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脑梗死后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尤其在脑梗死病程的早期认知障碍的智力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智力改善、记忆能力提高十分重要.本文将2008年1月~2009年8月86例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智力康复护理研究,寻找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及措施,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临床因素,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促进康复。方法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筛检出40例脑梗死后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利用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与职业、高血压、糖尿病有相关性,与脑梗死部位有明显相关。结论病灶部位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其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更早、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加用综合性认知康复训练,疗程均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Bathel指数量表(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康复组的MMSE、BI评分显著增高,SSS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入院后2~3d根据病情即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肌力变化。结果:4周结束后,所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肌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尽快恢复患侧肢体功能的关键,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康复组,康复组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48h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3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康复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70例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35例实验组患儿则才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能让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对其不良生活状态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内科门诊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酌情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康复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MMSE和MOCA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治疗后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MBI评分和QOL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治疗后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认知康复干预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2012年统计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死亡第一杀手,约80%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高达40%的患者功能障碍严重[1].护理人员给予康复护理促进恢复,现综述如下.1.认知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主要有认知功能、记忆力功能、语言理解功能、执行力功能、视空间结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用于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筛查评估量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语言依赖性认知功能量表,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Mattis痴呆评估量表(Mattis DementiaRating Scale,DRS)、改良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MLOTCA);第二类是非语言类,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估量表(NLC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完善康复护理的必要性,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完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完善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不良生活状态,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6月,收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干预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丰富康复训练内容、健康教育、重视督导、做好家属的沟通、创造条件及早训练.结果:90日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FMA运动评分、ADL评分高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经6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显著(P<0.01),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83-86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日常生活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且改善其各项功能恢复情况,该康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39-141,14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共8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 ADL 评分、NIHSS 评分以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 ADL 评分为(71.3±15.4)优于对照组(51.6±8.9);治疗组平均 NIHSS 评分为(2.9±0.7),优于对照组(6.1±1.4)(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62.5%(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过程中,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60例,应用Clayton康复方案,疗程1个月;对照组62例,不进行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调神益智”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2组MOC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MOCA评分明显升高(P <0.05,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益智”针刺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7.
韩微  夏义容 《海南医学》2014,(19):2958-296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康复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60.67%,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干预组MBI评分为(70.21±7.15)分,对照组为(36.75±1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76.34±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6±7.6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11-114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8例,将其分为康复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予以相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康复干预,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康复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16周。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16周后观察两组神经、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变化。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患者CSS评分与FMA评分较前分别明显下降或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MMSE评分和LOTCA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用于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使得其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早日好转,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谭莉  王敏 《四川医学》2010,31(12):1889-189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用简式Fugl-Meyer法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