0mL/kg。正常组与模型组同样按照5.0mL/kg的体积每日用纯净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通过变换平台位置对大鼠空间定向能力(探索阶段)及再学习能力(再学习阶段)进行评价。比较潜伏期和平均速度。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组大鼠共92只。①在探索阶段。模型组的潜伏期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方1.85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提高(P〈0.05)。②在再学习阶段。模型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模型组平均速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解毒通络方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 结论:解毒通络方3.7g/kg。7.4g/kg组的疗效比较明显。在大鼠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的缩短和平均速度的提高上都表现出显著的药物治疗作用;而1.85g/kg组的疗效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平均速度上。提示解毒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探索与定向能力。提高其学习与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特拉津(ATR)处理后小鼠心脏组织中过氧化产物的含量及Nrf2信号通路的活化,探讨ATR导致的心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保护机制。方法以玉米油溶解ATR,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0mg/kg、5mg/kg、25mg/kg和125mg/kg ATR剂量组,灌胃处理28d,于第29d处死小鼠取心脏组织匀浆并提取总蛋白,生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过氧化产物含量、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ATR暴露小鼠心肌组织中NO、MDA含量增高;Nrf2及Keap1表达降低;Ⅱ相解毒酶表达增高;SOD、CAT、GSH-PX含量增加。结论 ATR暴露可诱导小鼠心脏组织活性氧生成增多,Nrf2/ARE通路激活,通过上调Ⅱ相解毒酶及抗氧化酶进行抗氧化防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JAK/STAT通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大鼠COPD模型,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只灌胃处理等量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利用香烟暴露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灌胃处理等量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六味补气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进行灌胃治疗2周。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利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2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六味补气胶囊显著抑制COPD模型大鼠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IL-6以及IFN-γ水平显著提高,六味补气胶囊显著下调COPD模型大鼠TNF-α、IL-1β、IL-6以及IFN-γ水平(P0.05);化学定量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MMP-9、MMP-12水平显著提高,而六味补气胶囊显著下调COPD模型大鼠MMP-9、MMP-12水平(P0.05)。结论六味补气胶囊能显著抑制COPD大鼠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