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有效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照住院时间来安排路径的方法(称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一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称为研究组),本模式注重患者病情发展阶段,以医生为主体,医、护、家属三者共同参与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好的占53.3%,一般的占20.0%,差的占26.7%;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好占的30.0%,一般占的30.0%,差的占40.0%;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好占56.7%,一般占26.7%,差占16.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占30.0%,一般占36.7%,差占33.3%;患者出院3年内疾病复发情况:研究组复发的占30.0%;对照组复发的占60.0%;以上3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注重患者病情发展阶段,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主体,医、护、家属三者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要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5):707-708
目的探讨在非干预条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3年的复发率以及社会功能,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痊愈"出院的4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0例出院患者中,3年复发率为58.1%,第1、 2、 3年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自我照料均保持良好的患者分别占55.4%、 60.6%、 6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良好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是复发的保护因素(OR分别为2.611~5.714, 2.653~3.413; 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社会功能较差,坚持工作/学习、维持人际交往有利于减少病情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能够发生的复发危险实施防患对策。方法选择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出院1年后,实施相应的自制问卷调查,通过电话回访实施研究复发情况、复发的原因、社会性能、不顺从等的主要因素给予综合分析,对复发危险因素实施防患对策。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分析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情况及原因。结果经过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复发率在出院1年左右的占41.7%;复发者多发生于收入低及不坚持用药的患者,患者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少,总结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出院后很多患者的社会性能差,未参加工作或学习的患者比患病前多占66.7%。结论分析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情况、复发的原因等,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以危险实施防患,尽可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好转出院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健康教育组和无干预对照组。电话健康教育组于出院后每2周接受1次电话随访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1次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并自主预约门诊复诊。2组于出院时和随访3年后分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以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出院时PANSS 总分、治疗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后,电话健康教育组 PANSS 总分(P〈0.05)、服药依从性评分和复诊依从性(均 P 〈0.01)以及复发率(P 〈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简单的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院后延伸服务对促进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0例),对观察组患者、家属进行精神病知识教育,建立长期联络关系。观察组及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随访监测和服药依从性、两年中复发情况跟踪调查。结果 出院后延伸服务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及改善SDSS、ADL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坚持与发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院后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治疗依从性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患者复发情况及出院治疗依从性,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出院治疗依从性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20例患者中,73例患者复发,占比60.83%(73/120),47例患者未复发,占比39.17%(47/120);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Frankie出院治疗依从性量表(FS)评分更低(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男性、吸烟及饮酒史、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认为吃药无用、照顾者未监督用药占比更高(P<0.05),且病程更长(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945)、病程长(OR=1.211)、吸烟及饮酒史(OR=2.312)、药物不良反应明显(OR=1.637)、出院治疗依从性低(OR=1.176)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认为吃药有用(OR=0.445)、照顾者监督用药(OR=0.769)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后病情复发已成为精神卫生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自2007年对本院第二病区的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前进行心理干预调适对延迟其出院后复发有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系。[方法]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人,对照组45人。研究组出院后除药物治疗外均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结果]2年后,研究组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促进康复,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秋玲 《现代保健》2011,(27):151-152
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诊、电话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惊厥复发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结果50例患儿惊厥特点:(1)惊厥均发生在疾病早期的5d内,首次惊厥出现时间:第1天6例(12%),第2天15例(30%),第3天22例(44%),第4天5例(10%),第5天2例(4%)。(2)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h)内连续发作多次,平均发作次数为2.3次,其中发作1次20例(40%),2次12例(24%),3次10例(20%),4次8例(16%)。(3)惊厥发作形式均为全身性强直一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5min,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明显后遗症。(4)随访患儿未有复发,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秋冬季发病,既往体健。(2)惊厥前均有轻度胃肠炎,部分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多为轮状病毒感染。(3)惊厥均在病程的早期5d内发作,在短期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的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4)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5)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性精神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据估计,约50%80%的患者因病情复发而再次入院。为了解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为预防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家访服务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访服务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访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家访组患者出院后接受为期1年的家访服务,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维持治疗,不接受其他干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年末,用阳性和阴性综台征量表(PANS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患者病情和社会功能变化,判定是否复发,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家访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PANSS和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SS评定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家访服务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和社会功能恢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其抗复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临床痊愈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在患者住院康复期和出院后的1a中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一般性随访,不做专门健康指导;经1a的随访观察,分别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出院后1a随访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教育组PANS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和对照组1a复发率分别为11.5%(6/25)和32.0(1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除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外给予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指导,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于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1年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量表总分和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半年、1年末随访,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较好。分别复发2、5例;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差。分别复发8、15例。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长远来说。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43-1744
目的探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3年的药物依从性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3年随访调查370例广州市惠爱医院"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及复发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对复发的影响。结果 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3.0%、 26.2%、 11.5%。当年依从性差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OR=6.37~13.89, P <0.01),而与上一年无关联。依从性变差复发风险更高(OR=20.72, P <0.01)。结论出院时依从性好可预防短期的复发,依从性变差影响长期复发率,临床上需全病程进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并于入院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a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及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前BPRS、ITAQ、服药依从性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a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t值分别为5.72,3.37,5.10;出院后6个月t值分别为5.27,5.13,5.89;出院后1at值分别为4.28,4.53,5.28;均P〈0.01)。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a的复发率差别亦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23和6.79,均P〈0.05)。结论 在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孟江 《现代保健》2010,(9):108-10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科近年收治的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行家庭干预,即继续行药物维持治疗和家庭干预,为期1年,观察其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家庭干预后,工作状况、闲暇活动、家庭关系、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及总体生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治疗后症状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可延长其复发时间,减少意外,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生因失恋患了情感性精神病,亲人常遭到出其不意地殴打。在精神病院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便出院治疗。因服药方法不当经常复发,三番五次入院出院。后在一次乘船时发病,不幸掉入水中溺死。 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社会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予心理社会干预。由精神科医生和护士成立社区干预小组,定期到观察组患者家中随访进行社会功能干预、认知干预、早期预防干预、环境干预等。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复发情况、社会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40例,对照组服药依从27例;观察组复发8例,对照组复发22例;观察组参加学习工作41例,对照组参加学习工作28例。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够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出院后持续服药时间与复发的关系,以寻求对策,预防复发。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记录,143例能按医嘱用药。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43例患者的用药时间与复发的关系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服药<3个月复发率62.7%,3~6个月复发率43.9%,7~12个月复发率25.0%,>12个月复发率13.3%,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复发率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系统治疗的患者必须遵医嘱服药,自行停药、减药是造成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为今后临床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了解患者就诊时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等。入院和出院时按照Bender分级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入院时Bender分级Ⅰ级18例(34.62%),Ⅱ级12例(23.08%),Ⅲ级18例(34.61%),Ⅳ级4例(7.69%);出院时Bender分级0级20例(38.46%),Ⅰ级26例(50.00%),Ⅱ级4例(7.69%),Ⅲ级2例(3.85%),无Ⅳ级患者。术后5个月发现有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患者手术前凝血功能障碍、脑中线移位发生比例高于不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能和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脑中线移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