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之为“秋燥”。祖国医学认为,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时节,气温偏高,气候干燥,天气温和,故称为温燥;晚秋时节,温度下降,气候干燥,天气凉爽,故称为凉燥。  相似文献   

2.
园丁 《药物与人》2008,(9):10-13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色的田野,红黄绿相间的果园,漫山的红叶,碧绿的河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进入秋季以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气爽”的舒适感觉,一方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从传统养生的角度讲,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养肺脏和注意防护“燥邪”对人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3.
立秋后.由于天气早晚的温差较大.空气干燥.所以又进入了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在干燥的秋季里.咳嗽患者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专家指出.秋季燥咳往往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服用感冒药来进行治疗。殊不知.这样会使咳嗽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依妮 《健康文摘》2007,(10):22-23
从立秋起,天气较少下雨,空气干燥,中医称之为“秋燥”。此时人体呈现出一些“燥”象:喉痒、呛咳、口干、眼干、咽干、鼻燥、大便不畅等。表现在人的心情上,就是容易烦躁,情绪低落,称“秋愁”。  相似文献   

5.
贺也闲 《药物与人》2004,(10):25-25
秋季是天高云淡,干燥凉爽,果实累累的季节。秋季的特点是由暖转寒,天气干燥,中医学将夏末秋初称为漫燥,秋末冬初称为凉燥,饮食养生方法有所不同。秋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1、饮食荤素搭配;2、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3、适量初充蛋白质和无机盐。  相似文献   

6.
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之为"秋燥"。祖国医学认为,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时节,气温偏高,气候干燥,天气温和,故称为温燥;晚秋时节,温度下降,气候干燥,天气凉爽,故称为凉燥。人们又将秋燥称为"燥邪",燥邪使人致病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津液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处暑时节的到来,很多地区由夏季向秋季过渡。终于熬过了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但此时气温依旧较高,早晚虽逐渐凉爽,但天气依旧干燥多风,所以民间多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  相似文献   

8.
<正>秋风凉爽,舒适宜人,但同时秋季天气干燥。中医有"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之说,就是指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如若稍不注意,人体就会被秋燥侵袭,伤肺伤阴,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秋季防燥润肺是关键。食粥是秋季养生的最佳选择,能和胃健脾、养阴清燥,同时还能帮助消化、预防感冒等。防燥润肺粥制作简单,味道可口,功效颇佳,现简  相似文献   

9.
公历8月7日或8日为立秋。此时太阳处于黄经135度,在北半球照射的强度仍较大。虽说立秋预示着凉爽的秋季开始,但由于我国幅员广大,纬度高低各不相同,各地海拔高度差别明显,故不可能在同一天进入凉爽的秋季。三伏在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暑气仍很旺盛,高温肆虐,民间有“秋老虎”之说。  相似文献   

10.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色的田野,红黄绿相间的果园,漫山的红叶,碧绿的河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但进入秋季以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气爽的舒适感觉,一方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所以,从传统养生的角度讲,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养肺脏和注意预防“燥邪”对人体的侵害。秋季的精神养生方法秋风萧瑟,草木凋零,自然界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觉,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引起凄凉、垂暮之感,回忆起自己的坎坷人生,往往触景…  相似文献   

11.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加之干燥或秋雨影响,有许多疾病均易在秋季发作。因此,进入秋季大家一定要注意冷暖变化,早早作好防备,以防一些疾病“秋天算账”。  相似文献   

12.
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在养生上,立秋是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秋季宜养阴     
<正>在阳历的8月7日前后,就到了立秋,一年之中的秋季由此开始。立秋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温差加大,即使有高温天气,也不同于使人烦闷的暑热。到了阳历8月23日前后,又到了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炎热的夏季终于过去了。按照中医的说法,秋季是人体内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  相似文献   

14.
柳鹏 《健康世界》2011,(9):72-73
秋季在我国是指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的这段时间,包括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相当于农历的7、8、9月。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保养体内的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海拔高度不同,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但总的趋势却是天气逐渐凉爽,而且气温的昼夜差逐渐变得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俗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凉三分"之说。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注意七个方面。起居有常合理着装古人曰"早  相似文献   

16.
秋季饮食养生,是指在秋季应用饮食调养来养生保健的方法。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古人称一年四季的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世间的生物也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使人们有“秋高气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色的田野,红黄绿相间的果国,漫山的红叶,碧绿的河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入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气爽"的舒适感觉,一方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生气",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养肺脏和注意防护"燥邪"对人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18.
苏凤哲 《现代养生》2014,(18):10-13
秋季养生三部曲:补脾、润肺、养肾金秋时节,凉爽的天气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也是补养身体的大好时节。路老把秋季养生细分为三个阶段:初秋、仲秋和晚秋。初秋天气闷热,易伤脾胃;仲秋以"燥"气为主,易伤肺脏;晚秋天气转寒,应适当进补。正确的养生之道就是要顺应自然,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初秋,别让"秋老虎"伤了你大家都知道,立秋之后天气不会立即就凉快起来,而是早晚凉爽,中午前后还是很闷热。老辈人就用"秋老虎"来形容这种天气的威力。一般在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多,北方常常是白天晴朗,晚间暴雨如注;南方多是阴雨连绵,潮湿闷热。所以,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热和湿,路老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这时的气候的特点来调养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医学》2011,(8):46-47
立秋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秋”意味着暑热的过去,凉爽的到来。立秋以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20.
立秋又称交秋,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