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卫生职业教育转型之际,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管理体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工学交替、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面对迅速发展的用人市场和越来越激烈的招生与就业竞争,高职护理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以服务为宗旨,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校教育更贴近社会、市场、需求、职业及岗位,相比传统的以学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办学新理念的提出无论是在教育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见图1)^[1]。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学校与医院互动,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具有工作与学习的交替性等特征。将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现阶段卫生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医药卫生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校在护理专业实用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观念、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1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我国的护理教育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飞速发展,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护理教育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也积极加入到护理教育改革的行列中.由于高职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而学以致用,职业能力符合行业岗位需求是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总结20世纪60至80年代国内普遍采用的医院附属护校、医院办护士班培养护理紧缺人才的办学模式,分析其效果、经验、教训,针对课程结构、毕业生质量等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院校建设护理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提高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采用“2+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性及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8.
培养模式是中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我校护理专业构建了“院校结合、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和创新校院合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引领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校院共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院深度合作,凝聚校院集体智慧,彰显合作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院校结合是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医学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河南职工医学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院校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耿滢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7-18
目的 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寻找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给予测评.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 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深受教师、护生、实习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特点,研究有效的培训评价方式、方法,以确保培训质量。以三期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为模型,分别就学员学习、教员教学和培训机构工作质量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学员学习评价采用理论知识综合笔试、技能操作考试和态度问卷测评方式进行。教员教学质量评价包括专家听课、学员问卷和教员自评。培训工作质量评价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学员学习质量评价应当侧重知识、技能的综合与应用;教员教学质量评价应当侧重教员对军事医学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情况的评价,并加大学员评价的权重;培训工作质量评价重在培训工作设计和培训计划落实效果方面,强调学员、专家、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模式是有效的,能够全面反映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形势下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为实现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从医技型向医师型转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如以开放时间为主线的分时管理,以开放项目为主体的分层次管理等开放实验室,根据不同对象进行管理。结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动手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慎独品格;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活力,促进了实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结论护理实训基地的开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护理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2009级护理专业中专班2个班1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1名学生,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规范化操作训练等方式将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渗透到教学当中;对照组84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有95.1%的学生对授课效果感到满意,有90.1%的学生认为应当对职业暴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实验组学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职业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莉  李培越  刘成 《安徽医学》2013,34(12):1848-185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试验阶段),并与实施常规性护理(对照阶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阶段相比,试验阶段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阶段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护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阶段两组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业务技能,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55-157+16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在提高护士临床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过系统护理风险培训的47名护士纳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年1~12月仅接受常规护理技能培训的45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专科培训,观察组则在常规专科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防范培训。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文件书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交班遗漏、患者物品丢失、给药缺陷、仪器操作失误、针刺伤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烧烫伤、跌倒、管路、治安、药物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防范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对比研究医学院校城市、农村(以下简称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探讨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育人目标的对策,为完善勤工助学体系提供数据依据,为医学院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参考。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70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的描述、非参数秩和检验。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学生对部分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相关工作的看法趋向一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学生勤工助学地点范围广,工作含智量(蕴涵知识和智慧的分量)高,学生对勤工助学体制满意度低。农村学生勤工助学多局限在校内,工作含智量不高,学生对勤工助学体制满意度高。针对城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特点,应当注重引导城乡学生,以勤工助学为育人目标的切入点,不断缩小城乡学生差异,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实证研究等,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四大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行探索。结果形成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确定适合以体验式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探索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特色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尝试了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最终构建了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结论从人才培养模式四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出发,构建了以体验式学习理念为主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三阶段螺旋式上升型(认知、发展、成熟)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