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因制宜"学说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传承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李宜瑞教授基于"三因制宜"学说结合岭南气候、岭南地域文化及岭南小儿体质特点,合理运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儿科疾病,现将其经验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27-1829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认为癌因性疲乏辨证立足脾肾,以"阴阳平衡"思想指导膏方辨治,用药配伍注重健脾生髓、脾肾同调,动静结合、行补相随,三因制宜、变化膏方,同时兼顾兼症治疗,并举膏方医案一例以说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瑞芳教授为岭南治未病专家,其根据岭南人群体质特点,善于运用膏方调整体质,养生保健。现通过分析陈瑞芳教授协定养生膏方的药物组成特点,总结其岭南养生膏方的处方思路为:阴阳互求,脾肾为中;体质为本,兼顾旧疾;扶正祛邪,动静结合等。岭南地区过去少有用膏方者,现岭南膏方流行,希望以此文与同仁互勉交流。  相似文献   

4.
探析陈建杰运用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证经验。认为:遣方用药注重三因制宜,审慎用药;治肝之要,勿忘脾肾;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随证治之。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王晓光教授从事中西医内科、肾病专业30余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各期有独特经验。因膏方服用方法方便,患者医从性高,故王晓光教授尤其擅长使用膏方调治难治性肾综的患者,其认为用药应以补脾肾为主,活血祛瘀贯穿全程,同时根据不同病症,遵从三因制宜的原则,配伍适当的药物,一人一方辨证给药。笔者有幸从师学习,获益良多,现择其精要,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本院沈英森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诊治疾病持"辨证求本,三因制宜"的原则,治疗疾病根据岭南气候特点、岭南人体质特点灵活施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旁,获益匪浅。现将沈师因地制宜辨治慢性咽炎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郭利华教授是云南省中医院肿瘤科骨干,硕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李斯文教授学术继承人,愚跟师1年,发现郭氏运用三因制宜理论治癌确有独到之处,今先简录因天制宜之法以识. 1 简述云南三因 郭氏认为,夫三因者,因天时变化、因地之寒热高下、因人之禀赋四诊也,制宜者,合前三者以权衡得失,综合揆度而出治法制方用药.简而述之,因天时变化者,因六气加临,寒暑更替,故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法.  相似文献   

8.
三因制宜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在治疗学中的具体体现.<内经>体质理论表明:因人制宜,重在辨识体质的个体特征;因时制宜,意在把握体质的动态变化;因地制宜,强调重视体质的地域差异.因此,三因制宜的实质在于随体质制宜.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26-1628
张秋娟教授擅用膏方调治高血压,强调阴阳失调为本病的重要病机;辨证以三因制宜,明辨虚实为总则;提出肝肾为要,滋阴潜阳;脾胃为本,补气升提;络脉为病,化痰祛瘀的调治原则;在遣方用药方面,平调阴阳气血,补泻兼施,巧用药对,兼顾他病;临床上疗效显著,深得患者赞誉。  相似文献   

10.
膏方是中医学的传统特色疗法.其主要作用一方面为扶正补虚,以调阴阳、补五脏、益气血、助正气为主;另一方面为祛邪治病.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方面有以下优势:治未病,防病于未然;注重脾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整体调治,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1.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三因制宜学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肿瘤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是不谋而合的。本文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因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医药救治工作普遍开展,取得了确切疗效,已成为医界与广大群众的共识。本文从大量武汉临床验案中选择报导2例,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药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之所在,进而分析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对措施,从而提出作者以中医学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特色进行临床治疗的观点。本文强调在西医学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必须坚持中医为主,西医支持的治法,尤其慎用静脉输液以防加重湿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致病特点,属中医"疫病"范畴。我国传统医学在抗疫防疫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三虚"致疫理论提出了疫病发生的三大条件。本文基于"三虚"致疫理论浅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条件,提出注重运气、调理脏腑阴阳、避其毒气、三因制宜抗"三虚"以防治疫病。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都属中医温病学的范畴,都有“疫毒”的致病因素,但SARS“毒”的性质更明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更突出“湿”的特点。在中医证型上,两者大致可分为四期,SARS在初期和中期主要有邪袭肺卫,疫毒壅肺等证型,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有寒湿郁肺、湿毒闭肺等分型,极期和恢复期则都以内闭外脱、气阴两虚等证型为主。在遣方用药时,两者初期和中期都涉及了透邪、解毒、清热药,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则更多地运用祛湿之品;在极期和恢复期,两者都可应用开窍固脱、益气养阴类中药。因此,在应用中医药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可借鉴SARS的成功经验,但不可生搬硬套,而应做到三因制宜、辨证施治,才能更好的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6.
"三因制宜"是重要的辨证论治原则之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受到时令气候、地理环境、患者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防治疾病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现代人类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巨变,"三因制宜"需要与现代社会新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整合,使其内容更丰富、更贴近时代,对辨证论治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调整三因意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因”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阐释了在干祖望教授学术思想中有关对病因学的独特见解,即在保留“三因”学说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吸收现代病因学内容,调整和完善中医病因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岭南医家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全国其他地区湿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民国以前岭南代表医家著作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平台数据挖掘原理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方剂共161首,中药共计211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20个,演化新处方10个。结论: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多角度分析,提示岭南地区湿病治疗应以燥湿利湿、温经化湿、理脾行气和血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陈凯佳  刘小斌 《中医教育》2012,31(3):39-40,43
岭南医学是中国医学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岭南医学发展的史实,岭南地理、气候因素对岭南常见、多发疾病的影响,岭南医家诊疗特色和用药特点,岭南地方中草药等几个方面的深入了解,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医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辨证特色,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杨霓芝教授根据岭南地区慢性肾病水肿患者的体质特点,结合长期治疗经验,提出“气虚血瘀湿积”是其基本病机,主张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辨证分型、中西互参,本虚标实、标本兼治,益气活血、一以贯之,中正平和、精简力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