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陆永辉教授分层针刺任脉经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陆永辉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膀胱气化失司,致水液代谢失常,则症见小便不利。临床刺筋(膜)行气,取任脉经穴刺入不同深度,浅刺气海、关元畅三焦气机,中刺募穴中极利三焦募原,深刺曲骨缝隙“募刺迫脏”,以调气行滞通窍,疏利三焦气机,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从而利小便治癃闭。  相似文献   

2.
目的:辨析三焦膀胱水液代谢职司异同,提高识病察机立法遣方水平。方法:依据《黄帝内经》运气藏象相关论述,探究三焦决渎与膀胱州都职司水液代谢机理,以之为向导审病察机,解析经方治疗水肿效用原理。结论:三焦性属少阳相火,具有通行阳气、运化谷气、布化水气之能,主沟渠河川水道通调;膀胱性属太阳寒水,具有贮藏津液之能,得肾阳相火气化,主内布津液,外达水气;三焦与膀胱既有相火与寒水、化气与藏津、周身与局部之异,又有主从隶属、共主水液代谢之同。结果:停水留饮为肿,三焦膀胱同病,病机各有侧重,立法遣方不同。  相似文献   

3.
气道黏液高分泌病变部位在气道黏膜。现代中医理论认为, 气道黏膜属三焦膜系范畴, 是中医水液的一部分。从小儿生理特点出发, 探究小儿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机,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中医水液代谢紊乱的结果, 与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三焦气化失司是小儿气道黏液高分泌核心病机。小儿阳气不足, 阳气怫郁导致三焦气化失司, 进而三焦"行"与"化"的功能不足, 水液不行、气不行水、水液停聚, 水谷异生, 水液代谢紊乱导致小儿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关于水肿的病机理论《内经》已有记载,认为水肿的发生与脏腑的气化功能及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为后世水肿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气化失司与水肿水液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为水肿。对此,《内经》在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已有论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人体饮食精微生化输布的概要过程。水液经胃的受纳腐熟,水精布散输送  相似文献   

5.
“肾主气化”的含义涵盖了肾的生理功能,涉及相火敷布、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多个生理环节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是中医学气化理论的高度概括。文章从“肾主气化”的角度,分析了其与“三焦气化”“膀胱气化”的关系,认为“肾失气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指出“肾失气化”与慢性肾脏病病理演变的内在联系。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并提出温利结合,疏利三焦法以恢复“肾主气化”功能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国铿 《新中医》2003,35(7):78-78
前列腺肥大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癃闭范畴,多因久病或劳伤肾精,或感受外邪,致三焦水液的运化及气化失司而发病。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湿热下注膀胱;肾阳虚衰,下焦气化失司,致开阖不利。故应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五苓散方为医圣张仲景所创,功用化气利水,临床中应用甚广,疗效显著。但历代医家对五苓散方的病机病位认识不尽相同,多数医家对该方的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的认识是有待商榷的。笔者通过对五苓散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为五苓散病位不在膀胱,而应在三焦,其病机枢纽为三焦不利、气化失司、水饮内停。而该方可调整三焦气化,最终以利小便形式使人体水液代谢恢复权衡。临床应用时不应局限于小便不利或口渴与否,也不必拘泥于是否有表证,但见三焦腑病于气化不利、水饮内蓄之证均可加减化裁,应用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5,46(7):554-554
答: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多发病,常于50岁以后发生,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病机为肾元虚亏,浊瘀阻寒或热结下焦,致膀胱气化不利,为虚实夹杂之证.虽病位在膀胱,涉及肺脾肾.<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人体水液代谢与三焦功能甚为密切,若欲小便通利必赖三焦气化正常,气化一日不畅,水道必然一日不通.故辨治前列腺增生,不可离乎三焦气化功能,总以畅通气机为要.  相似文献   

9.
人体的水液需要阳气的蒸化才能敷布周身,濡养脏腑,并正常地排出体外,即正常的水液代谢依赖于人体脏腑正常的气化功能,否则就会导致人体水液不正常的停留。伤寒或杂病的阳虚会导致气化不利、水液停留,当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治疗;而湿热病导致的小便不利并非阳气不足、气化不利,而是阳气被湿热郁遏,不能正常履行其气化功能所致,故不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而用利小便、通气机、畅三焦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保和教授指出慢性心力衰竭与三焦枢机不利密切相关,且认为三焦为水液运行通路,三焦气化是其运行水液的动力,而三焦气化依赖于肾阳推动。故在临床中王保和教授主张以疏利三焦,温阳化气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治法,以五苓散为基础方,在注重标本虚实的同时专证配以专药,中西合参,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五苓散证的病机实为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三焦。五苓散是“三焦蓄水”的统治之方,非仅为“下焦膀胱蓄水”而设。上、中、下三焦蓄水,其均可治疗。文中就此观点,从多个方面罹开论述,并以名家医棠佐证之以申明、强调。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三焦郁滞为结节病发病关键。通过三焦膜性管道理论分析三焦为涵盖各类脏腑器官体腔的包膜及淋巴间质组织,具有运行水液元气、调畅气机气化、化生护卫精微等作用。探讨三焦郁滞、气机气化不利导致水液停滞、痰瘀结聚为结节病的重要病机。提出通、化、调三法以通利三焦郁滞、恢复三焦的气机气化功能、调燮诸脏精气联络周身三焦气血阴阳等治法,可有效运用于结节病的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皆有不同程度的诠释,多数医家认同的膀胱气化不利之说有待商榷.首先结合原文与相关注释对具有争议的《伤寒论》五苓散证原文进行分析,认为五苓散证的核心在于水液代谢失调,进而通过对膀胱气化及蓄水理论的辨析,认为五苓散治水非在膀胱.其次根据五苓散药物配伍特点,认为五苓散方证核心病机为脾肺失司,三焦不利,其不为一脏一腑之专方,而为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系统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14.
万颖颖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46-950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王耀光教授认为癃闭主要是三焦气化不利,肾与膀胱气化失司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临床从三焦辨证角度来论治癃闭,将癃闭分为上癃、中癃、下癃,从三焦分以辨证论治,上癃包括肺热壅盛证、脑性癃闭,中癃包括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脊髓损伤引起的癃闭,下癃包括膀胱湿热证、肾虚血瘀证。提出癃闭的根本治法为疏利三焦,以中药与疏利三焦针法联合治疗排尿障碍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一、概说(一)释名:水气即是水肿。水气是从病机而言,水肿是从症状而言。水与气质同而体异,二者可以互相转化。然水不自化,得阳乃化。阳虚则水不化气,渐积为肿。故水气即水不化气这一病机的简称。(二)病机:本病多由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虚不能运化湿水,克制肾水;肾虚不能化气行水,司理开閤,致使三焦膀胱气化失常,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而致。  相似文献   

16.
三焦在《黄帝内经》中为六腑之一,但是在后期衍变过程中三焦的概念逐渐模糊,应从三焦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明确三焦的重要性。在解剖结构上,三焦起于肾系,上至舌上,下至膀胱。在生理功能上,三焦有运行水液和通行气体的作用,并且在人体水液代谢和气体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三焦病变以水液代谢障碍和气机不畅为主,三焦病变可引起脾胃运化失常、消渴、小便不利、臌胀、失眠以及单纯性肥胖等疾病。对于三焦病变的治疗,主要以疏利三焦通道、恢复三焦气化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水气病有广义狭义之分。气的的运动变化与水气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胃的受纳、脾的升清、肺的宣发肃降与通调水道、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均息息相关。人体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如气化不及、气化不利,则是水气病发生、发展的前提;脏腑之气化功能失调,均可使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气病。其病机复杂,有虚有实,或虚实相兼。治疗时应辨其部位、察其表里、别其虚实、顾其新旧缓急,遵循"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因势利导,以恢复脏腑气机升降功能,从而使水液代谢正常输布。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在治疗肿瘤相关积液和水肿方面认为三焦是水液代谢的通道,三焦的气化功能推动全身水液代谢,而阳气又推动三焦气化。病理条件下阳化气不足致三焦气化失司,阴成形太过致三焦水饮内生。以扶阳抑阴法通调三焦,在恢复三焦阳气周转的同时消除痰浊、水湿、瘀血等阴邪病理产物,澄清三焦水道使源流自清而畅达。  相似文献   

19.
水气者,水饮、痰饮、水肿之类也。水液代谢方面的疾病纷繁复杂,涉及到心、肝、脾、肺及膀胱、三焦、胃肠、胞宫等诸多脏腑。水液病病机之复杂,变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历来为他病所不及。仲景治水之法自成一体,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笔者认为从水液病的论治中,最能体现仲景学术思想的精妙,如果我们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于提高临证水平,掌握体会仲景学术思想的精要,将大有裨益。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观点,希望与各位中医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肺心病心衰的主要病机,运用活血逐水法,控制心性水肿收到满意效果。肺心病心衰的主要表现是:心悸、气急、颈静脉怒张、脏器瘀血、全身性水肿、紫绀等。但瘀血、水肿是其主要矛盾。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靠三焦的作用。三焦主持全身气化,是运行水谷津液的道路,气化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而气又帅血,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三焦气化失宣,则水液不运、血行不畅,以致瘀阻脉络,水饮内停。另外,由于津液还流是水液代谢的组成部份之一,所以,如果脉络瘀滞,津液还流受阻,则可引起水液停积;水液停积,阻滞经脉,亦可引起瘀血。这些就是肺心病心衰、瘀水共患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